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1000字

《异类》读后感1200字

2020-09-24 08:52:07  本文已影响人 

《异类》读后感

周末花了三个小时看完了《异类》这本书,感慨颇多。

这本书主要是研究“异类”——顶尖的能力超群人士,他们取得成功除了个人的努力和天赋之外还有哪些深层原因?本书经过研究认为:与其说非凡的成就取决于天赋,不如说这取决于机遇。

人们只相信成功完全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但是到目前所有有关成功人士的历史都说明,事情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01
机遇&个人努力


之前我理解一个人的成功主要是个人努力在起作用,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时代也在其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书里经过研究已经证实所谓的天才和极其杰出的人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更多的是“时势造英雄”。

从某种意义上说,成功的可能性不来自我们自身,也不来自我们的父母,而是来自我们的时代:即我们在历史上所处的特定地点和所面临的特定机会。

对于一个未来想做律师的人而言,20世纪30年代早期是最佳出生年代;如同1955年之于软件工程师,1835年之于企业家。

时代的力量十分巨大,但是却很难感知到,更难以抗拒。意识到这一点,读书过程中几度觉得非常郁闷,如果说运气的成分如此大,那我们这些普通人又该怎样在这样的时代下获得成功呢?毕竟时代的力量太大了,我们毫无反抗之力。

郁闷了一段时间反复思考,才发现自己是站在一个弱者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让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会发现结论截然不同。

我们这代人在完全没有战争威胁、没有衣食所困的情况下长大、接受良好的教育、享受到互联网的红利,这些难道其实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巨大优势吗?

过去无数先辈们拼了命的想要追求的那些,在我们这一代已经唾手可及。我们得来的毫不费力,也因此不被我们珍惜。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是美好时代的既得利益者了。

不管时代的力量有多么大,对于个体永远都存在特例,个人的努力依然是追求成功最关键的一点。

可能我们终究成不了那种站在世界顶尖1%的人,但是我们已经享受到了很多时代的红利。真惜我们已经拥有的、做我们能做的、改变我们能改变的,成就我们能成就的最高的高度,才是对一个美好时代的尊重。

02
两种教育风格


书里还介绍了两种不同的教育风格,也是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

协同教养:这种模式倾向于“发掘孩子的天分,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技能”。

自然生长:家长只把抚养子女成人看作自己的责任,而把孩子的成长与发展看作孩子自己的事儿。

之前看《爸爸去哪儿》听到霍思燕让儿子嗯哼晚一年上幼儿园,据说会更有优势。这一点存疑了很久。直到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这种优势确实是存在的,具体原因如下:

人们通常在幼儿期就按能力被分组,而幼儿园或者一年级的老师并不会仔细区分孩子的差异是由能力造成的,还是由生理差别造成的。

他们通常把年领大一点的孩子划分为优等生,这些孩子在优等生的群体里能学到更多的技能,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也的确能把事情做得越来越好,孩子的自信心和领导力也能得到更多的锻炼。

很多人以为这些优势会随着年龄长大而很快消失,实则不然。因年龄大几个月而显现的微弱优势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断积累,最终会影响孩子很多年。

天才并非一开始就表现出众,一开始他只是比别人优秀那么一点点。


孩子一开始只比最初所在班级的其他同学好一点点,然而这微小的优势带来的机遇,扩大了他和那些同学之间的差距,随后差距与机会交替发挥作用,微小的差距被越拉越大。

这就是“马太效应”: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书里还研究过富裕家庭孩子与贫穷家庭孩子的差距主要是在非在校时间内形成的。

两者非在校时间经历的事情差距非常大,这才导致各方面能力的差距。这也给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带来一些启示,在抨击国内教育僵化之余,也要考虑高质量的陪伴和适当的干预。

03
总结


书本最后否认了“异类”的存在,认为他们都是历史与环境的产物,是机遇与积累的结晶。然而谁又不想成为一个这样的幸运儿呢?

平凡人与“异类”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时代上,而这是我们改变不了。然而书里的研究还帮我们指明了哪些是我们可以改变的。

注意积聚微弱的优势

努力提高自我,保证机遇来临时能够抓住

希望我们都能学习可以学习的,努力可以努力的,帮助可以帮助的,得到可以得到的。

即便相信明日的美好,也要为之做好今日应有的准备与努力。相信美好的事情终将发生,但美好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

返回读后感1000字列表
  • 上一篇:《理想国》读后感1200字
  • 下一篇:《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12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