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

2024-03-20 08:46:54  本文已影响人 

从房东的书橱里抽出一本书——《大数据时代》,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思*库克耶合著的,2013年出版的中文版。不知怎么的,最近都是拿到10年前出的书。在热烈的AI大潮下,津津有味地读了这本Big Data,非常喜欢,很多观点对自己而言真是耳目一新,也是能更好理解AI的必要阅读。

首先,作者提出,大数据时代需要拥抱模糊,混乱,错误和不确定。不仅是拥抱,还要包容,看到模糊、混乱、错误、不确定的信息所带来的新视觉,改变固有思维,由此看见新的发展机会。Wow,真没想到十年前有关大数据的科普书就用上了多元与包容(DEI)的理念,但是这个视角的的确确打开了思路。以高度概括的简化看待繁复的日常事物,让“噪音”提醒事物的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欣赏“混杂”的体量所带来的各种可能,大数据科学如是,打造企业文化和团队管理亦如是。

在阐述了大数据带来的思维变革和商业变革之后,作者着墨的管理变革观点前瞻而惊醒,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公正问题。我们使用大数据以及技术工具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当下,更多是为了预测未来做提前防范。这在工业界非常普遍,预测性维护是为业主增加价值为企业获得盈利的重要组成。那么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怎样的预测性防范和维护措施是有意义,有价值,不妨碍人类自由平等和公正权利的呢?比如说医疗保险设置年龄和性别的门槛,比如说警力对犯罪高发区的部署等等,并不是一个遥远的话题。

作者对于因果关系、相关关系和人类自由选择的阐述让我心生敬佩。作者认为,大数据所带给我们的洞见来自于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因为在大数据面前,我们必须采用简化的方法,接受错误,拥抱混乱,不受偏见的影响,找到关联。相较于用大把时间耗费精力做小样本调研测试(哪怕是上万个检测样本依旧是小样本)获取因果关系,使用相关关系的分析能更快更准地获得结果,解决大量日常生活的需要。

同时,大数据时代需要摒弃对因果关系的执念、寻求相关关系的链接,也是展现人类自由选择的独特之处。“我们不必非得知道现象背后的原因,而是要让数据自己‘发声’”。“通过去探求‘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相关关系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这个世界”。“如果凡是皆有因果的化,那么我们就没有决定任何事的自由了……就不存在人的自由意志这一说了。”

这点真的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我们的一生不是从小就开始不断追问“为什么”的吗?是不是因为知道了“为什么”就可以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我“应该”怎么做?但是,除了“应该”不是还有“可以”的吗?“果”可以那么多,又怎么都能从“因”得出呢?这怕也正合小林漫画里所说的,“人生不应该是轨道,而是旷野。”

作为六西格玛的拥趸,我是赞同作者关于万物皆可量化的观点的,但是这意味着什么?作者一个让我震惊的观点就是,当我们认识到万物皆可量化形成数据,而数据代表信息,代表事实(“是什么”),我们看待世界的本质也随之不同。世界不再是“一串我们认为或是自然或是社会现象的事件”,世界是由信息构成,由数据构成,而数据是可以采集计算处理的。“一旦世界被数据化,就只有你想不到,而没有信息做不到的事情了。“

我不知道在这个层面自己是否还能同意这个观点,因为人也是这个世界存在的物质,那么是不是人作为数据也是同样的采集计算处理?还是说可以数据化的只能是有形物质,而思想、理念、创造力这些人类独有的无形特质是不能数据化信息化的?我虽然赞同以宇宙外的上帝视角看待我们的世界而人类也只是其中沙砾一颗,但是人类总是有些什么特质不同于数据化信息化的万物吧?

这点倒是在全书结尾获得了作者的回应,“更大的数据源于人本身“。这里作者把人类独有的天赋、直觉、创造力归为超出数据的范畴,并且呼吁在利用数据做出决定的世界里,为人类的”直觉、常识和意外运气腾出空间,确保它们不被数据和机器回答挤兑出去。“在算法,机器(技术)和数据组成的数字时代,人类的进步是藏在创意、直觉、冒险和野心之中,藏在我们每个人生而不同之中。

大数据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工具,世界再怎样的数据化信息化,人依旧有无可取代的空间。我想,在当下火热的AI话题中也是一样的吧?AI的力量如此闪耀夺目,席卷生活方方面面,但是还是要看到它的资源和工具本性,而我们作为人类,要保持我们自己的独特,给我们的创意、直觉、冒险和野心留有空间。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穿越硝烟的生命接力》读后感
  • 下一篇:《弹性生长》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