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2018-01-27 11:24:26  本文已影响人 
《红楼梦》读后感

         一
   小学时老师笑着对我们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我偷偷问老师那《红楼梦》呢?老师笑着说你们太小,看不懂。
   有位条件好的同学,偷偷把一本《红楼梦》从他在政府单位工作的父亲的书橱里拿出,宝贝似的在班上炫耀,把我给羡慕的哟。几次央求下,同学的书借给我读三天。三天,对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能囫囵吞枣的翻完就相当不错了,况且还只能利用课外时间。那时正播放电视剧《红楼梦》,我跟随剧情跳跃似的拣着来读,蜻蜓点水样的粗粗翻过,翻完后的唯一感觉就是:啊!我把那么厚的一本《红楼梦》翻完了。
   囫囵吞枣吃下去的也是枣儿,多少也尝得了一点滋味。
   初中时有红楼梦选读内容,语文老师正儿八经的给我们上了一节红楼梦的课。给我们讲述曹雪芹写此书的历史背景,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关联,书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图,谐音的写作手法及十二金钗的命运等等这些重要内容。
   我听的极认真。那时候时兴贴画,红楼梦的贴画,我是见到必买,贴了满满一个笔记本,并在旁边注明有关人物的诗句,结局等等。这个爱好,也让我对红楼梦的知识增加了不少。而我第一次完完整整的阅读红楼梦是初中毕业后的那年暑假,没有假期作业,阅读就成了我最大的快乐。
   还是在那位同学家里借来的《红楼梦》,我认认真真的,小心翼翼的去看。认真是因为难得借此书,小心是怕把书给他弄坏了,比起小学的翻,这次算是粗略的读,书中的许多古诗句并不懂,只能意会着看。半知半解,却都认认真真地抄写了许多名句,搞清楚了许多典故,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醉卧,香菱学诗,探春结社,元春省亲,妙玉奉茶,迎春诵经等等这些都能道出个123来。
   因为做了这些功课,高中时与同学谈及对此书的喜爱,说毕业后第一份工资拿来买《红楼梦》全套。可惜未能实现诺言,惭愧。而这份红楼情怀却一直萦绕于心间。
   《红楼梦》里人物有名有姓者达四百之众,除了书中的主要人物,刘姥姥当是印象最深的一个。刘姥姥,是《红楼梦》中一个家喻户晓的丑角人物,而电视剧八七版的红楼梦,刘姥姥的扮演者沙玉华老师更是把刘姥姥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即具有庄稼人的朴实憨厚,又有被生活逼迫善于察言观色,审时度势的老辣与世故,这一人物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成为经典中的又一经典。
   二
   偶然间,读了小周郎的新解红楼梦,一下子又激活了我的记忆。
   小周郎的新解红楼梦有多篇,若在一篇稿子里浅析出来是很难的。如此,咱们就掐头去尾的说一说他的戏说刘姥姥。在小周郎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浅析红楼梦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一文中,他详尽的给我们讲述了刘姥姥这个贫民老妇人是如何“绕”进大观园和从铁公鸡王熙凤身上拔毛的。
   我们在读一篇文章或小说时,如若不细读与深入研究,很难体会到作者的匠心布局。当然,我们不是红学家,也不是评论家,我们就是一个普通的读者,有时候虽然领悟到了那么一层意思,终觉混沌,但是我们自己没能体会到的,并不妨碍我们去看文学大师们是如何给我们讲述的。
   小周郎深入浅出,开篇即给我们讲述了刘姥姥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三进荣国府有啥不同,分析她的性格:愚蠢又精明,滑稽中有崇高,卑微中有人格,能算计又重人情的老寡妇,有着乡下人的狡黠和朴实深层次的分析才能。
   这一分析远远详尽于对刘姥姥“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这八个字的公论。小周郎对乡土文学有着别样的情感,对农村人物性格的刻画深刻入木,所以对刘姥姥这一评论,我觉得是深层次的挖掘出了刘姥姥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
   接着,小周郎给我们捋清了刘姥姥与贾府的王夫人是啥关系?咱们中国人重情分,什么七大姑八大姨的,只要能沾上祖辈的一点亲,我们都能这么热情地叫着,总不能叫成同辈的吧?这不乱套了?
   刘姥姥被生活所迫,寻着这一杆子的拉扯亲,攀上了京城大户荣国府。她会攀亲。攀亲可是门大学问。我刚结婚时被婆婆嚷着去找一远房亲戚攀亲找点事做,虽然亲戚热情亲切,我心里却不是滋味。
   三
   宁看儿子猪腚,不看姑爷的狗脸。
   寄人篱下的滋味是很难受的,更何况刘姥姥一个老寡妇。可刘姥姥是很有斗争策略的。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几次交锋后,刘姥姥在女儿家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还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冷水煮蛤蟆。
   好个刘姥姥,时不时的倒给姑爷甩起了闲腔。您看,小周郎再给我们讲述刘姥姥怎么对只会哀声怨气的女婿时是非常形象的:一百个不屑,你个小兔崽子和老娘斗狠,还嫩点。我一个寡妇能带着闺女过日子,自有俺过活的道理。
   这语言朴素的能不懂吗?这道理一说你就明白了吧?
   咱要是去看原著,那文言文把咱给绕晕的!没点古文知识和文化水平,你还真不一定能领会出这层意思来。要搁现在,写上《一个寡妇和她的女儿》,或者《一位母亲与她的女儿女婿》诸如此类的标题,说不定能博取大家的眼球与同情,当然我这也是戏说了。小周郎合乎原著,结合现实的讲解帮了我们想读经典又读不懂经典的人多大的忙啊,可算做了一件大好事。
   生活在底层的人们,更懂得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切都要靠自己去打拼,去奋斗,去争取,他们既有对现实的不甘,也有对生活的妥协,更有乐观面对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刘姥姥正是底层人民的代表。
   四
   面对困难,有人坐困愁城、一筹莫展,但刘姥姥却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更能勇于突破眼前困境。在苦难面前,她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远远强于她的女婿:一个曾经的官后代。
   刘姥姥要狗儿勇于面对自己的生活,天无绝人之路,但是必须要靠自己努力去争取。刘姥姥热爱生命,她真正懂得生命是甘苦皆备的,对所有的不如意,她并不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而是以愉快乐观的心情去面对、去解决。
   这是多么平实又乐观的生活态度!一个人能乐观的面对生活,但遇到困挫时,是否有勇气、有毅力面对层层难关?那就未必了。刘姥姥为了突破生活难关,勇敢的带着孙子板儿向着高门大院的贾府前来了。
   由此,我理解成劳动人民才是最美的。
   在小周郎笔下,刘姥姥是个精明又善良的农村老妇,她见识广博,又善于察言观色,而且还非常善解人意,女儿女婿脸薄,舍去她这张老脸,我是穷人我怕谁?我是老人我怕谁?你看咱们当今社会,多少难解决的纠纷都是老人们出头?聪明啊!
   一如小周郎所说小女孩化妆自古以来就有之一样,让老人们出马也是自古就有的!看来,这也是咱们老祖宗给我们传下来的生活经验之谈啊!(也是闲话了)“脸面值几个钱,能活下来才是根本,只要摘下这个无聊的面子问题,啥球事都好办。”换言之,一个人要想活下去,有一法宝:不要脸面。
   可人毕竟是有脸面的高级动物,定居日本的中国作家孟庆华老师在她的《东京街头的流浪者》一文中,写到日本的一个女乞丐,在讨要食物时不忘说“傲小苦记”(就是尊严的意思)这样的话来,可见,尊严有时候的确大于面子。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受到的待遇是比较冷淡的,她处处表现出谨慎。表面看着兴高彩烈得到了20两银子,实则也是满含辛酸与羞愧,谁的乞讨是欢天喜地的?
   尽管如此,刘姥姥还是胜利了。
   一个农村老太太能在跟贾府七不粘八不连的情况下,利用王夫人娘家父亲的关系上攀上贾府并掌握他们的心态,做事火候把握地恰倒好处,得到了自己的所期望得到的利益,并不遭人烦,是很需要社交水平的。
   小周郎说刘姥姥最大的功劳是一进荣国府的旗开得胜,使一个小小的庄户人家和赫赫有名的金陵大户逐渐建立关系。她不但使贾府认下了这门亲戚,还拿回来二十两银子外加一吊钱的援助,使这个庄户人家度过了难关。
   也许很多人不理解,一部《红楼梦》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乐此不疲地去研究它,还产生了红学派,红学家们?我的理解很简单,因为它是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著作,曹雪芹的精心布局,伏笔千里,独具匠心,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研究。刘姥姥,《红楼梦》中一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小人物,曹雪芹也是蕴含了笔墨,她的出场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埋下了伏笔,她贯穿了全书的始终,见证了荣国府的兴亡,繁华一梦,从劳动人民中来,终将回到劳动人民中去。
   侯门深似海。荣国府有多大,多繁华?原著中有很多描写,而借刘姥姥的眼看荣宁两府又是曹雪芹的一个精心安排。来看小周郎解说:刘姥姥绕到后门上,不从正面说如何大,如何富,绕了大半条街,还没见到一个主子,一个仆人。这样的解说够明白了吧?
   在小周郎的解说中,我们对曹雪芹的敬意是不是又多了一层呢?
   五
   刘姥姥深知人情世故,为了和王夫人攀上关系,她决定先去找周瑞家的帮忙。刘姥姥在周瑞家获得了帮助,接着认识了平儿。刘姥姥对平儿大肆赞扬了一番,让平儿非常受用。在平儿的引荐下,刘姥姥见到了荣国府大管家王熙凤。
   下面,再来看看小周郎讲述凤姐是如何接见刘姥姥的?首先是凤姐的出场。刘姥姥先是误把平儿当成凤姐,接着听到自鸣钟响,小丫头们只乱跑,平儿和周瑞家的忙起身。能把丫环当成主子,出场的这排场,这威风够厉害的吧!经小周郎一解说,是不是更加赞叹曹雪芹在写作手法上真是高明啊。
   对刘姥姥来说,这次进大观园仿佛置身于一个新奇世界一般,她看哪里都觉得异常新鲜,她眼神中流露出的惊艳和诧异,都生动地刻画出她是位没有见过世面的乡野村妇,进而和贾府人形成了鲜明对比。此时,小周郎借刘姥姥的观感,展示了贾府富丽堂皇的盛景,也体现了贾府生活的奢侈。
   王熙凤刘姥姥这本是两个毫不搭边的人物,但是因为刘姥姥的丈夫和贾家有那么一丁点的干亲关系,所以才会有刘姥姥打秋风的戏码。虽然这只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但是王熙凤刘姥姥二个人从此却有了剪不断的怜惜。
   小周郎分析凤姐很世故与圆滑,且懂得说话的艺术。口口声声与刘姥姥称我们,显得大度,亲切。也许是因为那时候王熙凤心情不错,也许是因为是上天注定,精明自私的王熙凤,在那天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也许对于王熙凤来说,这二十两银子不过是举手之劳,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但是对于乡下人刘姥姥来说,这笔钱却够全家人花费一年有余了。也是由此奠定了王熙凤刘姥姥的缘分。
   小周郎接着说王熙凤赏了银子又嘎嘣利落脆的有体面的打发刘姥姥走,又说凤姐一定没有想到:“这二十来银子会开啥样的花,结啥样的果,这又贪又酷,失去人性的凤姐误打误撞上了刘姥姥这重情义的老太婆,施了一回恩,不经意给女儿留了条后路。”这样的文字解析,诙谐生动,明白易懂,也算是给红迷们及读者弹唱了一首明明白白我的心,当然在这里,“我”是指曹雪芹了。
   所以说研究《红楼梦》真的很有必要,不仅是它的文学价值,还能从书中知晓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真实情况。
   六
   我对《红楼梦》的喜爱,可追溯到那部无法超越的经典,八七版的电视剧《红楼梦》。儿时的记忆是最纯真,最朴实的,从最初的懵懵懂懂到后来的些许明白,再到后来的真心喜欢,直至痴迷敬佩,甚至不敢触碰,一本书在不知不觉中已深深地嵌入了我的生命里。
   再后来,我成了家,因生活琐事的繁多阅读便少了。但每当度过喧嚣又事情杂乱的白天,在夜深人静之时,我打开电脑看那些红学家们评说红楼梦,先生们兴致高昂的讲,我则一个人痴痴的看,窃窃的笑,时而蹙眉,时而长叹。
   记得多年前的一个下午,听几个闲聊之人说起红楼梦,我忍不住在一旁纠正了一下他们错误的常识,而后侃侃讲述几十分钟。他们很认真的听,其中有个人突然问我:“你知道这些起什么作用呢?”我愣了一下,回答说真的起不了什么作用,一不能吃,二不能用。只是喜欢而已,愉悦了一下心情罢了。一本喜爱的书给自己的心灵带来的享受,真的无法言喻。不是知音不必言谈。
   余以为,红学以周汝昌先生为主流派,我在他的红学评论中感悟几百年前曹雪芹以他的生平经历,写下这部巨著的坎坷悲凉。他的大手笔他的伏笔千里,书中几百个人物的悲喜,我甚至想有一天我能在书中找寻到多少人?他们的结局又都是如何?后来想想这还真的是一件巨大的工程!我们依据书中内容做这样一件事就觉如此困难,曹雪芹先生布局此书是多么的伟大!而那些红学家们治学严谨,潜心修研,为芹辛苦见平生的态度一样让我敬佩不已。试问,尘世间有哪一部伟大的作品,竟值得文学家们如此眷恋,如此痴迷!
   七
   《红楼梦》原著,许多字词句我读起来晦涩难懂,只能大概意会着看,“恨不生当时”,(只从语言上讲,万万不敢生于那个朝代)幸运的是,有如此多的红学家们及像小周郎这样的人士解说红楼梦,让我在文学宝藏中,吸吮甘露,自由翱翔。
   我学识粗浅,古文功底几乎没有。意会着看,也别有情趣。
   林语堂先生说真正的读书必须完全出于自动。于这种心情下读书真的是一种别人领悟不到的无法言喻的享受。红楼一梦,一梦千年。我想我还会读下去,现如今已步入中年的我,再读必有另一番体会。到了老年我再读,又会是什么样的体会呢?《红楼梦》于我就是这样:红楼深深深几许,一入红楼梦千年。
  
返回名著读后感列表
  • 上一篇:中国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下一篇:《三国演义》中曹操是奸雄还是枭雄?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