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1000字

《心湖上的倒影》读书笔记1000字

2025-01-02 08:58:12  本文已影响人 

《心湖上的倒影》读书笔记


书名:《心湖上的倒影》

作者:【英】丹津·巴默

翻译:叶可文

出版: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12.6


1.我们必须每天都觉察自己的动机,必须对身体、行为、言谈和思想都保持觉知,必须对每一个行为隐藏的根源永远保持觉知。

2.如果我们的行为是出于愤怒,我们只会经验更多的愤怒。

如果发怒,不论理由多么正当,不论对象是谁,都会激发对方隐藏的巨大愤怒,也就是说,不论当时情况看来多么正当,你只会得到更多的对抗。

不论理由多么“正当”,愤怒永远不能导向和平、爱、妥协。

我们总是能替自己的愤怒找到“正当理由”,但问题不在外面的事物,虽然这也是我们要练习处理的,真正的问题来自潜伏于内心的愤怒,只等待一个理由来爆发。

3.智慧和知识无关。知识可能非常有帮助,它能够帮我们厘清事物,但是“知道”和“觉知”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区别,觉知具有一种直接经验的意味。

4.当我们说真话时,记住,它应该不只是真话而已,同时也要对人有帮助并且是善意的。要记住,我们的目的不是伤害他人,因此要照顾他人的感受。

5.其实我们开始修行佛法最好的地方就是家庭。我们和家人的业力关系是最深的,所以我们有很大的责任要去培养和他们的关系。如果对家人都没有办法培养慈悲心,遑论对其他众生?如果我们真的想打开心房,对象必须是与我们直接有关的人,譬如配偶、孩子、父母、兄弟姊妹等。这永远是一个困难的功课,因为我们必须克服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

6.我们好比粗糙的木头,天鹅绒或丝绸不能让我们的边缘变光滑,我们需要的是磨砂纸。困扰我们的人就是磨砂纸,能让我们变得平滑。

7.我们应该小心地避免吝啬,学习打开心房,看见有人需要就做布施。这包括一些小事情,而不只是物质的东西,如一个微笑、一句好话、倾听他人,有时甚至只是陪伴在别人身边,这就是布施。

8.做任何事情都全神贯注,不是同时想着其他的事情,而是全心全意。如果我们专注于所做的事情,很快就会产生效果;如果只用一半的心力,不论工作多么辛苦,只会造成内心的冲突。

9.从孩童时代开始,我们脑袋里填满的就是垃圾。这些垃圾来自电视、书籍、电影和无意的谈话,一直没有被清除。我们很小心地保持房间的干净,甚至对一丝灰尘都很注意,但是,我们对自己真正的房屋——我们的心,却什么也不做,从来不清扫。

没有一件事像调心和了解心的本质这样有价值,它不但利益我们自己,也利益所有人、所有地方。

10.最简单的训练方法之一就是利用日常生活,譬如梳头发、刷牙、刮胡子或早上喝咖啡时,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所做的事情上,专注在所做的事情上,知道自己在做,就这样而已,看看自己的心能在保持沉默的了知状态多久后,才跳入批评、辩护和解释之中。

11.我们的社会非常注重结果,所以大家都这么竞争,永远有压力,大家永远看着某样在远处的东西。

如果你一直观望所攀登山脉的山顶,就注意不到脚下生长的绿草和花朵。我们一直都看着远方,不是吗?然后,真实的事情、真正的生活,从我们身边溜走。

我们被锁在自己的脑里,和眼前的一刻断绝,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某样够不着的东西上,以为一旦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发生,快乐和满足会像魔术般地出现。

但是,眼前发生的只有“它”,它是我们唯一拥有的,其他都只是虚构,如果我们因为想着其他事情而错失眼前的一刻,这一刻将永远失去。所以,只要知道当下发生的事情,这就足够了。

12.我们来人间不只是为了享福,是为了学习、成长、清醒。

13.修行有点像阅读一本旅游书,你可以阅读旅游书并感觉自己在那里,但事实上你并不在那里。这些是别人的旅行经验,当你真的达到那里,你便拥有自己独特的经验。

14.必须尽力对自己诚实,唯有凭着无畏的诚实,才能认出并剥除层层阻力而打开心房。

返回读后感1000字列表
  • 上一篇:《活着》读后感1600字
  • 下一篇:《心灵激荡》读后感10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