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身边的国学 地》读后感

2024-12-07 10:06:19  本文已影响人 

《身边的国学•地》读后感

今年暑假,在阅读《身边的国学•地》这本书之后,我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情感和理解。这本书以地理为脉络,将国学的智慧融入其中,让我领略到了中华大地的博大精深和悠久历史。

《身边的国学•地》带我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和故事的地理世界。书中不仅介绍了我国的山川河流、名胜古迹,还深入剖析了这些地理现象背后的国学内涵。我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旅行。

地理与文化的紧密联系。书中讲述了不同的地理环境如何孕育出独特的文化特色。例如,黄河流域的肥沃土地孕育了古老的农耕文明,而长江流域的水乡泽国则滋养了江南水乡的文化。这种地理与文化的相互影响,让我更加敬佩我们先祖的智慧和适应自然的能力。

地名中的国学智慧。我国的地名往往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例如,“洛阳”因位于洛水之北而得名,体现了古人对方位的重视;“长安”寓意长治久安,反映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这些地名不仅是地理标识,更是文化的传承。

山水之间的哲学思考。书中通过对名山大川的描述,让我体会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哲学思考。如“泰山不让土,此土最吉祥”体现了泰山的神圣地位,而“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则表达了古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格品质的追求。

对环境保护的启示。书中对自然环境的描述,让我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古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为我们今天的环境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生态文明的理念,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读完《身边的国学•地》,我对祖国的山河有了更深的感情,也对国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地理知识的普及读物,更是一本传承国学精神的文化指南。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带着这份对国学的理解和感悟,更加珍惜我们脚下的土地,努力做一个有文化、有责任感的炎黄子孙。

冠县柳林镇武训希望小学 杨欣杰

指导老师 李秀华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三毛流浪记》读后感2000字
  • 下一篇:《遇见阿纳丝塔夏》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