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为什么我们总在防御》读书笔记

2024-07-13 09:28:04  本文已影响人 

《为什么我们总在防御》读书笔记

在阅读了约瑟夫·布尔戈的《为什么我们总在防御》一书后,我深受启发,对人类的心理防御机制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角度剖析了人类为何总是倾向于采取防御机制,还提供了应对这些机制的有效方法,让我们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其实类似文章我也写过《为什么好心当驴肝肺》,可以一并参考


防御的表现

书中详细描述了多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这些机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以各种形式呈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01.压抑与否认:比如,小李在工作中遭受了上司的严厉批评,虽然表面上他保持镇定,但内心深处却充满了挫败感和愤怒。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形象和避免进一步的冲突,他选择将这些负面情绪压抑在心底,并否认自己对批评的在意。然而,这种压抑和否认并没有让他真正释怀,反而让他在后续的工作中更加小心翼翼,甚至影响了他的工作表现。

02.置换与反向形成:小王在家庭聚会上与妹妹发生了争执,心中充满了对妹妹的不满和愤怒。然而,他并没有直接表达这种情绪,而是将这种愤怒转移到了无辜的餐具上,用力摔碎了一个盘子。这就是置换机制在起作用。另外,有些人可能会对自己深爱的人产生复杂的情感,包括既爱又恨的情绪,但为了保持表面的和谐,他们可能会通过反向形成来隐藏自己的恨意,表现得异常热情或过分关心。

03.分裂与理想化:在社交媒体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将世界划分为“非黑即白”的两极。比如,一些人可能会因为某个公众人物的一次失误就全盘否定其过去的所有成就和贡献,这就是分裂机制在作祟。另一方面,理想化则表现为对某人或某事的过度美化。比如,粉丝可能会将偶像视为完美无缺的存在,即使偶像犯了错误也会选择性地忽视或为其辩解。

防御的原因

心理防御机制本质上是人类为了逃避痛苦而对自己撒的谎。这些机制的产生源于我们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安。在婴儿时期,我们完全依赖父母来满足需求、保护安全,这种依赖感会伴随我们一生。如果早期经历中父母无法提供足够的情感支持,我们就可能形成对他人和世界的不信任感,进而在成年后频繁使用心理防御机制来应对各种挑战。

此外,社会规范、道德观念以及个人价值观也会影响我们的防御机制。当我们面对与这些规范或观念相悖的情感或行为时,为了维护自我形象和社会认同,我们可能会选择压抑或否认这些情感和行为。


应对防御的方法


1

意识到自己的防御机制是关键。

首先,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观察自己在面对负面情绪和情境时的反应,识别并记录下自己常用的防御手段。

2

接受自己的情绪是应对防御机制的重要步骤

其次,我们需要学会正视自己的情感,无论是喜悦还是痛苦,都要勇敢地面对并接纳它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找到问题的根源。

3

寻求支持和建立正面的情感联系也是应对防御机制的有效方法

当我们感到孤独或无助时,可以向亲朋好友或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和支持。同时,积极建立和维护正面的情感联系,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和温暖,从而减轻内心的防御和戒备。

4

培养成长型思维是应对防御机制的长远之计。

最后,我们需要学会从失败和挫折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不断反思和成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渐摆脱对心理防御机制的依赖,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读《给童年留白》有感
  • 下一篇:季羡林《人生》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