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莫言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读后感

2025-02-07 10:06:33  本文已影响人 

莫言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读后感


莫言在我心中是一座高山。他不仅获得了国内的茅盾文学奖,还在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从此中国作家没有诺贝尔文学奖的说法成了永久的历史。在DeepSeek的推荐下,我读了莫言的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这竟是我第一次读莫言的作品。

《白狗秋千架》小说最早发表于1985年,后来被改编成的电影《暖》也曾获得多项大奖。相比于小说的名气,这部电影在大陆似乎没受到多少关注。据说,这是莫言很重要的一篇短篇小说。这个故事发生在1974年到1984年间的高密东北乡,这是莫言后来常用的虚拟地名,故事还涉及高粱地,比《红高粱家族》的创作时间更早,是莫言围绕红高粱写农村故事的早期练笔。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徐徐展开,故事里处处透着真诚,令人很容易产生共情和代入感。1974年处于十年特殊时期,而1984年已经是三中全会以后,“我”已亲身经历并且见证了恢复高考、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等历史画面。小说中“我”的懦弱、多情,还有回乡见闻的奇异,以及开放结尾省去的几千字,轻易就能抓住读者的心。

我试着复述一下故事梗概。

29岁的我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将要成为大学讲师,在离家十年以后,终于返回了家乡。在离家十二里的地方,回乡必经的石桥边,我看到了一条有着两只黑色前脚的老迈而纯白的白狗,白狗引领着我,偶遇了当初爱恋的姑娘“暖”。此时的暖,穿着男式外衣,背着比肩高的高粱叶大捆子,上身弯折到与地面平行,身上被勒出汗酸味。相隔十年,我差点没认出来这个当年朝夕相处的好友。猝然间见到我,暖的心情肯定糟透了。而我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她。

小我两岁的姑娘名字叫“暖”,按村里没有血缘关系的辈分,我习惯喊她“小姑”。“暖姑”当初似乎也曾爱恋过我。如果不是出了一些阴差阳错,在文化宣传队里吹笛子的我和唱红歌的“暖”,应该会结婚成家,直到地久天长吧。

可惜命运弄人!当年17岁的暖突然迷上了临时驻扎到乡里的军队文艺兵蔡队长,因为蔡队长临走前的晚上喜欢她,还亲了她,还说以后会来招兵,把我们都带走。纯洁天真的暖当年笑着和我说,她要参军,还要嫁给蔡队长,如果蔡队长不要她,她就嫁给我。我说,我不要。她说,烧得你不轻。可是后来蔡队长一直没来招兵。

后来某天,我邀请暖一起去打秋千。那个时候,我抱着暖和白狗,而暖一手抓绳子,一手抱白狗。我们的快乐随着秋千飞到天上啦!荡到最高处,突然绳子断了,我和白狗摔到地上,而暖被甩飞出去,摔到了刺桐上,长刺扎入右眼……从此她永久失去了右眼。再后来恢复高考,我考上大学离开家乡,十年没有回来。而暖因为残疾,断绝了从军梦想,还一直故意不回复我寄来的信件。我多年不曾回到家乡,一心求学,只把思念放在心里,也没有机会和暖互诉衷肠。几年过去,暖年纪大了,竟被家人嫁给隔壁村庄的一个哑巴,还在头胎连着生了三个儿子,直到孩子七八个月大才发现他们也都是哑巴。在这十年里,暖只有白狗相伴,没有人陪她说话。

我在此时已经有了未婚妻,她送给我精致的手帕让我时时想着她。此时再次见到当初爱恋的姑娘,我的感受非常复杂。虽然暖失了右眼有些吓人,但我心里的暖曾经美丽无比。毫无疑问,暖依然是个令我心动的姑娘。

暖告诉我,她嫁到了与家乡相反方向、相隔七里外的村庄,在那里人们都叫她“个眼暖”。回乡的次日,我撑伞冒雨走了十九里路去暖的家,去找她。我看到了暖的哑巴丈夫,是一个蛮横粗鄙的暴躁汉子。我还看到了暖的三个哑巴儿子,就和他们父亲同个样子。我给孩子们送去了从城里带回来的糖果,可是哑巴父亲竟然从孩子手里抢走糖果,拿来自己吃,还强迫暖去吃他硬塞进嘴里的糖。暖对这一切抗拒不过,妥协而平静。哑巴显示出胜利而得意的样子。我称哑巴叫做大哥,还留下做客,和哑巴大哥一起吃饭喝酒。暖在吃饭中途离开,说要去乡镇给孩子裁衣服,嘱咐我少喝酒,饭后早点回家。暖离开后,我和哑巴大哥的聊天,总是很尴尬——我看不懂哑巴大哥的手势,哑巴大哥听不懂我说的话。哑巴总是卖弄他脆弱的虚荣,而我懦弱地总是迎合他。临走时天已放晴,我把来时撑的折叠伞送给哑巴大哥,他试着开合了几次雨伞,显得很高兴,然后硬塞给我一把锋利的刀子。

回去又路过了必经的石桥。突然间,我又看到熟悉的老迈白狗,我担心危险不测,握着刀子跟着白狗七拐八拐来到了一片高粱地里。高粱地中间被压倒了一大片,暖坐在空出来的高粱地里。高粱比人高,早前挡住了她的身形。暖在离开后,一直坐在这里,期盼着白狗能够听懂人话,叫它去石桥等着我。白狗竟然真的一直蹲在石桥边,还把我带到了暖的身边。看到暖时,我感到浑身冰冷,又紧张又害怕。而暖哭着说出她藏了十年的心里话,问我当初如果她给我回信,我会不会娶她,我激动点头,一定会的。暖说她已认命,只希望我能给她留个健康孩子,伴她度过余生……故事到此戛然而止。

不愧是莫言!读完以后,我心里一直回旋着这个故事,久久难忘。

在此我也想推荐朋友们读一读小说原文。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那瓦尔宝典》读书笔记
  • 下一篇:《人类新史:一次改写人类命运的尝试》读书笔记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