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1000字

乡土中国读后感1200字

2022-12-16 08:59:22  本文已影响人 

《乡 土 中 国》读后感


我第一遍读费孝通先生的这本《乡土中国》时,我的眉头就没有松开过,因为读它就像是回到了高中读语文试卷第一道大题的阅读一样——读不懂,可能当时也是因为知道它就跟语文阅读题似的,内心就是拒绝的。读了第二遍虽然也没有完全懂,但比第一遍读懂了的东西多了很多。我便将我读懂了的这一部分做了个简单整理。

费孝通先生在开篇就点名了中国社会的本性是有乡土性的,“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认为这一句话也是是这本书所有内容的核心。乡土性虽然并不是中国所有阶层的特性,但是却是传统中国最基础的特性。

费孝通先生所说的乡土性带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土地的重要性;二是不流动性;三是熟人社会。

想到它名字的瞬间,我首先对“土”这一个字印象最深刻。“土”在这里并不是常说的贬义词,而是土地、泥土。我自己本身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我的父母、我父母的父母、甚至再往上三代,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我知道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就是他们的命根子,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方法,正是这些土地养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还有就是,从古至今,人们对土地都有一种信仰,对土地非常的依赖。费孝通先生用中国人在内蒙古、西伯利亚开垦土地撒种子、种植物的例子生动形象地证明了这一点。离开家乡时,带上一捧故乡的土,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安全感。

基层社会的不流动性。“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土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天灾人祸、战争暴乱都没有引起他们大规模的迁移。虽然中国人在历史版图上迁移了一次又一次,但中国人定居的本性一直没有变过。中国基层的不流动性是有历史渊源的,是农业文明造就了这种不流动性。

农村的不流动性强,农民之间为了各方面的便利,一起劳作,一起耕种,一起保卫家园,聚居在一起。久而久之,聚居在一起的人们之间变的熟络,有了一种信任和默契。因此,这样的人际关系便形成了熟人之间的社会,这便是所谓的“熟人社会”。在这里,费老先生引入了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两个概念,并将我们中国和欧美国家做了比较。礼俗社会的意思是因为长时间地在一起生活,彼此熟悉,从而自然生长成一种社会,后者则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在熟人社会里,信任其实比法律更加的重要,大家都能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当然,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成了处处都成了陌生人的社会,法律也就成了更重要的地位。

在文字下乡这一部分里,我认为也有点熟人社会里熟悉的意思。费老认为,在乡村社会很大程度上不需要文字的,在一个居住了几百年的地方,世世代代遇到的问题其实都是大差不差的,遇到的问题都一样,解决的办法也都是一样的,不需要再学习新的知识,只需要由上一代人把他所拥有的经验手把手的交给他们就行。当然,并不是说推行文字下乡这个办法不好,相反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比如说我们这些从农村走到大学里的孩子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所讲的中国传统的乡村生活正是我小时候所亲身经历的,就是一个人情社会。谁家要嫁娶了,谁家要办白事了,关系好的都会来帮忙张罗招待,这次我帮你,下次我有事你帮我。代入感很强,将学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总的来说,这本书在我读懂的部分里,真真写到我的心坎里了。

返回读后感1000字列表
  • 上一篇:《局外人》读后感1200字
  • 下一篇:呼兰河传读后感10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