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1000字

《道德经》读后感1300字

2024-12-19 08:56:12  本文已影响人 

《道德经》读后感

      私是什么?私是执著,所有的私都是执著,心里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鸡零狗碎的计较和猜妒,都是私。私是依托念头出现的,念头产生,行为响应之,于是就有了私。

      有执著就有私,无执著就无私。你执著金钱,金钱就是你的私;执着美女,美女就是你的私;执著权力,权力就是你的私。

      所以,道家的修道非常强调无私,这一点跟佛家是一样的。佛家有很多训练方法让人无私,到家也有自己的窍诀。其中有两点很重要的,1️⃣我们前面所说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2️⃣“无欲观妙,有欲观窍”。其中的“虚奇心”,就是扫除心中的杂念,心里不要放太多的贪恋,不要有太多的计较,不要有太多的算计,不要有太多的欲望,当心里少了许多四分之后,人的情绪稳定,心境恬淡虚无,自然可以达到无私。其方法,就是“无欲观妙,有欲观窍”,点点滴滴的破出自己的执著,窥破万物万象的虚幻和变化。

      无私还有另一个解释,就是有梦想,有大愿。君子为什么无私?因为君子有鸿鹄之志。就是说,君子有他想要实现的使命。

      任何圣人都有他的使命。在信仰群体中,它称为“信愿行”。信就是自己的信仰;愿就是这辈子要做什么样的事;行就是行为。圣人有信愿行,但他没有私欲。如果他没有信仰,就没有愿望,没有行为,他就不是圣人。

      不管你是好人也罢,君子也罢,圣人也罢,都必须有信仰,信仰是第一位的。有没有信仰,首先要看你有没有敬畏,有敬畏才有可能有信仰。但你要记住,真正的信仰不是迷信——虽然很多人都把信仰当成迷信,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夕阳是你相信某个东西,然后敬畏它,向往它,一直向它走过去。为什么要敬畏?因为你在仰视它,你觉得它很好,自己不如它,想要学习它,就像《论语·里仁》里所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相信,2️⃣向往,就是信仰。

      真正的信仰,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他可以丢掉生命,但不能背叛信仰。他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存在,比自己更伟大、比人类更伟大,他一定要向了它。这个愿望会主宰他的一切——如果它不能主宰人的行为,那么这个人就不是信仰者,儿子幻想家。信仰一定是要有行为的,没有行为,就不是信仰。

      圣人必然不为自己升官发财,不为自己的功名利禄,他们想做对世界有益的事,他就是无私的。因为无私,他的愿望都能达成。

      所以,很多时候,无私看起来是在利益他人,但成就的其实是自己。如果没有做到无私,老子就不是老子,释迦摩尼就不是释迦摩尼,历史上有那么多令我们感动的故事、那么多让我们想要效仿的圣人,他们代表的,是一种无私的精神。

      很多时候,强者不是占领城池、建功立业、成就霸业的人,而是能在乱世中自主命运、自主心灵的人。

    (读后感: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有一种舍得的精神!凡事不要斤斤计较,争个输赢。不管是夫妻双方过日子,和孩子,与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之间亦是如此;夫妻双方多一些理解、包容,凡事不能争你对我错,说你在外赚钱,我在家享福;和孩子之间,凡事不能都是我说了算,或者说我是你父母,我能害你吗?这些类似的话是不是特别的熟悉?不能因为我们是父母,凡事都是我们的对,毕竟,我们也经常犯错不是嘛!和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之间,更不能大呼小叫,也不能争个你错我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啊!毕竟父母和兄弟姐妹之情我们只有今生不是吗?和我们的亲朋好友之间,我们也应该做到相互尊重,彼此珍惜才是!唯有如此,我们的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不是嘛!)

返回读后感1000字列表
  • 上一篇:《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300字
  • 下一篇:社戏读后感10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