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1000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00字

2021-11-12 07:57:39  本文已影响人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追风筝的人》(外文名:The Kite Runner)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所著的长篇小说[1],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03年首次出版。

该书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围绕风筝与阿富汗的两个少年展开,讲述了一个富家少年与家中仆人关于风筝、关于人性的背叛与救赎的故事。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以为是讲阿米尔跟他父亲之间的事的。就往父爱那方面想,原生家庭缺少母爱,父亲又对他不怎么搭理。

后来才发现他父亲把与他一起长大的好兄弟兼仆人绿了。哈桑原来是阿米尔同父异母的弟弟。

阿米尔为了小时候因为背叛哈桑,及后续发生的一些事,心里面一直感到内疚。为后续回到阿富汗带走哈桑的儿子做铺垫。

其实读完这本书,我好像是没什么感人或者更深层次的理解。只是在思考及反思

原生家庭若是缺少父爱或母爱亦或是都缺失,会变得敏感,想吸引自己身边的人的关注与赞扬。

但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忽略了他们的感受,比如说要努力赚钱,忽略了他们也是需要陪伴、关爱。但我也听过一句话:“孩子,对不起,妈妈只有一双手,搬砖就不能抱你,抱你就不能搬砖”。

突然之间就觉得,成年人是多么的无奈。现在中国的出生率逐渐降低,是因为生活压力太大了。自己都觉得朝不保夕的,给不了孩子未来,就不要孩子了。免得他们出世就跟着自己受苦。

想到这,我更多的是无奈。我也没什么好的建议,因为我也只是一个在社会底层的人。为了生活苦苦挣扎着。

追风筝的人啊!曾经的我,心中是有一只“风筝”的,也一直在追。但是啊,风太大了,追逐的路上,人又多,而且路也窄。即使我一直追着跑,也追不上那只“风筝”。

追累了,也要休息跟吃喝。但是呢,这种东西不是随便哪里都有的,不然即使是身上有钱,也是白搭。我得要跑到小店去。巧的是很多人也这么想,所以只能焦急的排着长队。

我好不容易买到吃的了,开心极了。这时突然有个人跟我说,你还看得见你之前追的那只风筝吗?是呀,看不见了……

关于战争问题。虽然书中讲战争方面的很少,但是从书可以感觉到战争的残酷。其中有说到一个大学教授,却在大街上乞讨为生。而他已经80多岁了,因为战争,有一只眼瞎了,身体状况也不容乐观。

因为生在一个安全的国家,我未能有感同身受的感觉。但是我越了解我国的近代史,就越发的敬佩他们的牺牲及付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是真的很有道理的,阿富汗也有像我国一样发生过内战,但是结果却不尽人意。

民国时期官府也依然腐败、黑暗。底层人民非常的凄惨。是共产党人人民翻身做主的。

关于教育孩子问题。

对此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棍棒之下出孝子”这句话,有时候是有用的,但必须配合着正确的语言教育。告诉孩子,我为什么会打你。让孩子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我小时候没少被打,哈哈哈。

《追风筝的人》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
小说不断强调“忠诚”与“勇敢”,阿米尔平时只敢欺负哈桑,在哈桑被强暴的时候却跑了,还栽赃哈桑盗窃。阿米尔的父亲平时看上去正直无比,背地里却与仆人的老婆偷情。阿米尔一家在国家最危难的时候跑了,阿米尔从未忠于哈桑,阿米尔的父亲没有忠于自己的仆人,阿富汗的精英也从未忠于他的人民,小说却处处强调“哈桑”对老爷一家的忠诚。各位小仆人一定要学会了对巴依老爷忠诚,用生命保护好巴依的财产,等巴依老爷哪天过好了一定会想起你哦。
在知道了这些情况之后,再回头看《追风筝的人》,你会发现它讲的故事其实类似于:晚清时期金陵有名的大富商(富到跟胡雪岩差不多),为了躲鸦片战争而逃到美国,在美国定居之后想起了自己曾经辜负过的家奴,于是在太平天国时期跑回中国把家奴的孩子接到美国的故事。
那作为阿富汗的平民,看到这本书的感受差不多就类似:我是晚晴的屁民,生下来就没吃过一顿饱饭,自己的爸爸是地主的长工、妈妈是地主的丫鬟,女儿是地主的童养媳,我们隔壁家大富豪的儿子天天吃好的喝好的用好的,英国人打进来了,他们拖家带口跑去了美利坚,这人一共就过了三天苦日子,结果却出了一本说自己有多惨的书,赚了一大笔钱。
同时,他在书里谴责塔利班强占了自己的屋子,枪毙了他的仆人,这就好像晚清富商住在金陵,太平天国来了之后把他的房子给征用了,仆人给杀了,然后他在美国谴责太平天国做的一切。他是会觉得悲惨不公,但是他却不会去想作为大富商大买办的他让多少农民吃不上饭,于是才有了太平天国。
这种时候再看他的经历,霸凌家奴的孩子,栽赃陷害别人,把他们从家里赶跑,放在中国,这妥妥就是地主劣绅的标准行径。至于后面冒险接回了家奴的儿子(而且还是在知道了家奴是自己的弟弟之后),就更像是地主劣绅自我感动罢了。
说白了,《追风筝的人》是一本站在一个大买办的立场,控诉塔利班和侵略者夺走了他的一切的书。作者用优美的文笔,把阿富汗的全部苦难归因到了战争上,但对阿富汗官僚的腐败,自己家族作为买办的剥削却只字不提,他说到了自己失去的一切,但是却把自己本来拥有的一切视为理所当然,他让人们看到了战争对阿富汗造成的破坏,但却让人们忘记了那里的贫富差距、那里吃不饱饭的无数贫民以及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最后,虽然说阿富汗沦落到这个地步不单单是美国的原因,可是美国也明显插了一脚,结果还心安理得的去美国避难,这叫啥呢?

看了别人写的,再看看自己写的。突然之间觉得自己的好菜,思考的深度跟思维的转换还有待提高。
这个让我学到了:要分析写书人当时的社会背景,及联系我们的日常及历史。让写的东西更通俗易懂。

返回读后感1000字列表
  • 上一篇:《人类简史》读后感1200字
  • 下一篇:《悲惨世界》读后感12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