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

《枪炮、细菌、钢铁及表亲》读后感书评

2021-10-18 09:48:13  本文已影响人 

《枪炮、细菌、钢铁及表亲》读后感书评


如作者开首所言,写此书的最终目的,是想告诉他的新几内亚朋友耶利,新几内亚落后的历史与现状,绝非耶利的种族不及欧洲白人聪明,纯粹是因为新几内亚万年以来所处的自然环境所致。作者在书中,竭尽其所能地,展现西方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同理心,可谓用心良苦。

作者用整本书进行各种旁征博引,天花乱坠地将读者如我引入眼花缭乱的状态,极力证明,约500年以来,欧洲人占领北美洲南美洲整个美洲,占领澳洲以及全世界上其可以占领的地盘,将原住民逼入几近灭绝的境地,欧洲人这种强盗行为,不是史无前例,恰恰相反,地球上的人类,原本就是弱肉强食,比如中国人以同样的侵略方式占领了其周边地区包括印度尼西亚、爪洼、婆罗洲。这是人类发展(以万年计量)史中,必然的演化或者进化模式。

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为西方近代殖民烧杀抢掠之粉饰工程。而我,却因此对“表亲”产生了兴趣。在距今大约12,000到8,000年前,“那时的海平面比现在低,婆罗洲、爪洼、苏门答腊和台湾还是亚洲大陆的一部分”(按:文中加引号部分,皆摘自本书),与中国人相同的人种,构成了现在上述地区的主要人群,而其原住民,只余下极少数,以几乎与世隔绝的方式,得以幸存在相对的不毛之地。“由于东亚最早的农民所取得的成就,中国成了中国人的中国,而从泰国去往复活节岛的民族就成了他们的表亲”。

然而,朝鲜和日本,“它们在地理上与中国相对隔绝的状态,确保了它们没有像热带东南亚那样失去自己的语言以及体质和遗传特征”。

“鉴于对马海峡和中国东海对岸这些持续了数千年的发展,日本在公元前400年依旧由与朝鲜有所贸易往来但仍在使用石器的文盲涉猎采集者所占据”。

“中国自身和绳纹日本并无直接接触,而是由朝鲜担任日本对外贸易的桥梁”。


以上摘录之目的在于,要说明:作者全书鼓吹欧洲在近代占领美洲、澳洲以及各种殖民的历史,是人类发展史的必然,并指出中国持续近万年的辉煌(截至近代),势必令其周边地区比如东南亚,产生类似近代美洲、澳洲原住民被外来者劫灭殆尽的结果,但,日本和朝鲜是例外,这两个国家无论是人种还是语言,均保持了其独立性,不是中国人的表亲,东南亚是中国的表亲。

我真想揪住作者的耳朵,对他大吼:如果你愣要说东南亚是中国的表亲,那日韩也是中国的表亲;如果日韩不是中国的表亲,东南亚也不是中国的表亲!
然而,从这本书,我了解到,中国这片土地,是地球上人类开展农耕、驯化农作物、动物的两大发源地之一(另一个是新月沃地,位于现在的黎巴嫩、伊拉克、约旦),而且地球上最难驯化的植物---苹果(嫁接驯化),发生在现在的中国这片土地上。这对于我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发现,我此时正在码的字,我身上带有的基因,源自于人类最早且绵延最久远的文明,这个文明,在以近万年计量的历史中所积累的智慧,记载在我们现在可以阅读的二千多年历史的书籍中(如先秦诸子学说),这有多么宝贵!

作者在其尾声部分提出,“为什么新月沃地和中国把几千年的巨大的领先优势最后让给了起步晚的欧洲”?“中国在将近10,000年之后仍能维持高产的集约农业......中世纪的中国在技术上领先世界......中国一长串重大的技术第一,包括铸铁、罗盘、火药、纸、印刷术以及前面提到过的其他许多发明(运河闸门、深钻技术、有效的牲口挽具风筝、活字、瓷器、船尾舵和独轮车)......为什么中国也失去了这种领先优势呢”?

作者提出的问题也是我的问题,我的问题不止于此,比如:为什么中国没有占领东南亚?为什么中国没有占领欧洲?为什么不是中国占领美洲、澳洲?现在的欧洲人是谁的表亲?新月沃地人的表亲是谁?我以为,作者按照他在全书中陈述的方法论,完全可以简而概之,回答这个问题,作者为何未置一词。

最近新闻报道,为迎接2024年奥运,巴黎斥巨资改造香榭丽舍大道,并言及二战时期,德军曾在香榭丽舍大道举行阅兵仪式,法国人至今感到耻辱。本书封面,是一幅描绘西班牙殖民者皮埃罗俘虏印加皇帝的油画(《卡哈马卡战役》),印加从那次战役后,沦为西班牙的表亲,作者不惜写一本书,向其新几内亚的朋友耶利展现来自西方的同理心,却在刻意选择的封面设计上,将其同理心水准之低,暴露得一览无余。行文至此,脑子里冒出来英文词汇“Old Money”、“New Money”......

无论如何,阅读本书,让我获得不曾有过的视角,看中国,看欧美,看世界,这也许才是本书最大的看点。

2021年4月16日于上海

           

附注: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市面上的书成千上万,各说各的理,何必为了一本不尽苟同的书,颇费周章写此书评?

赞叹此书的人(主流),包括欧美也包括中国以及其它各国人,似将该书封面及其承载的内容,当作理所当然(Take it for granted),写此书评,只为表达:这一切,并非理所当然!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这本书所写内容对于如今的我尽管已经不再新鲜,当我们随便翻开几本人类学著作,就会发现它们有不少类似的观点和叙述手法,但是我依然乐意给它写一个书评。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虽然在细节上有些观点我并不赞同,但在大方向上比较认同本书所表达的价值,比如它花费大量篇幅来说明种族之间并非是生理性的差异。同时,我也期望着随着类似作品的传播,使世界能够朝着更加多元平等和包容的方向发展。

本书由新几内亚人耶利的问题开始,自然绕不过种族主义。尽管书中的不少看法在整个世界的主流价值体系下已经成为“政治正确”,然而,这种普遍被承认的价值取向,却并不见得能普遍深入人心,种族主义、歧视、偏见在世界各个角落依旧广泛存在。种族主义曾泛滥于西方殖民时期,从地理环境决定论到生物进化论和遗传学,殖民者为了说明自身优越性和殖民掠夺正当性构筑了一整个叙事理论,并影响至今。在现当代,许多西方进步学者已经对此做出反思(当然整个西方社会依旧存在许多种族主义者,这是不可避免的)。近现代的世界史事实上是欧美主导的,这导致西方殖民主义时期的这种种族论调对世界各地包括曾被侵略的国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关于种族优劣的言论甚至在中国也是可以见到的。中国本土文化其实更多的是文化主义,古代中国重文化更甚于种族,所谓“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华夏入夷狄则夷狄之”。而现今存在的某种上升到生理学上之种族主义,私以为绝非好事。

《枪炮、病菌与钢铁》比较详细的论证了各文明和民族的发展差异并非是种族优劣造成的,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不同民族的历史遵循不同的道路前进,其原因是民族环境的差异,而不是民族自身在生物学上的差异”。这个问题恰巧是我所考虑过的,所以我读本书的一大感觉是,这似乎是一个来自书中的朋友。有一点遗憾的是,如果能早一点看到这本书,比如说中学时代,那它一定会给我更多惊喜,不过哪怕是如今看来它也依旧是一部优秀的人类史作品。

“令人着迷、充满魅力的作品......为理解人类历史奠定了基础。”

       ——比尔·盖茨

就我看来中国的统一在当今的国际合作和竞争中当然是有利的,但在历史早期过早统一却未必是好事,这也与本书关于中国的先发优势何以没有战胜欧洲之原因的讨论不谋而合。我一贯是不喜欢秦制的,当极少数人成为整个已知世界的唯一主宰,先秦那种社会的流动和竞争,在秦大一统后便成为了绝响。而分裂的欧洲却提供了一个竞争与合作的环境。当然形势的变化使如今世界范围扩大,不再是古代的那个天下,那么秦制的优势必将再次显现出来。


本书论证问题层层推进,可能不如科普书籍读起来有趣,但认真读下来还是让人手不释卷,想要一口气读完。比如说,世界上某些地区的先发优势与农牧业的产生有关,紧接着就是为什么某些地区会最先发展出农牧业,而有些地区尽管自然条件优越却始终没能独立发展出农牧业。事实上,如果没有外部干预,采集渔猎的族群,可能并不会必然发展为生产粮食的农业社会。人类也可能没有一种线性的发展模式。

历史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使它无法像物理化学之类的科学去做实验,毕竟我们不可能像培养小白鼠一样把大量的人类培育出来进行历史的实验(况且就算完全不考虑伦理和人性问题,在时间跨度和规模上也无法测试),而它们的实验就只能是历史本身,既自然实验。在这样的情况下,研究人类史其实是及其困难的,本书尽可能的利用各种自然实验,通过较合理的逻辑推论来得出结论。《枪炮、病菌与钢铁》虽已出版二十多年,但仍然是了解人类史的一部佳作。

返回名著读后感列表
  • 上一篇:《情人》读后感2500字
  • 下一篇:《笑傲江湖》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