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1000字

《资治通鉴》读后感1500字

2025-04-28 08:37:10  本文已影响人 

《资治通鉴》读后感

废帝(刘子业)幼而狷暴。及即位,始犹难太后、大臣及戴法兴等,未敢自恣。太后既殂,帝年渐长,欲有所为,法兴辄抑制之,谓帝曰:“官所为如此,欲作营阳邪!”帝稍不能平。所幸阉人华愿儿,赐与无算,法兴常加裁减,愿儿恨之。帝使愿儿于外察听风谣,愿儿言于帝曰:“道路皆言‘宫中有二天子:法兴为真天子,官为赝天子。’且官居深宫,与人物不接,法兴与太宰、颜、柳共为一体,往来门客恒有数百,内外士庶莫不畏服。法兴是孝武左右,久在宫闱;今与它人作一家,深恐此坐席非复官有。”帝遂发诏免法兴,遣还田里,仍徙远郡。八月,辛酉,赐法兴死,解巢尚之舍人。

——阉人华愿儿被刘子业宠爱,源于人性,源于同病相怜,源于相同的人格缺陷。“人禀命有定分,非智力所移。”人格的缺陷往往偏激、冷漠,这是刘子业的悲,也是他的运。

员外散骑侍郎东海奚显度,亦有宠于世祖。常典作役,课督苛虐,捶扑惨毒,人皆苦之。帝常戏曰:“显度为百姓患,比当除之。”左右因唱诺,即宣旨杀之。

——奚显度的暴政,有宠于世祖,却被“金口玉言”的帝王一句戏言而杀之,突显了帝王权力的绝对和随意,也显现了人们对官吏暴政的痛恨。

初,世祖(刘骏)多猜忌,王公、大臣,重足屏息,莫敢妄相过从。世祖殂,太宰义恭等皆相贺曰:“今日始免横死矣!”甫过山陵,义恭与柳元景、颜师伯等声乐酣饮,不舍昼夜;帝内不能平。既杀戴法兴,诸大臣无不震慑,各不自安;于是元景、师伯密谋废帝,立义恭,日夜聚谋,而持疑不能决。

——可谓乐极生悲。世祖刘骏殂,大臣们相贺“始免横死”,刚安葬完世祖,忘形声乐酣饮,不分昼夜,如此藐视逝者,引起了废帝的不安和猜忌,既而杀戴法兴,欲以一警百。废帝的举动又让大臣们刚刚安逸的心又充满了悬念,想起多疑的世祖,乃有了换帝的想法。

元景以其谋告沈庆之;庆之与义恭素不厚,又师伯常专断朝事,不与庆之参怀,谓令史曰:“沈公,爪牙耳,安得预政事!”庆之恨之,乃发其事。

——沈庆之的举动,让人对其他当初“不爱财深悉为做官之道”的良好形象,在此却大大有了折扣。无论世界如何变化,人性是一惯的,那就是“临渊见渊,临爱见爱。” 面对权力、利益等诱惑时,人性往往会表现出相似的行为和心态,这不仅体现在历史事件中,也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

山阴公主,帝姊也,适驸马都尉何戢。戢,偃之子也。公主尤淫恣,尝谓帝曰:“妾与陛下,男女虽殊,俱托体先帝。陛下六宫万数,而妾唯驸马一人,事太不均。”帝乃为公主置面首左右三十人,进爵会稽郡长公主,秩同郡王。吏部郎褚渊貌美,公主就帝请以自侍,帝许之。渊侍公主十日,备见逼迫,以死自誓,乃得免。渊,湛之之子也。

——温饱思淫欲乃是人性的常态。在一个特定环境下,皇权异化下的人性扭曲无法用道德来衡量,山阴公主如此疯狂的淫欲应是一个极端条件下的产物,然史上并非孤例。

如汉代馆陶公主,汉武帝之姑,曾养面首董偃;唐代太平公主,武则天之女,权倾朝野,私生活绯闻多多,但更多涉及政治联姻而非单纯纵欲;明代唐赛儿,虽非皇室,其以白莲教名义聚淫,曰为“男女平等”,在当时封建社会更具颠覆性。

徐州刺史义阳王昶,素为世祖所恶,民间每讹言昶当反;是岁,讹言尤甚。废帝常谓左右曰:“我即大位以来,遂未尝戒严,使人邑邑!”昶使典签蘧法生奉表诣建康,求入朝,帝谓法生曰:“义阳与太宰谋反,我正欲讨之。今知求还,甚善!”又屡诘问法生:“义阳谋反,何故不启?”法生惧,逃还彭城;帝因此用兵。己酉,下诏讨昶,内外戒严。帝自将兵渡江,命沈庆之统诸军前驱。

法生至彭城,昶即聚兵反;移檄统内诸郡,皆不受命,斩昶使,将佐文武悉怀异心。昶知事不成,弃母、妻,携爱妾,夜与数十骑开北门奔魏。昶颇涉学,能属文。魏人重之,使尚公主,拜侍中、征南将军、驸马都尉,赐爵丹阳王。

——“我即大位以来,遂未尝戒严,使人邑邑!”显示了废帝对权力的恣意,致使刺史义阳王昶外逃,他因祸得福,尚公主,得爵为王。

废帝刘子业的恣意用权,是权力腐蚀人性的典型表现。在皇权至上的时代,权力往往成为人性扭曲的催化剂。历史无数次证明,个人运命往往与社会的历史大势紧密相连。义阳王昶是废帝刘子业的叔叔,叔叔的叛逃,既是个人无奈的选择,也是皇权恣意下历史大势的必然结果。在政治博弈中,极权下个体往往成为牺牲品,无法置身事处,也逃脱不了被宰割的厄运。

返回读后感1000字列表
  • 上一篇:《认知觉醒》读书笔记1500字
  • 下一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