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1000字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1800字

2022-12-29 10:16:14  本文已影响人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幻想、梦想和理想
 

王葆从小就听奶奶讲宝葫芦的神奇故事,他一直心心念念地想要拥有宝葫芦。他幻想着有了宝葫芦,不用复习,也能考试第一名。他幻想着有了宝葫芦,不用努力,也能登上《中国少年报》的封面。

王葆做梦都想得到宝葫芦,宝葫芦不假思索地“帮助”打破了王葆的幻想。今天,我们和王葆一起谈谈幻想、梦想和理想。

一、适度幻想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什么是幻想呢?词典解释:幻想是虚而不实的思想,没有道理的想象,无根据的看法或信念。简单来说,幻想在现实世界是无法实现的想法。

纵观人类历史,人类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史,是不断探索科学、认识科学和运用科学的历史。相比于浩瀚的宇宙,人类深知自己是渺小的。面对未知的世界,人类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人类学会了幻想。

王葆在班上成绩倒数,他想摆脱现实的束缚,幻想不费劲儿得到全班第一名。王葆不会钓鱼,每次比赛都输给同学,他想摆脱现实的束缚,幻想不用学习,可以钓到满满一大桶鱼。

我们都会有幻想的经历,通过想象一些现实世界中不易实现的场景,去获得短暂的快感。幻想让人快乐,但是要适度。

《庄子·内篇》说:“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道给了容貌,天给了人形,不要欲望损害本性)

庄子爱幻想,他主张幻想时要顺其自然,抛却心中的妄情、妄念、妄想,保持一片清明境界,活出人的本性,不要过分贪欲。

欲望是幻想产生的根源,如果任由欲望,很可能越陷越深。偶尔的幻想也许可以启迪一个新的梦想,也许可以让我们暂时逃离现实的残酷,但幻想多了就成了“痴心妄想”。

哲学思维教会我们凡事都要辩证地看,幻想虽然不合实际,但是适度幻想是也能推动人类文明。

比如,中国神话故事里有两个神仙“千里眼”和“顺风耳”,千里眼可以看清千里以外的事物,顺风耳可以听到千里以外的声音。

本来是两个幻想中的神仙,如今的“望远镜”就是千里眼,“雷达”就是顺风耳。

人类的幻想也推动了哲学的发展,柏拉图的洞穴人、莫尔的乌托邦、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来自于人生意义的幻想。幻想也推动着艺术的发展,屈原的天上人间、荷马的奥林匹斯神山、但丁的地狱和毕加索的抽象画,来自于精神世界的幻想。

二、人类因为梦想而伟大

什么是梦想呢?词典解释:梦想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心中努力想要实现的目标。梦想是让人感到幸福的愿景,甚至可以成为一生的追求。

梦想不完全是脱离实际的,它很可能来自我们的潜意识。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大脑里的印象,在梦里会被放大。生活中,幻想和梦想很容易混淆。

不劳而获的王葆,一直期望得到宝葫芦。当宝葫芦出现时,他以为在做梦,单纯可爱的王葆用尽必生所学确认没有做梦。他问宝葫芦:“你的确确就是那个宝葫芦——就是那个那个——b,ao,bǎo,h,u,hú,l,u,lú么?”

得到宝葫芦肯定的回答,王葆摸了摸脑袋,捏捏自己的鼻子,还在自己腮帮子上使劲拧了一把。感受到疼痛,王葆确定了不是在做梦。

意外得到宝葫芦,让王葆在幻想和梦想之间迷失了。梦想和幻想之间隔着“行动”。

由幻想到梦想,需要付诸行动。合理的行动支撑人类将幻想不断调整、纠正、完善,让幻想不再是空想,变为可以逐步实现的梦想。人不能依赖幻想而活,但人可以在不断追逐梦想的过程中越活越精彩。

《格言联璧》讲到“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志向远大,那么他志向所指的地方,无论多远都能到达。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限制。意志所向,没有不能攻破的壁垒,即使是精兵坚甲也不能抵抗。”

站在国家的角度,祖国的繁荣昌盛、世界的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都在追逐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激励着当代国人不懈奋斗,支撑中国不断书写伟大的历史。

站在个人的角度,我们都是逐梦人。“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远大的志向就是我们要一直坚持的梦想,指引我们立足脚下,心怀未来,支撑我们经历坎坷也不退缩,最终收获梦想。

我们用行动不断实践,用勇气筑牢信心,用智慧开启每一把枷锁,才能将幻想变成梦想,让梦想照进现实。

三、理想的结果和过程同样重要

什么是理想呢?词典解释: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

相比于幻想、梦想,理想多了一份“理性”,更加贴近现实。

王葆一直有个理想,他想着“将来要有很大的成就,要对祖国有很大的贡献”,甚至想让自己的照片登上《中国少年报》。

为了实现理想,单纯的王葆变得贪婪,他想在不同的方面都做到最完美。不论是考试还是做模型,不论是下棋还是赛跑,他都想获得第一名。太在意理想的结果,忽略了追求理想的过程,让王葆走偏了。

《论语宪问篇》讲过一个关于理想的故事。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先描述了一个完美的形象:“像臧武仲那样的睿智,孟公绰那样的不贪心,像卞庄子那样的勇敢,像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美的人了。”

孔子说完理想的标准后,又提出了一个现实版。孔子又说:“今天,见利益能想到义,遇危险能付出生命,长久生活艰难能追逐梦想,这样也可以算作完美的人了。”

孔子的第一个标准是理想的结果,它完美但难以企及。第二个标准是追逐理想的过程,在困顿中依然坚持初心,也是完美的。

王葆一开始只在意结果,为了实现目标,不惜求助宝葫芦发挥神力。随着愿望一次次的轻易实现,王葆反而越来越难过。没有过程的结果,让人受之有愧。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追求理想的路上,无论顺境还是逆境,脚踏实地的一个个脚印,都是我们成长的印记。

返回读后感1000字列表
  • 上一篇:《这里是中国》读后感1200字
  • 下一篇:《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10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