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帝国的惆怅》读后感

2024-07-18 09:01:45  本文已影响人 

《帝国的惆怅》读后感—1明月何曾照沟渠


易中天先生评价晁错时感叹:明月何曾照沟渠。“明月何曾照沟渠”,出自元代戏曲家高明的《琵琶记》。全句为“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惆怅》首章,探讨西汉的晁错时,标题即为“明月何曾照沟渠”。

书中,易中天先生通过丰富的史料和深入的分析,展现了晁错在汉景帝时期推行削藩政策过程中所面临的复杂局势和他个人的悲剧命运。

晁错一心为公,力主削藩以加强中央集权,但他的政策触动了诸侯王的利益,导致了七国之乱的爆发。在这场政治斗争中,晁错虽然忠诚于汉景帝,但最终却成为了政治牺牲品,被腰斩于市。

他的命运恰如那明亮的月光,虽然照耀着大地,却未能照亮自己脚下的沟渠,即他个人的悲惨结局。

果然,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啊。

易中天先生以诗起兴,果真只是感叹吗?也不尽然。

1. 晁错之死

死的很惨,很突然,很窝囊———被诓,上朝,稀里糊涂,朝服都没来得及换成囚服,一个招呼都没打,某名奇妙就被腰斩了。

2. 削藩其事

为什么?因为他劝汉景帝削藩,反而成了七国反叛的借口,结果被清君侧了。

3. 是非功过

削藩,大势所趋,符合汉家朝堂的长远利益,貌似是功。而激发七国之乱,又无力平叛,貌似是过。

4. 历史之错

晁错貌似没做错,放弃晁错的君臣,貌似也都没有错,那究竟哪里错了,功臣怎么就落得一个沟渠的结果了呢?

晁错是一个靠着能言善辩、夸夸其谈,一路青云直上的幸运儿。但他为人“峭直刻深”,及其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汉景帝用晁错来主持削藩之事,恐怕确实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

文章写得好的,事情不一定做得好;调子唱得高的,手段不一定高。高瞻远瞩的人,可能看不清细节;深谋远虑的人,可能看不见眼前。

5. 晁错之错

错在急功近利,错在专政擅权,错在自以为是,错在得意忘形,错在只有雄心壮志,没有大智大勇,只知一往无前,不知运筹帷幄。

他太想做一个孤胆英雄了,不知道改革会有阵痛,成名要付出代价,再伟大的战士也是需要后援的。

他其实只适合做“政论家”,并不适合当“政治家”。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不要眼高手低,看得到,想得到,未必做得到。不要执拗,不要非黑即白,不要脱离群众。

喜欢易中天的历史观。政治观。

《帝国的惆怅》读后感2攻心联


悬挂于武侯祠诸葛亮殿正中门柱上的那副对联,是由赵藩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所撰并书,其上联为“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下联为“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传统观点认为:这副对联的经典之处在于它深刻地概括了诸葛亮用兵和治蜀的精髓。

上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强调了“攻心”的重要性,即通过心理战术瓦解敌人的斗志,使其心悦诚服,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诸葛亮南征孟获时,七擒七纵,最终使孟获心服口服,便是这一战略思想的生动体现。同时,这也告诉我们,真正的军事家并不喜欢战争,而是希望通过智慧和策略来解决问题。

下联“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则强调了“审势”的重要性。它告诫我们,在治理国家或处理问题时,必须审时度势,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政策。如果盲目行事,不论是过于宽松还是过于严厉,都可能导致错误的结果。诸葛亮在治蜀时,正是根据蜀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宽猛相济的策略,才使得蜀地得以安定和发展。

易中天先生认为:这副对联对诸葛亮的评价不全是表扬。

1. 怎样看攻心联

攻心联对诸葛亮的评价是褒是贬?传统观点认为是褒。易中天认为如果是褒扬的话,劝谏的力度就不够大。很有可能是批评。

2. 蜀汉问题何在

外部问题有曹魏和孙吴,孙吴联盟关系尚可,曹魏没怎么主动进攻蜀汉,倒是蜀汉执着于北伐。

内部问题,益州、东州、荆州三大政治集团,利益冲突,很难调和。

3. 谁有反侧之心

益州本土士族。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外部势力,一再入侵,且后来居上,不断盘剥本土士族的利益。反侧之心是必然的。

4. 是谁宽严皆误

诸葛殚精竭虑,试图通过执法公平公正来弱化,甚至通过北伐转移内部矛盾。但三大政治集团的冲突是本质的,即不公平是本质的,立法基础是不公平的,执法又如何解决了公平的问题。所以执法宽严,益州本土士族阶级都不买账。

5. 蜀汉为何而亡

不是外部。蜀汉对外一直是主动的。北伐劳而无功,劳民伤财倒是真的。

就是内部的反侧之心,成了气候。吴、魏都已经通过九品中正制和吴人治吴的手段,解决了内部矛盾,只有蜀国,诸葛亮,包括诸葛亮的后继者,仍然一直回避内部矛盾。

还有就是,易中天认为,法家寒族与儒家士族对统治权的争夺,在三国后期那个时刻,趋势是倾向于儒家士族的。嗯。一辈人的努力,确实很难斗得过士族几辈子的努力。

易中天对攻心联的解读是:倘若能够从根本上做通益州土著集团的思想工作,他们的“不安之心”就会消除,并不一定要通过对外战争来解决国内问题;如果不明白士族地主终将成为统治阶级的天下大势,即便公平执法,也会左右为难,这是后来治蜀的人要充分注意的。

通过设立假想敌来,来转移内部矛盾,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论语通义》读后感
  • 下一篇:《思考的真相》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