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1000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

2022-01-07 10:15:52  本文已影响人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单纯从读故事的角度而言,这本书是非常吸引人,环环紧扣,读起来欲罢不能。

书中描述的故事,从二人的友谊描述开始,看似是两个家庭的小故事,实则在描述一种文化,阿富汗的社会伦理、风俗文化、人情来往。这些伦理文化,看似不自由,其实也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我的儿时,生长在普通的农村,同样是浓浓的人情和说不出缘由但人人遵守的行为,是那个年代约束农村人的重要框架。现在年轻人,包括我,普遍认为人情来往是一种负担,老辈说法是一种禁锢,都在追求更自由更自我的生活方式。但硬币都有两面,这种生活也或许造成了年轻人的关系网的脆弱和稀薄,带来了更深的社恐和孤单。

未看过这部电影。读完书几日,脑中都是阿米尔少爷和哈桑的画面。

毫无疑问,阿米尔少爷是善良的,因为善良才会有后来的举动,他是在试图无视哈桑的付出来减轻自己的负罪感;只不过毕竟是孩子,某些举动,当时并不能判断出好坏,所以才造成后来的遗憾,可谁又不是呢。

哈桑是最纯净的代表,是一个完美的男孩子,是人人理想中的完美朋友。善良、勇敢、忠诚、信任……但现实世界是不存在完美,所以更让人心生向往和心疼。

婴儿不能决定自己的出生,但出身却决定了这个人今后的人生走向。同父异母的兄弟俩,却有着天差地别的人生轨迹。一个住在温暖豪华的别墅,另一个住在简陋窄小的矮屋;一个被呼作少爷;另一个是被人使唤的佣人。

这是从世俗的眼光来看,阿米尔少爷是幸福的,哈桑是不幸的。

但从当事人的心态来看呢?

年少的阿米尔,幸福吗?想争取父亲的赞赏和关注多一些;在阿塞汗的面前是自卑和恐惧的。唯有和哈桑在一起的日子是快乐和自由的。后来目睹哈桑被欺凌,更是患上了失眠症,内心经受巨大的负罪感,这种能说得上是幸福吗?

哈桑有着纯净的眼神,内心必定是安宁的。对于阿里的父爱从未怀疑;对于少爷的友情从未动摇;对于阿塞汗的欺凌,敢于挺身而出。他或许从未有主仆的疏离感,他享受每日清晨给阿米尔少爷准备好早餐,边熨衣服边和少爷聊天;他发自内心认为少爷写的故事好看,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少爷。即便被少爷驱赶,多年之后,对此仍从未有抱怨,只有想念和忠诚。这种,内心应该是充满热爱和幸福。阳光照耀在他的内心,却从未有阴影打扰。

人作为一种无固定终点的动物,到底是要追求世俗眼光的成功,还是内心安宁的幸福?二者都要,那肯定最高的追求,如果只能二选一呢?

1975年之前的喀布尔故事,有童真、有风筝,有石榴树,有烤肉的香味,有暖炉的温暖。

1975年-1981年的故事是悲伤的,看到两个少年友谊的破裂,阿米尔的悲伤和负罪感,哈桑的努力和无辜。

1981年之后的故事,坎坷的路上去到了美国。在美国,父亲的老去,阿米尔的恋情;新的生活徐徐展开,在车库集市之外,喀布尔好像已经被遗忘。温情的描述中,有着淡淡的忧郁。

2001年,离开喀布尔的20年后,视线终于被拉回到了阿富汗,那个让我牵挂的哈桑终于再次出现。只不过,接下来的书卷不仅仅是悲伤,而是充满血腥,战乱一次又一次伤害着当地民众。外战之后的内战,看不到未来的喀布尔人民,整个城市面目全非,残忍的杀戮,溅起的鲜血,好似书卷中的文字飞进了眼睛,眼泪太廉价,心情太压抑。

想起多年前看过一部讲述二战的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战争是人类自相残杀的结果,在任何情况下,不管有任何借口,我们都要抵制。

阿米尔少爷最终带回了索拉博,改变了索拉博的余生,也完成了自我的救赎。

故事到此告一段落,看似圆满的结局。

合上书本,内心仍旧无法平静,喀布尔曾经的平和,后期的惨烈,现如今又是怎么样的呢?

返回读后感1000字列表
  • 上一篇:《活着》读后感1000字
  • 下一篇:《药王》读后感10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