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宋太祖》读后感

2024-07-03 08:14:25  本文已影响人 

《宋太祖》读后感

读完《宋太祖》之后,我写了两篇相关的人物传记,都是宋太祖人生中的配角,一个是李重进,一个是郭无双。

——当然,站在李重进、郭无双的角度,他们才是主角,宋太祖才是配角。

其实,比较起宋太祖,真正值得阅读的反而是这些历史中不起眼的小角色——因为我们普通读者也都是历史中的小角色,小人物研究大人物,无非多知道一些演绎,小人物研究小人物,更具有现实意义。

另外,说李重进、郭无双是小角色,也是不公平的,一个是手握重兵的王爷,一个是权倾朝野的宰相,在他们的时代,也都是翻云覆雨的大人物。说他们“小”,只是因为他们最终消失在历史之中,为大多数人所遗忘,这一点也和绝大多数人的命运一样,我们都会被历史所遗忘。

说他们“小”的另一个原因,就命运而言,他们最终走向了横死。

一个举家蹈火,身死族灭,用广东人的话来说,叫做“冚家铲”,这算应了最恶毒的诅咒;另一个被绞死在城头,暴尸野外。

事实上,历史上也有许多人物“不得好死”,比如岳飞、文天祥之类,但和他们又有不同。按照司马迁的说,人们的死是有区别的,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李重进、郭无双显然称不上重于泰山,说他们轻于鸿毛,也不算过分。

他们最令人叹息的在于,把满手好牌打成烂牌。

就我的观察而言,身边把好牌打成烂牌的人比比皆是,但能把烂牌打成好牌的,寥寥无几,不靠泼天的运气,把烂牌打成好牌的,绝无仅有。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李重进、郭无双的生平,有兴趣的可以读一下我写的那两篇文章。

李重进,是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的外甥,虽然是皇亲国戚,倒也不是纨绔子弟,还是有一身的军事能力,曾经与郭威的女婿张永德并立,可号称帝国双雄之一。

突然有一天,张永德的跟班小弟赵匡胤发动政变,当了皇帝,李重进的人生就猛然开始掉头。

面对这种变故,张永德很快就接受了,但李重进是不愿意接受的,虽然不愿意接受,却也不敢立即反抗,打出消灭叛军的旗帜,他处于一种拧巴而观望的状态。然后,在形势的逼迫下,不得不承认了赵匡胤天子地位,结果,李重进就失去了先机,如果他以后与赵匡胤的对抗,就成了叛乱。

赵匡胤显然充分地掌握了这一心理,知道他嘴服心不服,一步步设计逼反李重进。

但与其说李重进是被逼反的,倒不如说赵匡胤只是因势利导,推动李重进走向他的人生归宿。

而李重进身边的“聪明人”,比如亲信翟守珣,显然很清楚力量对比与最终结局,翟守珣只有两条路,要么为李重进殉葬,要么倒向赵匡胤,没有第三条道路,这个就是历史洪流,聪明人都会做出选择。

李重进有没有生的机会呢?有的,事实上,赵匡胤也给他留过,给了他丹书铁券,交换他的兵权。

赵匡胤和他的弟弟赵光义不一样,赵匡胤还是有江湖儿女的一面,不像赵光义那样阴狠,李重进要是此事懂得自剪羽翼,还是有机会得以善终的。

李重进不是没有想过,他曾经准备跟着赵匡胤的特使进京认怂,奈何身边的武夫们不愿意,这些武夫明白,如果主公降了赵匡胤,主公还能混个安乐公,而自己就啥都不是。在这些武夫的威逼利诱下,李重进最终造反。

李重进造反,是赵匡胤非常乐意看到的,本来对付这种人,赵匡胤志在必得,这个局的终局几乎是一开始就注定的。

为什么说是开局就注定呢?

原因就是李重进性格上的倔强。

脾气越犟,命运越惨,倔强的人会认为他的认知就是世界的全部,时时刻刻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一旦碰到了跟他的想法不一致的,就会反抗。特别倔的人往往也是有能力的人,这些人特别自信,但他的自信来自于固执,也就看不到真正的世界。尽管李重进在高位,但是他的心智却不高,我们作为读者,作为局外人,看着事态一点一点地变化发展,就知道李重进完全不是宋太祖的对手,即便身边没有翟守珣这样的叛徒,也是宋太祖的对手,宋太祖拿下李重进,只是时间问题。

李重进的失败在于他的倔强,李重进之所以倔强,因为他的前半生太顺遂,没有遇到什么大风大浪,即使有,也是后周皇帝们替他在大方向上顶了。人生的顺遂让他产生了一种把握人生的错觉。事实上,他的人生缺乏坚定的主见,从头到尾都被别人所把握,比如他的后周皇帝亲戚,比如他的政治对手,甚至于他那些不甘心沉沦的部下。

如果说李重进是含着金钥匙出身,其人生轨迹是高开低走的曲线,那么郭无双算是屌丝逆袭的典范,他的人生最终走成了一个抛物线。

郭无双本来是武当山道士,机缘巧合,结识了北汉国主刘钧,很快就成了刘钧的心腹,最后官拜宰相。

刘钧死后,郭无双就成为标准意义的权臣,先派人刺杀新国主,而后又反手杀了刺客灭口,扶持新君上台;虽然扶持新君上台,但又不忠诚于新君,整天琢磨着如何卖主求荣。

这个人物让我想起历史上另外一个奸臣,赵国郭开。郭开身在赵国,却处处为秦国出力,先后陷害了廉颇、李牧等名将,自毁长城,是赵国覆亡的第一罪人。

就逻辑而言,郭开也好,郭无双也好,很难让人不相信这不是敌国的间谍。

不过,真实的历史往往令人大跌眼镜,卖主求荣者,历史上比比皆是,也许这些人只是人性上单纯的恶。

郭无双太作太闹腾,最终还是有人看不下去,把他检举揭发了。他的命运比郭开悲惨,北汉人将他吊死在都城的城门上,向宋军示威,如果他还有什么家眷,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郭无双之所以能闹腾,也是因为他前半生太幸运,一路开挂,无论做什么事情,哪怕像是卸磨杀驴、残害忠良这种缺德事,也做得顺顺利利,并无意外。

然而,善恶到头终有报,在他准备假借偷袭宋军的名义,继续出卖忠于北汉的杨继业时,先是风云突变,全军迷路,之后杨继业的马意外受伤失去了战斗力,杨继业自行撤回,躲过了一劫。

这件事情成为郭道士的命运转折点,随后他的运气急转直下,隔天就被人揭发了,忍无可忍的国主只能将他当众处死。

如果郭无双老老实实做一名武当山道士,命运肯定会有所不同,但这样的人会甘于寂寞么?很难,郭无双死于太聪明。

在历史剧《大明风华》中的王爷朱高煦这么总结自己的侄子朱瞻基:“论虚伪残忍,他不输我爹永乐皇帝,论狡诈伪善,他超过大哥,这样的人心机太重,杀气太大,运气太好,这三件事都夺了天机,他不会长寿的。”

心机太重,杀气太大,运气太好,这三件事用来评价郭道士也是恰如其分的,这种人夺了天机,确实难得善终。

“心机太重,杀气太大,运气太好,夺了天机,难有善终”,同样可以用来评价全书的主人公宋太祖倒也算恰如其分,太祖最终横死,留下了“斧声烛影”的千古迷案。

从事件最终的发展来看,拥有继承权的三弟赵廷美、太祖之子赵德昭先后死于非命,太宗子孙得到了皇位,宋太宗赵光义难逃嫌疑。从当时的民间舆论看,普遍认为太宗子孙得位不正,这种风潮至北宋灭亡而不绝。

在金兵南下打进东京时,当时有传闻,金国皇帝吴乞买的相貌酷似宋太祖赵匡胤,这正是赵匡胤转世投生,兴师动众,灭掉北宋,把太宗子孙全部虏去,以报一百多年前的血仇。

不管这个传说有没有道理,反正当时的老百姓就是信了,不但百姓信了,连当时的皇帝宋高宗赵构都信了。

刚开始,赵构还不愿意相信,直到南宋使节洪适回到临安,明确告诉高宗,说攻下开封的金太宗相貌酷似太祖。当时的赵构在逃亡途中丧失了生育能力,唯一的儿子又早夭,听到这样的消息,赵构心理发生巨变,最终把皇位还给赵匡胤子孙,也就是南宋的第二代皇帝宋孝宗。

宋太宗做了一个惊天大局,原来想为自家子孙谋福利,哪料到最终惹来了靖康之变,这是汉家皇室历史上的最大屈辱,折腾了半天,换到一场空。

读《宋太祖》种种旧事,想起朋友曾经求到的一个签,签辞为:

暮去朝來日紛紛,

終日奔波枉為人。

縱使蓄藏為朽貫,

不如修德保安身。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回归故里》读后感2000字
  • 下一篇:《认知天性》读书笔记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