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插图是有这个功效的,尤其是在阅读上册时我还会给一些插图“命名”,在一旁写上我理解的内容。在后期,阅读起来感觉非常枯燥的时候,心中还会期盼下一副插图赶紧来到,以鲜艳的色彩或柔和的线条,缓解一下阅读过程中思维上发生的断裂。
不过,也许是因为意识流之名声在外,也许是众多人的吹捧或鄙薄让我一开始对它有一种望而却步的心态,因此,在真正进行阅读的时候,我没有遭遇到我所想象的那般巨大的阅读难度——原本以为意识流作品会非常抽象、难以言喻,我所设想的真正的难度在于——它恐怕会像精神分析那般令人困惑。但乔伊斯在作品中,他所进行的刻画,实际上很多是围绕着人物的生平,由此思维延展开去,一路走去有很多岔路,东拐西绕,也许间杂一些莫名其妙的知识;但更多时候,人物的思想流动,还是与个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因此相对来说就不会十分难以理解。
同样,也是对我而言,我个人并未从中得到很大的艺术体会,就像有人说斯蒂芬是善于思考的哲学家和诗人,更具有想象力和丰富的精神世界;而布卢姆则是一个精神上十分空虚、人格上处于分裂状态的人物形象。于我而言,他们都被困在生活当中,他们不断挣扎,然而生活的网却越缚越紧,让他们无法挣脱。在布卢姆的一次畅想中,他成为了千夫所指的浪荡子、成为阶下囚、成为即将被处死之人、众叛亲离之人、又成为荣耀加身的帝王、成为身有隐疾的病患、又成为怀胎八子的妇女。
书中讨论了“生”,第十四章中,“作者用英国散文发展史来象征婴儿从胚胎到分娩的发展过程”;同样谈论了死,布卢姆的一天主要就是围绕“帕狄·迪格纳穆”的葬礼展开的,一路上布卢姆都在畅想,比如如何确定一个人是真正死去——“应该规定一条法律,把心脏扎穿,以便知道确已死亡,;要么就在棺材里放一只电钟或一部电话,装个帆布做的通气孔也行……”,以及如何为一个人写下墓志铭。它告知于人的也是一个普适法则,我们活法或许有所不同,但归途却都一样。
在布卢姆与斯蒂芬之间,他们最后有一番对话,布卢姆将斯蒂芬带回了自己的家,在他身上找到自己逝去之子的影子,斯蒂芬则在布卢姆身上看到父亲的形象。
以及在《尤利西斯》之中,莎士比亚出现过太多次,尤其是哈姆莱特,我想大抵也在于哈姆莱特的思维情状与书中的布卢姆、斯蒂芬、摩莉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若有“好事者”,说不定还能把福柯的《疯癫与文明》拉到《尤利西斯》中来对谈一下,探讨一下精神上的谵妄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未免不是一桩趣事。
不过,于我个人而言,阅读本无功利,因为闻其名——之前不知道在哪里看到有人说,就算读不懂,但作者的写作方式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方式上我是没有学到什么,但不能说没有丁点启发。
我在这本书中看到最多的,实际上是无处不在的欲望,布卢姆在去菜市路上看到妇女就开始想入非非,在海滩上看到格蒂——格蒂自身透露出“衬裤的秘密”;布卢姆知道自己的妻子与其他人有不当男女关系,然而他并不在意,他甚至为之加油喝彩;而他自己,也有一个秘密通信的情妇;摩莉在最后一章的意识流动中,所思所想无非情色与欲望——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女性地位之低微,男性仿佛成为她们生活的全部,她们期望能够依靠某个男人以为自己的人生迎来佳境,然而最终发现谁都靠不住,一波波闻风而来的不过是些好色纵欲之徒。
……
这本书因为涉及众多宗教、哲学、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我——一名“外国读者”而言,没有当地文化底蕴,读起来实在是枯燥难言;乔伊斯在作品中还模仿了很多作家的写作笔法,一则因为作为“外国读者”,我对这些作家的写作方式并不了解;二则因为就算阅读过其中一些作家的作品——都是通过阅读译本,而众所周知,不同译者有不同的翻译习惯,或许从这些作品中,我们更能捕捉译者的写作方式;三则是,绝大多数读者不具备如此丰富的语言能力,所以……就千万别说去读原著这样的话了。
短短一段时间的阅读,就算是先与乔伊斯打一个浅浅的照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