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1000字

《罗生门》读后感1500字

2024-11-09 09:03:47  本文已影响人 

《罗生门》读后感
 


      《罗生门》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经典短篇小说。我想,大家可能对一部叫《罗生门》的电影更熟悉些。然而,20世纪五十年代由导演黑泽明拍摄的同名电影,讲述的却不是《罗生门》的故事,它是由芥川先生的另一部短篇小说《莽丛中》改编而成的。这里作以说明。

       小说《罗生门》中只有两个人物,武士(有的版本也译作仆人、佣人等)和老女人。情节也很简单,一个走投无路的武士,正坐在罗生门前发愁自己要怎么活下去。为了躲避风寒,他爬上罗生门的楼梯,恰巧看见一个老女人正在拔一个死去的女人的头发。询问之下,得知老女人是为了生存才这么做的。于是,武士如法炮制,他同样为了生存,扒光了老女人的衣服,逃之夭夭了。

       这篇小说带给我的思考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生存与道德,孰轻孰重?

       生存是生物的本能,也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文中的武士就面临这样一个艰难的抉择。他因被老雇主解雇而流露街头,衣食无着。此刻的他,正坐在罗生门前的台阶上,思前想后,百般纠结。如果不偷盗抢劫,他会饿死,可如果真这样做了,他又过不了自己良心的那道坎。

       当面临生存考验时,道德底线到底要不要坚守?这个问题历来争议很大。这篇小说便将这个千古难题抛出来,供读者思考。

       从生存角度看,小说中的武士和老女人的行为都没有错,他们都是为了生存而被迫做了违背道德的事。可若人人都以生存为借口,置道德与良心于不顾,肆意行恶,我们这个社会还有秩序可言吗?人的行为与其他动物又什么区别?

       可假若一个人连命都快保不住了,要那些所谓的道德虚名又有何用?《史记》有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可见,一个人首先要有基本的生存保障,得让他有尊严地活着,然后才能用礼义廉耻等道德准则去教化他,要求他。

在人的生存和温饱都没法保证的情况下,你跟他谈道德、谈礼仪,会让人觉得虚伪又可笑。

       然而,历史上也不乏那些为了心中神圣的道德准则而宁愿放弃生命的人。如,伯夷、叔齐宁可饿死在首阳山也不食周粟,还有那些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们,他们坚贞不屈的气节和超越个人生死的大义之举,值得我们永远称颂和追慕。

       生存与道德,孰轻孰重?没有人说得清。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人为了生存而做一些情非得已的事,这完全可以理解,因为这是生物的本能,本无可厚非。可如果人活着仅仅是为了生存,或者借生存之名行不择手段、为所欲为之事,且言之凿凿地为自己辩护:我这么做,都是为了活下去!倘那样的话,人便把自己拉到与动物同等的地位,是否也太低级趣味了些?

       这个问题我亦百思不得其解,还请诸君不吝赐教。


        二、善恶皆存于人心。

       “如果武士对谋生方式很在乎的话,便会因饥饿而暴尸街头,再被人胡乱地扔到罗生门上,和一只死狗没多大区别。可是,如果不在乎什么方式,连杀人越货的勾当都干的话,他又下不定决心,因此只在心里想想罢了。”这说明武士心里是有一道善恶界限的。然而,就在他内心摇摆不定的时刻,他看到老女人在做坏事。而且老女人为自己找了个充分的理由,因为“她生前就不是个好人”。武士受到鼓舞,“她可以这么做,我也可以”,于是武士学着老女人的样子,也心安理得地做起了坏事,并将这第一件坏事实施在了老女人身上。

       由此可见,人是环境的产物,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孟子提倡“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然而,人性既不是纯善,也不是纯恶,它就像硬币的两面,也是一个人的两面,是自打人出生起就在心里埋下的两颗种子。遇到事情时,它们时常纠缠、争吵、打架,它们还极易受到蛊惑。所以,对人的教化引导,需时时处处固本培元,培养人心里的正气与善良之根。当一个人的三观与个性定型后,方不易被不良行为诱导。

       但即便如此,人也时刻面临着各种各样对人性的考验。一不留神,就会思想滑坡,做出令自己追悔莫及的错事来。曾子尚要“吾日三省吾身”,更何况我辈凡夫俗子呢?设想一下,假如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正向引导,原本纯洁善良的种子便极有可能被玷污,最终结出邪恶的果实来。

      三、提升自我,守住内心的那道红线。

        “罗生门”原为日语,指人世与地狱之界门,也有事实与假象之别的意思。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某件事情的行为反应,并没有那么多深思熟虑的时间。而是在一闪念间,便决定了自己行为的方向。善行还是恶行,便在那一刻确定了。而这一闪念间所呈现出来的观念和抉择,却是日积月累的培养塑造而成的。

        所以,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要持续终身地提升个人修养,将思想和心灵“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让自己成为一个阳光善良的人,在每一个起心动念的一瞬间,便能守住内心的那一道红线,做出符合良心与道德准则的行为来。

返回读后感1000字列表
  • 上一篇:《夜晚的潜水艇》读后感1000字
  • 下一篇:《局外人》读后感10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