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

2021-10-20 07:35:04  本文已影响人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

读完《挪威的森林》,长舒一口气:幸亏已过不惑之年才读到这本书。相比很多名著的相见恨晚之感,我只觉得读《挪威的森林》千万不能太年轻。

——·01·——相遇的原因

正如,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借永泽的口说:“对死后不足三十年的作家,原则上是不屑一顾的,那种书不足为信。”“不是我不相信现代文学。我只是不愿意在阅读未经过时间洗礼的书籍上面浪费时间。人生短暂。”

我久闻村上春树的大名,却一直对他的作品避而不看,这种做派竟然无意中与作家本人志同道合。

现在算来,《挪威的森林》出版已有34年了,至少经过了34年时间的洗礼。

近一年来,在很多网络文章里,看到摘自《挪威的森林》里的零零散散的句子,而这些句子恰恰又正合我意,就像女主角之一的绿子喜欢男主角渡边的说话方式一样——“我嘛,打心眼里喜欢你这说话的方式。”以至于终于萌生了要读一读村上春树的作品的愿望,就像绿子好奇地问渡边:“我说,你以前就是这么说话的?”

第一本就从销量和知名度最高的《挪威的森林》开始吧。

《挪威的森林》出于各种原因,是村上春树最畅销的书,但并不是他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我喜欢他的随笔胜过他的小说。也许,我喜欢的只是村上春树的做人方式和语言调调吧,而不是他“编”的故事。正如有的读者所说的那样:与其说我们喜欢村上春树的书,不如说我们更喜欢他的人生方式。

由于村上春树的小说不追求宏大的叙事结构和清晰跌宕的故事情节,而是向内挖掘人的灵魂和心理,以至于文本处处隐喻,处处开放,被读者解读得千姿百态,也因此而符合了一部分人所认为的“经典”特征。

这里,我仅写下我个人的读后感。

——·02·——孤独是永恒的主题

       “孤独”是《挪威的森林》的主题之一,据说也是村上春树的人生观之一,“我认为人生基本上是孤独的。”

       《挪威的森林》一开篇就写到“我”(渡边)在飞往德国的飞机上的“难受”,面对空姐的关心,“我”说:“……thank you , I only feltlonely , you know .”

       我不知道译者为什么要把“lonely”翻译成“伤感”,而不是“孤独”。

       “you know”的附加,显示了“孤独”是被所有人认可和理解的,或者说,作者认为,“孤独”的感觉应该是每个人都有的,应该被认可和被理解。

       也许是因为我太快就捕捉到了该小说的“主旨”,以至于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我一直在潜意识中寻找关于“孤独”的证据,可以说,“孤独“是弥漫在字里行间的背景乐,是氤氲在青山秀水间的雾霭,从来不曾离开。

       读完整本书后再来重读小说的开头,我发现当年写此书时三十七八岁的作者在清晰地告诉我:“孤独”不仅仅属于青春,也属于人的一生,属于整个人类。

有些读者认为,渡边最后没有与绿子结婚,证据是开头写他一个人坐飞机且感到“孤独”,暗含之意是——如果与相爱的人结婚了,就会两个人一起坐飞机,就不会再孤独。

有这样想法的人或者没有真正恋过爱,或者没有结过婚。

我认为,这不能作为他俩没有结婚的证据。恰恰是相爱的两个人结婚后仍然存在的“孤独”感才更能说明“孤独”的永恒,而且,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孤独”才能证明自我的存在,自我的与众不同。即使是幸福婚姻中的两个人也会有相互不理解的地方,也许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完全理解另一个人,甚至,很多时候,人自己也不能理解自己。

放下寻求“被理解”的执念,人会平静和幸福很多——这也是我“四十不惑”的进步心得。


村上春树在其它地方提到:“不错,人人都是孤独的,但不能因为孤独而切断同众人的联系,彻底把自己孤立起来。而应该深深挖洞,只要一个劲儿地往下深挖,就会在某处同别人连在一起。一味沉浸于孤独之中用墙把自己围起来是不行的。这是我的基本想法。”

     

       最先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有直子的“姐姐”、直子的男朋友木月,他们都是在无法与“孤独”共生、也不懂得“往下深挖”的情况下,在17岁来临时,走上不归路。

       直子尝试过“用墙把自己围起来”,尝试过“深挖”,尝试过寻求帮助,却最终没有坚持到底,也走上了木月和姐姐的道路。甚至有读者认为,人物的各种性行为也是企图摆脱“孤独”的尝试和努力,直子在性行为中的身体反应是摆脱孤独成功与否的证明。

我但愿这些“隐喻”只是日本文学的一种表现手法,如果现实如此,真的令保守的中国人难以置信,毕竟直子和木月恋爱并亲密接触的年龄太小太小。十二三岁?让人咋舌。

       绿子和玲子是经历了“孤独“的磨炼后最终获得幸福的两个不同类型代表。她们和渡边一样通过帮助他人、爱他人、爱生活而在无形中找到了解救自己的出口。

所以,我个人认为,作者没有说出口的是:助人者自助,爱人者自爱。

如果说“孤独”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那么请与它共生,请一边保持孤独,一边帮助(爱)他人,帮助(爱)世界。

——·03·——青春的迷茫与陷阱

       这是一本关于孤独的书,也是一本关于青春的物语。

       孤独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青春期的孤独尤其显得多愁善感,时时都有四面楚歌的危机感。

       小说开头,三十七岁的渡边说“即使在经历过十八度春秋的今天,我仍然可真切地记起那片草地的风景。”这“草地”就是青春。

“……那口井——它正好位于草地与杂木林的交界处,地面豁然闪出的直径约一米的黑洞洞的井穴,给青草不动声色的遮掩住了。四周既无栅栏,又不见略微高出的石沿,只有那井张着嘴……”这“井”就是青春的陷阱和迷茫。

直子叮嘱渡边:“问题是谁也找不到井在哪里。所以,你可千万别偏离正道!”永泽也说:“人生……需要的不是理想,而是行为规范!”

这是否可以证明,应对青春期的诸多问题,只要行为规范(自律),不偏离正道(端正)就可以避开青春的陷阱呢?

青春的迷茫还体现在直子和渡边漫无目的地狂走,在东京的街上,在疗养医院的旷野草地上;渡边几次表达“我无法确定自己在周围的位置”;小说结尾说“我现在在哪里?我不知道这里是哪里……”

能化解这种迷茫的只有绿子的爱——热忱、乐观、坚韧、直率。我个人觉得绿子体现了作者所认可的女性的“美”:积极乐观、爱生活、爱厨艺、有主见、有担当。

如果说绿子是一棵树,直子只能称为藤蔓。藤蔓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它的攀附物,即使找到了,也活不过自己的季节之外。不成熟的男性,最初也许会为柔美的藤蔓所吸引,当他成熟后,他会理智的选择一棵独立的树。我个人的观点,木月还来不及成熟就因不堪藤蔓的攀附而死。(这个说法也许对直子来说太残忍。)

渡边潜意识里想接替木月继续支撑着直子这棵柔美纯静的藤蔓,却最终仍化解不了直子的迷茫和孤独。有谁又能战胜直子的阴郁、内向和完美主义呢?很多时候,你以为的一场绝美恋爱,却不过像《植物大战僵尸》里的水藻一样,随时把你扯下水去。

很多文学作品都借“自杀”来诠释对年龄完美主义式的苛求。比如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开头就写一个60岁的男人自杀了——他的医生朋友理解他——他是不想让自己进入“老年”,所以选择了在老年的标志——60岁生日——来临前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不知道村上春树有没有受到这一表现手法的影响。直子的姐姐从小就是一个完美的“别人家的小孩”,她突然在17岁生日来临前自杀,想通过“自杀”来选择自己的年龄,将年龄定格在永远的17岁,永远不要进入18岁,不要做青年,要做一个永远的少女。

同样,直子的男朋友木月也是同样选择在17岁来临前自杀。木月自杀前的最后一天和渡边去打台球,“今天我可是不想输。”是不是说——我的青春不会输呢?

战胜这种青春的迷茫,走出这种人生的忧郁或者不幸,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自己积极乐观的心态。

靠别人,希望别人能把自己拉出陷阱,希望别人能拯救自己的心态是要不得的。最惨的结果是两个人最终一起掉进陷阱,比如受姐姐自杀的沉重影响,直子一直将生活的希望寄托在木月身上,最终17岁的木月自杀;后来直子又将拯救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渡边身上,直子对渡边说:“即使深更半夜你在这一带兜圈子转不出来,也绝不可能掉到井里。而且只要我贴着你,我也不会掉进去……现在,我就这么紧靠着你,就一点也不害怕。”这种一味地依赖,像一个溺水者死死地拽着救他的人,以至于渡边也变得越来越抑郁。

幸亏绿子出现了,像一缕阳光照散了渡边的阴霾。在这里,青春像一个无形的陷阱,青春时代遇到的“恋人”也可能会是一个无形的陷阱。

渡边之所以没有掉到井里,是因为绿子的出现。

我个人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渡边爱看书!那些世界上最睿智的书包含了人生的经验和智慧,无意中融进了他生命的力量之中,足以抵抗陷阱的黑暗和邪恶。——阅读,阅读经典,多么重要!

——·04·——关于父母育儿的一点意外启发

       绿子对渡边讲述她的中学生活:

“我本想去普通公立学校来着,去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去的普普通通的学校,我想快快乐乐自由自在地度过自己的青春。可父母出于虚荣心,偏偏把我塞去那里。”

       那里是一所贵族名校,不仅学费高,同学个个都是家教超好的富豪加才女,只有绿子是一个真正的“老百姓”——家里开一家又小又低端的书店或者叫杂志店,妈妈“两年前”去世,爸爸生病住院……

       “所以,本来就不该送我去那样的学校,那只能活受罪。每逢要捐什么款的时候,都要给父亲啰嗦个没完没了;和同学一起外出游玩,一到吃饭时间就心惊胆战,生怕走进价钱贵的饭店弄得掏不出钱。这样的人生简直漆黑一团。”

     

       篇幅不多,却让我警醒:千万不要在孩子的教育上好高骛远、贪慕虚荣,“名校”、“贵校”不一定适合自己;父母倾其所有、不负重荷换来的也许不是孩子的进步和快乐;在择校上,要量孩子的才力和家长的财力而行。

幸亏绿子坚韧乐观,否则很容易被那样的环境拍扁。

——·05·——作家未必是好编剧

我历来的阅读习惯是:遇到感兴趣的或没完全明白的“名著”,凡有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都是在读完原书后再去刷一遍影视作品,带着自己最初的阅读感受去和“导演、编剧、演员”汇合,看看影视制作团是怎么解读原作品的,以佐证或反思我自己的观点。

很遗憾,由《挪威的森林》改编的电影让我很失望——从头到尾的失望——无论是编剧还是演员都与我阅读中的想象不同。

后来仔细一看关于导演陈英雄的介绍,才发现陈是“越南人”——请原谅,我无意于国籍歧视,只是莫名地长出了一口气“原来如此”,随即自然而然地生出一种大中华的自豪感,很多国人“妄自菲薄”,总觉得我们大陆的改编能力太弱,演技太弱。看看这部电影吧,你的家国自豪感会直冲云霄。

如果说,到目前为止,我所知道的村上春树有什么“瑕疵”的话,大概就是作家参与的这个电影的改编和(据说是)作家“钦定”的导演。据介绍,村上春树还参与改编了他的另几部作品,我也没有兴趣再去看了。

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这也算阅读的收获之一吧。

——·06·——后记

       这篇文章从今年3月份完成初稿到现在,半年过去了。这半年里我陆续阅读了村上春树的另几部作品:《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海边的卡夫卡》、《东京奇谭录》。

     

       在此,我借用季羡林先生最爱用的一句话:“无偏见,无意见。”如果没有偏见,那么就不会产生意见。

我偏见地认为,我不喜欢村上春树的小说故事,接受不了他笔下的“少年”睿智成熟似成人的思想和行为,无论他想隐喻什么。是因为日本少年都如此“老成”?还是因为村上春树自己没有孩子,他不了解“孩子”?或者就是为了文学而文学?

……总之,实在难以喜欢他编的故事。

但是,我喜欢他的散文,喜欢他的人生态度和方式。他几十年跑步如一日;过着跑步、写作,写作、跑步的简单而规律的生活;他坚持自己的梦想,为了写作丢掉酒吧;包括他不要孩子的人生选择……

我也喜欢他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看法:

“诺贝尔文学奖政治气息浓厚,不太合我心。”

“对我最重要的是有好的读者。”

“但凡名字叫奖的,从奥斯卡金像奖到诺贝尔文学奖,除了评价基准被限定为数值的特殊奖项,价值的客观佐证根本就不存在。若想吹毛求疵,要多少瑕疵都能找得出来;若想珍重对待,怎样视若瑰宝都不为过。”

以此,纪念村上春树陪跑诺贝尔文学奖15年。

返回名著读后感列表
  • 上一篇:《双城记》读后感
  • 下一篇:读《西游记》有感 品似海深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