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

2025-04-08 07:31:22  本文已影响人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


      哈罗德是个六十岁的老人,他的一生平淡无奇,甚至可以说充满了悲凉。

      他的童年,笼罩在灰暗中,孤单、寂寞、没有关心、没有被爱,他学会了沉默。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在N多的女人间流连,他似一个累赘般可有可无。十六岁生日那天,父亲丢给他一件大衣,就把大门指给他,让他离开了。

      他人生不多的精彩是他拥有了爱情,他遇到了心爱的姑娘莫琳,而且当真把她娶回了家。后来,他有了儿子,幸福来得如此忽然,仿佛他终于迎来了他一直渴望的温暖。然而,早年的沉默其实一路跟着他,让他不擅于沟通、交流与敞开心扉,包括他深爱的妻子与儿子。

      上帝再次给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他的儿子得了抑郁症,终于在十八岁那年自杀了!从此,他的人生再次完全地归于灰色,自己的悲伤难于言表,深爱的妻子也因伤心过度继而对他产生了怨恨。他们彼此都选择了沉默,其实变成了对彼此的伤害,感情日疏、渐行渐远,虽在同一屋檐下生活却形同陌路。

       奎妮,哈罗德曾经的女同事,他仅有的,可以称作朋友的人,在他人生最低谷时(儿子去世后),无私地帮助与安慰他,甚至帮他背黑锅被老板解雇而永远地离开了他的生活。而他却又一次因胆小选择了沉默……

      某天,哈罗德收到了远方的来信,正是久未联系的奎妮,但信的内容却是奎妮得了癌症,与他告别。哈罗德震惊、无措、心痛,他想起了曾经的许许多多。终于,他决定去看奎妮,用行走的方式,从最西南到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

      “他好像觉得徒步走过去就可以救她。”只要他一直行走着,奎妮就能活下去……他把这段旅程看作是“弥补自己的错误”。

       “我走这条路,是因为她救了我,而我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谢谢。”

       这样勇敢的决定,在哈罗德一生里是绝无仅有的,这样的决定竟然出现在他已经是一个六十岁老人的时刻!他孤身上路,与陌生人攀谈,承受着身心的种种磨砺。他一次次努力、一次次徘徊,一次次经历苦难,一次次回首、一次次展望,一次次再一次登程!

      一路上,哈罗德回想了这一生中的点点滴滴,妻子、儿子、奎妮,自己……

      “在路上,他解放了自己过去几十年来努力回避的记忆,任由这些回忆在他脑子里絮絮说着话,鲜活而跳跃,充满了力量。他不再需要英里丈量自己走过的路程。他用的是回忆。”

       还有他一路上所遇到的人与事。

       “一路走过去,他从每个人身上都吸收了一些东西。”

       “他发现正是这些普通人的渺小与孤独使他讶异,牵动他内心的温柔。”让他变得不再沉默。

      一路上,他完成了内心的巨大转变与洗涤。同时,让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切的感悟。

       “他想起自己见过的人,他们的痛、他们的挣扎,于是,他又一次感受到做人的孤独。”

       一路上,经过了痛苦的回忆、反思,与所经所遇的人与事感触后,他从“那种感激钟表的声音打破沉默的人”变得阳光了、开朗了、坚强了,褪去伪装、走出阴霾!一次行走,就是一次人生的洗礼。

      “他第一次放任自己尽情感受那种父母都不想要自己的痛。”

     “谁都可以做我做的事。但人一定要放手。要放开你以为自己离不开的东西,像钱啊、银行卡啊、手机啊、地图之类。”

       这是一段似人生旅程的孤独之旅。哈罗德一路经历、一路思考、一路吸收。接受着“各种不可思议”。作为一个过客,“一切对他都是开放的,人们会畅所欲言,他尽可以倾听。”从而,有了全新的感悟与发现,发现他“曾经忽略了那么多的东西”。

      妻子莫琳从开始的愤怒不屑,到怀疑不安,到焦急辗转,到出发寻找,到理解支持,到尽释前嫌,到深刻地意识到“没有爱的生活不是生活”,并且改变了她曾经“认为自己可以给哈罗德一切”。

       “你站出来做了一件事。你连能不能去到那个目的地都还不知道,却还是努力尝试了一切方法。如果连这都不算一个小小的奇迹,我真的不知道还有什么能算了。”

      两个原本相爱却又误解多年的人彻底地释然了。

       莫琳:“我错了,我真不该怪你的。”

      哈罗德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也终于见到了奎妮,那个被病痛折磨得已面目全非的奎妮。

       “他以为当他终于见到奎妮,他可以对她说谢谢,甚至再见。他以为两人聚首,会在某种程度上赦免掉过去那些糟糕的错误。但没有什么聚首,甚至没有一句告别,因为他认识的那人女人已经离开了。”

       “走了这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最重要的是什么,却发现必须又一次放手。”

       奎妮像个孩子一般地离开了人世。

       结尾的镜头,是一对恩爱的老夫妻相携走在海边,回想着他们初次见面时说起的一句笑话,两个人就那样笑着,拉着对方的手,站在海边,在笑声中摇晃……

       不喜欢罗列的、枯燥的、格言式的哲理说教,喜欢在一个精彩的故事中,让心去寻找、发现、判断、感知,警醒与触动。《一个人的朝圣》正是这样有益的小说。

       文中不时有充满人生哲理的话语随情节的铺陈,自然而然地流淌,平中见奇、沁人心脾、发人深省、回味悠长。

      “人的大脑里有太多的东西我们不明白,但是你想想,如果有信念,你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

      “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东西,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

      “或许人就是这样,越害怕什么,就越容易被什么吸引。”

      “只要知道寻找的是什么,就往往能从身边随手拈来。”

      “这世上有许多人每天做的事就是不断将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前面,日子久了,生活便显得平淡无奇。哈罗德无法再否认其实一路上见过的每个陌生人虽然是独特的,却又是一样的,这就是人生的两难。”

      “如果他能一直将眼光集中在比自己伟大的事物上,他知道自己一定可以走到贝里克的。”

      “每个人都用各种小事物将自己与外界隔开。”

      “如果我们不能接受无法理解的东西,那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那里有如此多事情在发生,如此多生命在忙碌、受苦、奋斗,全然不知在这座小小的山上,有一个他坐着,静静眺望。又一次,他觉得自己既超然物外,又是眼前世界的一部分,既和他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不过是个匆匆过客。哈罗德开始明白这也是他旅程的真谛。他既是一个伟大过程的一部分,又不属于这个伟大的事物。”

      “他发现当一个人与熟悉的生活梳离,成为一个过客,陌生事物都会被赋予新的意义。

      “给予与接受都是一份馈赠,既需要谦逊,也需要勇气。”

       “海浪依然前赴后继地投身于海岸,越推越高。带着这么大的能量,用尽精力,穿洋过海,载舟驶船,最后的结局就是成为她脚边的一团泡沫。”

       “她又想到那些海浪,想到生命没有结束就不算完整。”

       一路的景象描写是一大亮点,文字优美,形容恰切,无论晨曦、日落,风雨,都非常写实而生动,令人叹服,能立刻让你的脑海中浮现那样的情景,感同身受。 当作者文字的描写与你日常的感受高度契和时,内心涌起的是赞美、感叹与享受的沉浸其中。

       “清晨,天空是单纯的蓝色,飘着几缕白云,未沉的月亮在树影后徘徊。”

      “黎明降临,月亮淡成一枚苍白的晕黄,向朝阳投降。”

       “一片被小黄花照亮的绿地。”

     “河水又静又深,像液态的绿色天鹅绒。”

       “暴风雨就要来了。乌云像兜帽一样盖着大地,却在布雷顿山边留下一道诡异的光边。树梢在花岗岩一样的天空下微微发着光,在第一阵风打到的时候疯狂地颤抖起来,树叶、短枝都卷到了空中。鸟儿在叫。”

       “傍晚时,雨突然停了,甚至让人怀疑是不是根本没有下过雨。东边的云层撕开一道裂缝,一道矮矮的、闪亮的银光破云而出。那块巨大的灰云一点一点裂开,呈现出全新的蓝色、明亮的琥珀色,还有蜜桃色、绿色、深红色。渐渐云层透出了一种暗暗的粉色,仿佛被那些鲜活的色彩穿透了,融合在一起。地上的光是金色的,脚下的土地咯咯作响,仿佛在耳语什么;空气闻起来是绿色的,充满了新生;软软的水汽升腾而起,如缕缕轻烟。”

      “豪雨过后带来一番万物复苏的景象,树和花都争先恐后爆发出各种颜色和香气;蓊郁的七叶树颤颤巍巍地盛着新生的塔状花絮;白色峨参像圆圆的伞面散落在路边;杂乱的蔷薇从路旁花园探头探脑地伸出来;大朵大朵的芍药像折纸工艺品一样,开得正欢;苹果树上的花开始掉落,小小果子珠玉一般挂在枝头;活泼的风铃草如丰润的流水覆于林地上;蒲公英头上挂满了毛茸茸的种子。”

       “日出时山顶是金色的,反射朝霞的窗户是橙色的,仿佛有一团火在燃烧。在傍晚暮色则在树底下投下长长的影子,变成黑暗汇聚成的另一片深林。”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好好说话》读书心得
  • 下一篇:《不抱怨的世界》读书笔记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