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人生》 这本书看完了,这是路遥老先生在1982年完成的。在读这本书之前,我看了一遍《活着》,可笑的是我把这两本书理解为了“生活”。实际上这两本书,就是两种不同的人生啊,读过了《人生》,就好像度过了人生。
其实,我没有资格在还没有过完一半的人生中,去对《人生》指手画脚。同时我又很庆幸能在这么早的时间读完这本书。
书中的主人公高加林,一名人名教师,也是一名农民的儿子。他不想成为农民,他渴望高飞,渴望一切外面的东西,直到村里干部的儿子把他教师的职业顶替掉了,他又变成了一个地道的农民。这期间,他跟颓废,他想着自己一辈子可能就是农民了,他恨透了那个村干部,是因为他走后门,才把自己的教室职业顶掉了,同时他也很无力。
直到一个月的颓废生活过后,他想通了,开始下地去干活,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怨恨。双手磨破了,他不在乎,成茧子了,他也不在乎,再次磨破了,他还是不在乎!这些都弥补不了心中的痛。
这时巧珍出现在他的世界中,如一句温暖的阳光,一片温柔的湖水,抚平了他暴躁的心。他心中认定了自己以后就是一名农民了,所以接受了巧珍对他20多年的爱,他有文化,而她打字不识一个,但是却成为了人们眼中羡慕的一对。他们会在夜晚同行,躺靠在一起,安静的倾听彼此的心跳声。
这段美好的时光没有过去多久,他也通过走后门,再次成为了县里的干部,他又一次幻想着外面的广阔世界,我向往,他渴望。他想,我的未来又是一片光明了,我又可以飞了。
这时他以前的同学亚萍找到了他,对他表达了爱,表达了在高中时就对他产生的爱。他很痛苦,又很铁石心肠,最终他还是放弃了巧珍,这个爱了他20多年的女子。他和亚萍相爱了,同时痛苦的还有亚萍的前男友,克男。
克男是一个坚强又懦弱的人,这是我读了这本书对他的评价,他爱亚萍,但是他却输给了加林,他们是一个学校的同学,之间却发生了这样的不幸。克男的妈妈看着儿子每天颓废的状态,就去告发了加林走后门这件事,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于是加林和亚萍又成了两个世界的人。但是这时候,巧珍因为他的抛弃,伤心中成了家,他想死的心都有。他落魄的走在回村的路上,眼泪不住地流着,流着。
他悔恨当初,怨恨自己,在和巧珍分别的一棵树下,默默地哭了。当他抬起头时,看见了德顺老大爷。德顺大爷对他说 :“娃娃呀,回来劳动不可怕,劳动不下贱!可你把一块金子丢了!巧珍,那可是一块金子啊!”
书的最后一章注明,这并非是结局,是啊,无论是加林,巧珍,亚萍,克男,这都不能成为是结局,因为人生的路还有很长……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是对于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认识。是啊,盲目的追求,脱离现实的追求,最终只能是一场空。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很想放空自己,但是却又有种抓住的渴望,我搞不清楚自己想要抓住什么,文章的内容?感想?亦或是眼前人?我是很痛苦的。有一股气压在心头,久久不能散去。
我也试过想象这本书最后的结局,不过我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我无法理解他们的心里变化,也无法决定他们的路,因为我人生的路还有很长……
写这篇读后感的时候,其实心里是充满了愧疚,因为我笨拙的笔尖无法写出这本书的人生,同时也写不出真的人生,真的惭愧。返回名著读后感列表
上一篇:路遥《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下一篇:读《人生》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