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1000字

《我的阿勒泰》读后感1800字

2025-04-20 09:41:14  本文已影响人 

《我的阿勒泰》读后感


  题记: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的过啊。去爱、去生活、去受伤,人间总归值得。无数种生活的可能性,像一朵一朵的花,渐次开放,满涨在心里。

三月份小伙伴买了两本书,把其中一本《我的阿勒泰》分享我先阅读。初翻此书是3月5日的中午,那天西宁的暴雪氛围到了,主角迟迟未到,我借着午间时光翻开了《我的阿勒泰》,脑补了下阿勒泰的美景,尤其是雪景,四面茫茫荒野,天地洁白,温度零下四十多摄氏度大雪堵住窗户,作者试图在重重雪堆中奋力挖开一条通道,想从家门通向院门,却最终没有一行脚印能通向她的家。那一刻,我也期待大雪围拥的安静!

这本书的阅读时间不同于其他,因为基本都是挤时间在午间的办公室阅读的,有时候是一两篇,有时候是五六篇,就这样断断续续,读到四月初才把第一辑读完,索性下班的时候又把它带回家,就这样回家读一读,办公室里读一读,不知不觉剩了五六篇。今天周六,睡醒后便悠闲地躺在椅子上,一边塞着耳机听音乐,一边把剩下的篇章读完了。这期间同事看我在看闲书,还打趣问我:“怎么考试的书没见你中午看过,这样的书你倒是时时刻刻都能挤出时间。”我笑笑回应,因为一个是讨厌的,一个是喜欢的。   

喜欢《我的阿勒泰》,书名就很疗愈。最近的我真的有些厌倦城市的钢筋森林,渴望在文字里触摸自然的呼吸,《我的阿勒泰》便是治愈之旅。这部被读者誉为“中国版《瓦尔登湖》”的散文集,以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游牧生活为画布,用细腻而灵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人与土地共生的诗意画卷。我跟随着李娟的脚步,走进那片被现代文明遗忘的“神的自留地”,感受原始生命的蓬勃与宁静。

全书分为两辑。第一辑记忆之中(2007-2009),记录了在喀吾图和阿克哈拉村细碎坚忍的生活画面。第二辑角落之中(2002-2006),原生态书写了李娟和母亲及高龄的外婆随牧民迁徙、流动的日常:开杂货铺,当小裁缝,帮往来的牧民车衣裙,去大山深处采野生木耳;春天沙依恒布拉克草原上鼓胀的帐篷,夏季牧场上喧嚣盛大的阿肯弹唱会,入冬后瓷实的迢迢雪路……戈壁、草原、森林、雪山、骏马和牧人,细腻明亮的文字展现了游牧民族在边地深远丰富的生存景观。

阿勒泰的云,一眼就令人难忘:“这样的云,哪能简单地说它们是“停”在天空的,而是“吻”在天空的呀!它们一定有着更为深情的内容。”阿勒泰的春日,自带重生的力量:“春天的天空总是斑斓又清澈。云雾来回缭绕,大地一阵阵蒸腾着乳白的水汽。春天的空气仍然非常寒冷,但和冬天不同的是,春天的寒冷中有了温暖的阳光。”阿勒泰的乡村舞会,是她生活里的别样乐趣:“我们在村子里黑暗的土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往拖依上赶。远远地听到电子琴声了,心中忍不住一下子膨胀开来,身体一下子轻盈了。”开杂货店寂寞的日子里,偷跑去山上玩耍,是她一个人隐秘的狂欢:“站在山顶上往下看,整条河谷开阔通达,河流一束一束地闪着光,在河谷最深处密集地流淌。”   

《我的阿勒泰》不是一本简单的散文集,而是一首献给自然与生命的赞美诗。它提醒我们:在物质过剩的时代,真正的富足藏在一朵野花的绽放里,藏在与牛羊对视的瞬间里,藏在星空下的沉默里。当城市的喧嚣让你疲惫时,翻开这本书,让阿勒泰的风带走你的焦虑,让李娟的文字唤醒你内心的游牧灵魂。

曾有网友这样评价阅读李娟散文的感受:“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李娟是最好的止痛药,且无任何副作用。”没有上过一天大学,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让她的文字就像地里长出的麦子与苞谷,有着野生的美丽。而多年漂泊不定的生活,又为她的文字蒙上了一层深刻。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李娟笔下的世界,被衬得格外真实、可贵。

       

书外音:

《我的阿勒泰》大火后,李娟成了网友口中“掌管松弛感的神”。不结婚,不生娃,不工作,低物欲,45岁仍是一张娃娃脸。果然应了那句话,人类最好的医美,是“无忧无虑”。

回望她的成长经历,她不是天生的作者,却自带感知万物的天赋。5岁的李娟,不爱与人交谈,说话也不利索,一个人看书,是她的社交避难所。上学后,李娟又因为成绩不佳,家境窘迫,在高中时仓促辍学。之后,她便随着家人住进了北疆的深山牧场,跟着妈妈卖杂货,当裁缝。也在乌鲁木齐当过流水线女工,和超市的推销员。枯燥的日子里,她一直没有放弃写作,她把所有可爱的情绪,都流淌在笔下。 

她拿着自己的文章,多次向杂志社投稿,屡战屡败。直到1998年,《人民文学》上发表了她的第一篇作品《九篇雪》。也因为这篇文章的发表,让她获得了一份体面的工作——阿勒泰地委宣传部办事员。每个月600块的薪水,在外人看来清闲又体面。但李娟却在工作五年后,再一次选择回归牧场,去“流浪”。她花了三个月,和游牧民族同吃、同住、同迁徙,并将这段生活写成了40万字的《羊道》。

42岁,在乡下独居。每天喂鸡、喂羊、挤奶。很少出门,也不擅长社交,生活却很是满足。家中对着窗口的一角,放着一把懒人沙发,是娟姨平时一边织毛衣,一边唠嗑的好地方。闲来无事的时候,翻出仓库里的旧柜子,自己打磨抛光,改掉原来的丑颜色。敲敲打打,做成个新柜子安置在楼梯拐角,用来放书再好不过。一日三餐,都在这间小小的厨房里发生。有时犯懒,煮碗面条糊弄;有时嘴馋,就撸起袖子包顿饺子。她的社交账号里,分享最多的就是在村子里遛猫。如此简单的生活里,她和外界唯一的接触,就是直播。她分享院子里蔬菜,村子里的大白鹅,嘻嘻哈哈地调侃自己是“社恐兼人来疯”。又像个小女孩,啰啰嗦嗦,抱怨日常。

去年五月,她装上行李,一个人自驾向南,穿越大半个中国,去往海南。七天,四千四百多公里,沿途还不忘和网友们分享心情。人们跟着她一起从雨雪交加的北疆,到阳光明媚的海岛。看着她品尝兰州拉面,嗦一碗海南米粉,吃不完的,她还要节俭地吃上第二顿。她也不计较被网友称呼为“姨”,泰然地承认自己老去的事实。         
  正如她所说:“执着于自己的青春和容貌真的是很可怕的事情。所以她希望自己是一个姨,是一个年长的人,是一个正常面对衰老的人。”还真诚地建议:年纪大了,要用更慈祥的目光看待世界。在李娟的生活里,高山流水,云卷云舒,招猫逗狗,无不是日常的情趣。而她本人,也在那平凡的日子里,找到了生命最原始的快乐。

返回读后感1000字列表
  • 上一篇:流俗地读后感1400字
  • 下一篇:《他们涉海而来》读后感12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