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永不消逝的青春
——《青春万岁》读后感
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 纪颂
王蒙是三零后,“三零后”的青春,距今近70年了,它过时了吗?其实没有。
1953年,19岁的王蒙创作出《青春万岁》。50年代初,小说的主人公们正值高三,热血澎湃又充满憧憬的年纪。他们初中时就经历了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以及大建设,旧世界的许多尘屑,蒙蔽在他们心上,他们又是一群挣扎、焦躁的青年,《青春万岁》正是王蒙那代人的青春。郑波、杨蔷云、呼玛丽、苏宁、李春他们用真实的生活向我们宣告:“谁的青春不奋斗,谁就不能青春万岁;谁的青春不追梦,谁就不能青春万岁。”
一幕幕跳动的场景,记录了高中时代的精彩。充满欢声笑语的夏令营,幸福泉水、篝火晚会、诗歌朗诵……最精彩的是新年晚会,既有“一切为了伟大祖国”展览会,又有全校联欢,新年前的舞会、感谢,新年到来时的联欢、祝福。在主人公看来,他们每一天都充满活力,“每一天都是青春的无价的节日”。五一游行前,青年学生们“整天地盼着盼着”,为游行而准备花,杨蔷云觉得“事先的准备和事后的回味要比游行的那一会儿有趣得多”;五一节的晚上,“对于节日的欢乐,雨又算得了什么?谁也没被雨阻挠”,大雨也阻挡不了年轻人的激情。小说有多处50年代人们面对节日的狂欢心态,或许这种节日的狂欢来自于共和国成立不久,青年学生对建设新国家的激情,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例如天安门的描写“天安门唤起人们回忆英勇的过去,幻想光辉的未来,在天安门前,胆怯 的人变得自信,小气的人变得开阔,平庸的人也要想一些伟大的事情……”
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能生活得自如和向上,才算一个合格的集体。这也是王蒙在国家重视经济建设、强调青年要学习文化知识的时候,反而更加对青年政治觉悟提出要求的原因。李春从小父母双亡,生活在伯父家,受着伯父的怜爱与伯母的虐待双重待遇。她自小东冲西闯,受过别人没受的苦,用过别人没有的心机,居然成为出类拔萃的学生。可她没学会怎么做人,只是为自己着想,在参加军事干校时没报名,从而与周围的人疏远。李春撕掉了批评她不参加集体活动的墙报,在讨论李春作为的团员大会上,郑波向李春问出一个问题:“譬如,讨论你像不像一个青年团员的样子?”班级的质问并没有引起李春反省,她反而继续分郑波、杨蔷云对抗。她写剧本讽刺说空话的团支书,讽刺不好功课的笨蛋。结果自己引以为傲的学习成绩在期末被郑波超越,李春才肯低头承认自己的不足。李春用功学习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但是她的学习是一种“精致利己”式的学习。她忽视了生活的变化和身边的人的悲喜,对同学们漠不关心,没有朋友,甚至看不起那些不如她的人,如吴长福、苏宁等。比如李春说吴长福跳的是“肥猪舞”的时候,班级其他同学的反应是“一愣” ,说明其他同学已经跟李春有了心理隔阂。袁先生自然更关注像李春这样学习好的学生;而其他学习表现不突出的学生如苏宁等他可能注意不到。但相较之下,校长对学生的关照就全面许多,她认为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一切,不仅仅是学习一方面。
他们想着怎样才能在学习上力争上游,如何在面对知识时有如饥似渴的感觉。全书上下流淌着一股积极向上的时代洪流。郑波为了一道数学题抓耳挠腮思前想后八九个小时,因为成绩不如人而懊恼沮丧,因为被人反超而奋起直追,生活本来就是激流勇进。
当你读过太多伤春悲秋的文字,陷入莫名的自怨自艾时,就来读读这本穿越70年风尘出现在你面前的《青春万岁》吧,因为无论哪个时代,青春的悲喜总是相通的。它既承载着革命热情又记录着青春光辉,像一泓溪流,缓缓流淌心间,水清如许,澄清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