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1000字

《活着》读后感1600字

2025-01-05 08:52:37  本文已影响人 

《活着》读后感

文/王慧仙

《活着》这本书,我非常喜欢读。主人公富贵在书中叙述的内容,尤其是前半部分,他家的情况与我家颇为相似,这激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

富贵提到:“他家曾拥有二百多亩土地,雇佣了长工。”然而,当他的父亲挥霍到只剩下一百多亩时,他才幡然醒悟,意识到必须维持家庭生计,于是停止了在城里的嫖赌行为,成功地保持了富有家庭的地位。出门在外,人人对他尊敬有加,称呼他为“老爷”或“先生”。

常言道:“三岁看老”,富贵小时候上私塾时,总是让长工背他去,而当塾师要求他背书时,他拿起《千字文》对塾师说:“好好听着,我爹让我念一段给你听。”年过六旬的私塾先生气愤地向他父亲告状:“你家少爷长大后肯定是个游手好闲之徒。”果不其然,长大后的富贵经常往城里跑,十天半月不回家,对怀孕的妻子不屑一顾,沉迷于嫖赌。他被赌博师傅龙二所欺骗,时而赢些小钱,时而输掉大笔财富,自己却浑然不觉,还以为自己即将光宗耀祖。

实际上,家产和田地已经全部输光,连房屋也不复存在,他们不得不搬进茅草屋居住。由于缺乏食物和饮水,他们不得不租种了输给龙二的几亩土地。从未接触过农活的他,连同他那小脚的母亲和娇生惯养的城里媳妇家珍,都不得不下地劳作。他的父亲因他破产而气绝身亡。

我家原本拥有不少田地,以及城里的两间铺子,但在我精明的父亲的经营下,最终仅剩四亩地。在1952年的土地改革中,我们家最初被划分为“破产地主”,但父亲及时上报了情况,表明解放前三年我们已经一贫如洗。因此,在随后的划分中,我们被归为贫农。在那个时代,地主和富农常常遭受批斗甚至身体上的惩罚。不知是出于何种预见,父亲的这一举措让我们后代享受到了贫农的种种优待,比如上学时能够获得助学金,村里发放救济款时也会优先考虑我们这些贫下中农。

富贵回忆道“我曾被国民党征召为壮丁”,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他饱受苦难,经常忍饥挨饿,甚至到了煮食他人穿旧的胶鞋的地步。在枪林弹雨中,无数人倒下,他只希望能够活着返回家园。最终,在解放军的包围下,他成为了一名俘虏。当解放军征求他的意见时,他心怀忐忑地选择了回家。至于那几年他的母亲、妻子以及4岁的女儿风霞和3岁的儿子有庆是如何度过的,文中并未详细描述。

我清晰地记得,在父亲离世后,母亲独自一人辛勤劳作,支撑起我们一家七口的生活。那段时间的艰辛难以用言语表达。特别是在农忙季节,当其他家庭有男性成员和牲畜帮忙犁地、播种时,我们家只能依靠母亲为别人做针线活来换取他人的牲畜和劳力。正如俗话所说“雷声一响,天下皆知”,农事是有季节性的。母亲做完别人家的活计后,才轮到我们家。年迈的祖母总是焦虑地担心庄稼播种太晚而无法成熟。她蹒跚地走向田间,用手工工具挖地、播种。幸运的是,随着人民公社的成立,土地归集体所有,我们不再需要自己耕种,也不必担心缺乏男性劳动力和牲畜。随后,村里建立了公共食堂,大家可以在食堂用餐,或者按人头将食物带回家。食堂解散后,尽管土地依然公有,但只要参与集体劳动、挣得工分,就能分配到足够的粮食以维持生计,我们不再面临家中缺少男性劳动力的困境。

常言道:“人的命运,天注定。”当富贵被国民党征召为壮丁时,他目睹了无数人的死亡,心惊胆战地熬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并奇迹般地生还回到了家中。然而,他深爱的母亲已经离世,女儿凤霞因病留下了后遗症,无法言语。他不禁思考,这些年他的妻子家珍是如何独自一人承受生活的重压的呢?

富贵回到家中,生活时而波澜起伏。他心中有个坚定的支撑——贤惠的妻子家珍、女儿凤霞和儿子有庆。尽管家境贫寒,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但一家四口的温馨生活却充满了人情味。然而,好景不长,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降临:有庆在学校献血时因失血过多不幸离世,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随着时间的流逝,尽管有庆的逝去带来的悲痛逐渐被凤霞找到的好夫婿所缓解,但凤霞的不幸——因生产大出血而去世——再次让富贵和家珍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幸运的是,凤霞留下的孩子存活下来,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一线希望。然而,凤霞去世仅三个月后,久病的家珍也随他们而去,留下富贵一人孤独地生活。为了排遣寂寞,富贵开始频繁地往返于城市和乡村之间。

女婿二喜好心地邀请他留在城里,说道:“三代人一起生活总比两代人要好。”于是,富贵在城里和村里之间来回居住,生活逐渐变得充实,心情也有所好转。但不幸再次降临,富贵在田间劳作时,得知二喜被送往医院,急忙赶到医院后,却得知二喜已经不幸被水泥板压死。在二喜同伴的帮助下,富贵安葬了二喜,随后带着四岁的孙子苦根回到农村,爷孙俩相依为命。苦根七岁时,又因为吃豆子过多不幸撑死。富贵亲历了七个亲人的离世,以及在军队中朝夕相处的难友老全的去世——他曾经徒手堵住老全的伤口,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死去。除了母亲去世时他在异地服役未能亲手安葬外,其余六位亲人的葬礼都是他亲自操办的。最终,富贵与一头老牛相伴,孤独地生活着。这样的命运,他如何能够承受?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父亲的离世留下了深刻的伤痛。母亲悲痛欲绝,全家人沉浸在哀伤之中,那几天我们几乎无法进食,也无法入睡。当奶奶离世时,我已经初中毕业,她的离去让我倍感不舍,许多夜晚我在梦中泪流满面。母亲和妹妹的相继去世,我身处异地,得知这一噩耗时,心如刀绞,痛苦得难以用言语表达。泪水流尽,我只能在梦中寻求与她们的相见。因此,我为已故的母亲写了31封充满思念的信件,每年清明节祭祖时烧掉一封,希望母亲能够收到我的信,并在梦中给我回音。

与富贵的坚韧和承受力相比,他的毅力显得尤为突出,令人深受感动。

返回读后感1000字列表
  • 上一篇:《苏轼十讲》读后感1200字
  • 下一篇:《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读后感12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