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先生是公认代表日本近现代文坛顶峰的文学家之一,头像一度被印在日元纸币上。夏目漱石先生之于日本人,可能有点像鲁迅先生之于我们,文章选录在课本里,每个上过学的日本人多少都要接触他的作品。
为什么这本书叫《心》呢,在1914年这本书初版的时候,夏目漱石先生曾经亲自为预售广告写了句话:
“我要向欲认清自己内心的人,推荐这部剖析人类心灵的作品”。
什么是文学经典呢?
读书这么多年,我以为是,故事永远不会只是他者或者某个时代的故事,故事永远会读到自己身上来,因为它们内里探讨的永远是人类普遍的困境。
谁从《包法利夫人》里读不出能力跟不上欲望的求不得之苦呢?谁读完《月亮与六便士》会不重新思考自己该如何度过这一生呢?谁没发现《傲慢与偏见》里的不同择偶观依然能在现实里找到映照呢?
《心》也是这样,初读觉得平淡,可是越深想,就越窥见人性的幽深。
一个简单又震撼的悬疑故事
《心》这部小说分为三部分:“我和先生”、“我和双亲”、“先生和遗书”。
“我和先生”讲的是大学生“我”在镰仓海边独自一人度假,正当百无聊赖的时偶遇了先生,先生身上独特的气质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他像一个遗世独立的人,每天超然而来,超然而去,周围无论怎么热闹,他都没表现出多大的兴致。
从海滩搭话开始,两个人的交往越来越多,“我”经常去拜访先生,慢慢开始在先生家里吃饭,到后来关系甚至亲近到脏衣服拿给太太洗。
可是随着交往深入,先生对“我”来说却越来越像一个谜团。
首先,他的态度很奇怪。
“我”和先生熟识之后,先生的态度和在海滩初见时并没有太大变化,总是淡淡的,不时流露冷淡的态度和缺少人情味的话语。可是也不能说是疏远,先生是欢迎我去的,也明确说过:“我是个寂寞的人,所以你来我很高兴。”
其次,他明明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学识极好,可是却离群索居,也不交际,也不出去做事,只自己在家看书思考。
先生的老同学不少都已成名人了,“我”觉得以先生这样的学问和思想,名字完全不为世人知晓,非常可惜。可是先生却说自己不具有主动介入社会的资格。
第三,先生每个月的某一日都会独自去杂司谷给一位逝者扫墓,多年来没有一日不是如此。可是逝者是谁,以及为何要每个月都去扫墓却讳莫如深。
第四,先生看似温和,可是却抱有一些激烈的观点,比如“爱是罪恶”,比如“一看到钱,任何正人君子都马上变成坏人”。
第五,先生明明是爱太太的,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丈夫,可是他们之间似乎总隔着一层东西,太太也弄不清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只知道先生悲观厌世,不相信任何人,包括所有的世人,包括最亲的太太,也包括他自己。
可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会让一个原本会有大好前途的人悲观如是,自弃至此呢?
“我和双亲”讲的是“我”的家事,“我”大学毕业后,父亲病危,情况随时可能急转直下,所以我就被耽搁在老家,暂时和身在东京的先生没了直接来往。
父亲和母亲一边担心父亲临终身边没人,一边又为我毕业还没找到事情做而着急,所以就催我写信让先生帮忙谋职。我硬着头皮写了封信。
先生没有回信却拍来一封电报说想见“我”,可彼时父亲的病每况愈下,我根本无法离家,只好写长信解释和致歉。先生又拍电报表示不去也可以,却只字不提谋职的事。
可是隔了一段时间却收到了一封非常重,非常长的信。
那是先生的“遗书”,先生自杀了。
他死前把自己的人生摊开来给“我”看,亲自解开了所有谜团。
先生身上的谜团太多,作为读者,到了最后一部分几乎是句子赶着句子地读完。
先生既是卑鄙的,又是可敬的
先生为什么自杀呢?
因为两次背叛,第一次背叛让他很难再相信他人,第二次背叛让他对人性彻底失望。
先生是一个富家少爷,在他还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双亲先后病逝。他的父母非常信任他的叔父,把偌大的家产以及未成年的独生子,也就是先生,全权托付给了叔父。
刚开始,先生像敬重自己的父亲一样敬重自己的叔父,叔父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先生。
可是奇怪的是,叔父叔母一再劝才刚刚上高中的先生早婚,理由是早点结婚好继承家产,先生没有多想,以为是乡下的习俗。后来他们一年又一年一再说这件事,而推给先生的结婚对象就是叔父的女儿,先生的堂妹。先生没多想就拒绝了,因为从小玩到大,只当是妹妹,并没有其它的想法。
拒绝之后,再回老家,叔父叔母突然就变了脸:“叔父的态度变了,再不似以往那样和颜悦色地像要把我拥入怀中。”,“没有预感,没有准备,如风而至。在我眼里,叔父及其家人陡然成了别人。”
先生这才琢磨出味来,他们真正想要的并不是要他结婚,而是要他和自己的女儿结婚,这样才更方便侵吞家产。先生顿时警惕出来,又听到了许多关于叔父的传闻,说叔父的公司原本看上去濒临破产了,而这两三年竟然骤然起死回生。
先生决心和叔父摊牌,想拿回财产,经过其它亲戚介入,归拢了财产,可是已经大打折扣,两三年的时间,完全受信任的托管人,有太多时间太多机会做手脚了。
父亲那么信任,自己那么敬重的、人前人后永远一副正人君子样子的叔父,竟然因为贪图钱财变成了不义小人,先生从懵懂天真一夜长大,他意识到:“世人不会有像从坏人模子里铸出来的坏人。平时都是好人,至少是普通人,而到了关键时刻,就摇身变成坏人,所以也才可怕。”
什么关键时刻呢?利益相关的时刻。在欲望和利益面前,善良和道德是多么脆弱和不堪一击。
饶是被叔父侵占,先生最后得到的钱也足够他一辈子不做事衣食无忧,可见先生父亲留下的家产数额有多么惊人。看到足够多的钱,任何正人君子都马上变成坏人。
先生灰心失望,变卖了所有家产,携着巨款永远离开了家乡,决定永不归乡,和叔父永不复见。
小小年纪经历这样的背叛,他变得无法信任他人。
“人是不可信赖的这一观念无可救药地深入骨髓。我把自己敌视的叔父叔母以及其他亲戚简直看成了人类的代表。甚至乘火车都不由小心邻座人的举动。偶然对话搭话,更加有了戒心。”
大家读到这里可能会觉得这是反应过度,我们在影视剧里,小说里,社会新闻里看过太多背叛和见利忘义,我们会觉得很正常,因为这些事情是和我们无关的。我以前也是如此,看再多,也很难冲击到我对世界对他人的认知。
我第一次对人性产生深深怀疑,第一次感觉到世界观受到强烈的冲击,是因为得知无比信赖的多年老友竟然四处撒谎骗人借钱,理由花样百出,每次都不一样。她以前可是我心里人品最正的人之一啊,我实在无法把这个行为和我认知中的她联系起来。
连她都这样,那还有可靠的人吗?这个世界是还有值得信任的人吗?我不禁脊背发凉。
所以我特别理解先生的这种变化,在三观还未形成的年纪,经历了这样切身的背叛。
但是到这个时候为止,先生虽然觉得其他人可能是不可靠的,但是至少我自己是可靠的,我和他们是不一样的。
先生又经历了第二次背叛,这次背叛彻底改写了他的人生。
但这次背叛的人,是他自己。他在自己身上验证了:“平时都是好人,至少是普通人,而到了关键时刻,就摇身变成坏人,所以才可怕。”
他寄住到一个军人遗孀的家,爱上了这家漂亮的小姐。细心温柔的太太非常照顾他,毕竟是年轻人,他慢慢恢复了活力。
可是他的疑心病又犯了,他想会不会这家的太太又是贪图他的财产呢?甚至他的爱情都是人造的阴谋呢?
所以他迟迟没有求婚。
这个时候,他的好朋友K状态非常不好,K的父亲是和尚,作为次子,家里没有财力送他去东京读书,所以就送到一个医生家当养子,医生家希望他学医,可是他却背着养父母学了其它学科,用养父的钱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路。到东京读书的第三个暑假和养父母主动坦白了自己的欺诈,最后生父母和养父母都不再理睬他,不给他提供学费。
此时先生经济非常宽裕,完全有能力帮助K,可是自尊心很强的K只想自食其力,他很快就找了一份临时工作。
K是那种心怀大志,从不放松学习和自我精进,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一点时间都不愿浪费掉的人。他追求那种苦行僧的生活,偶像是古代高僧,甚至觉得应该主动把自己放在逆境,磨炼意志,成为坚强的人。
可惜复杂的原生家庭,以及学业和工作的过度消耗,让他的精神和健康都开始出现问题,他时而感伤,时而激愤,时而对未来灰心,他变得焦躁甚至出现神经衰弱。
先生跪在他面前,才把他请来和自己住。先生此时的心态是:“心情上就好像怀抱一个即将溺水的人,请愿用自己的体温来温暖对方”。
可是没想到,一段时间后,似乎小姐变得和K更加亲近,先生开始妒忌K,先生觉得K的长相、男子气概、学业均在自己之上。更要命的是K也爱上了房东家的小姐。K并不知道先生在爱着小姐,如痴如醉地和先生剖白了自己的内心,想听听好朋友对这件事的看法。
一下子,K和先生成了情敌。
可是先生卑鄙的地方在于,他并不告诉K自己也爱小姐,而是利用他对K的了解,让他主动放弃求爱之路。
K曾经说过:“精神上没有上进心的人是渣滓”,先生把这句话说回给K,先生太了解K了,他一直追求自己心目中的道,为了道可以牺牲一切,首先就是要禁欲,即使脱离了欲望的爱也是道的障碍。
K正直、善良、单纯,知行合一,“精神上没有上进心的人是渣滓”,这句话等于是捏住了K的七寸。向小姐求爱就等于背叛了他平生的主张。
其实先生并不关心K是通天还是达道:“都和我不相干,我只是害怕K突然扭转生活方向而同我的利害发生冲突。总之我用这句话不过是利己之心罢了。”
可是那句话让K瞬间里槁木死灰。
劝住了K,怕迟则生变,先生赶紧趁机会向夫人提亲,两个人的婚事就定了下来。先生一直没和K亲自讲这件事,K是通过夫人的口才知道。
这样的做法有多卑鄙呢?
今天刚好看了反裤衩阵地衩姐写的一件事,大家可以拿来对照。
衩姐的朋友六年前就考虑离婚了,但母亲反对,怕女儿老无所依,所以她就求助小姨,小姨和她住一个城市,60多岁了还是一直单身,但日子一直过得很精彩。
她以为小姨会支持自己,结果小姨说:“你现在不是孤身一人了,还有一个孩子,一个人过,太辛苦了。”
她不解,男人挣不来钱,也不管孩子,成天没完没了发脾气然后没完没了道歉,而且在家两个人根本连话都不说,难道这样不会更辛苦吗?
小姨却说:“再怎么说,好歹孩子有个爸爸。”
看到最敬重的人这么说,她迟疑了。时间溜过去六七年,她还是不快乐和不甘心。
但令她完全陷入崩溃的是:她突然辗转得知小姨当初不支持她离婚,其实只是担心她离婚之后没有房子住会过来投奔,连累自己。
她崩溃的地方在于:“原以为那些劝和不劝离的人最多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根本不知道你在婚姻里经历了什么就张嘴做好人。完全想不到,越是亲近的人,越是可能因为怕替你担责任,而极力劝阻你不要做出任何改变。嘴里说的是为你好,心里想的却是:你别影响我就好。”
这件事的性质和K遇到的事,几乎一模一样,明明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却找了一个冠冕堂皇为你好的借口。又因为亲近因为了解,所以一下子就能拿住软肋,一句话就能戳心窝子。这个软肋于衩姐的朋友是孩子,于K是他平生的主张,都是他们最在意的东西。
但是K什么也没有说,留下一封交代后事的遗书,自杀了。
看到K的尸体,先生第一反应竟然是撕开遗书,看看上面有没有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发现没有之后舒了一口气。里面只说是自己懦弱无能,前途无望,所以自杀,对先生表示了感谢,对夫人表达了歉意,对小姐只字未提。
最沉痛的是最后一句话:“本该早日死,为何活至今”。
两个月后,先生顺利毕业,和小姐结婚,一切都遂心如愿。可是他觉得自己是有罪的,“我的幸福总有黑影相随”。
先生愧疚了一生,痛苦的地方在于每与妻子相对,他就会想到自己用卑鄙的手段得到了妻子,进而会想到自己对不起的K,三个人永远地捆在了一起。他备受良知的折磨,所以先生对妻子没有什么不满却总想避开她。
而先生最痛苦的地方在于:当初被叔父欺骗,他深切感受到世人不可信赖,但也只是觉得别人不好,自己还是地道的,世人不管如何,自己是正人君子。可是经过这件事,他发现自己和自己鄙视和憎恶的叔父并没有两样。
当涉及核心利益,他和叔父一样卑鄙,甚至他的利己之心比叔父还要狠毒,叔父自己谋财但是没有害命。
于是先生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整个人类全都不信任了。
以前听人说,一个人一旦失去了天真,就不会再天真。我不太理解这句话,现在越来越琢磨出这句话了。
想象一下,一对夫妻,如果只是知道对方出轨了,她可能会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短暂地怀疑,她可能会解释为遇人不淑,可是如果她自己也出轨了呢?自己无法抵制诱惑所以出轨了?当你发现连自己的忠诚度都无法保证,你就根本无法再信任他人的忠诚度。再冷眼看所谓忠诚,也会觉得只是诱惑不够大。
有些事情一旦迈出那一步,整个世界观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先生之卑鄙,到这里已剖析得很明白了,为什么我又说先生是可敬的呢?
因为先生为良知所折磨,只有一个有良知的人,才会被良知所折磨。一个真正冷酷的人,会把责任归咎到别人身上,不会像先生那样认领责任。他大可以说服自己,K是像报纸上说的一样,因为家人和他断绝关系才自杀。
先生责己太深太过,断送了自己的一生,说到底是因为先生是一个有精神洁癖和道德洁癖的人。这一点已经足够可敬。
我读先生的故事时,想起两个不相干的人,《天龙八部》里的一灯大师和周伯通,一灯大师因为没有救瑛姑的孩子而悔愧半生,周伯通因为和瑛姑苟合,觉得对不起瑛姑和段皇爷,畏惧那段往事如蛇蝎。最后他们竟然在百花谷做起了逍遥的邻居,但这是他们去面对了这桩往事,才得以放下。
我知道,很多时候心债难还,但不逃避,才能放下。
我很早就发现,“知行合一”其实是一条快乐原则,按照你的态度和观念去行动,你才会快乐,如果你觉得自己应该自律,你不自律就会痛苦,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应该自私,你自私了就会痛苦,如果你觉得某种做法不道德,你做了就会痛苦。
夏目漱石先生说:“我要向欲认清自己内心的人,推荐这部剖析人类心灵的作品”,看到这里,你有没有看到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