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李白》读后感

2023-02-19 09:08:24  本文已影响人 

《李白》读后感

仗剑行侠的诗仙


李白和朋友们

   在李白的诗中处处有着朋友来来往往的足迹,比如他要“寄愁心与明月”来陪伴的王昌龄,踏歌为他送行的汪伦……他们时而同游名胜,时而把酒言欢,时而惺惺相惜于逆境,时而又伤离别于某个人生驿站。

李白与孟浩然

    27岁,李白在湖北安陆与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许氏成婚。在安陆,李白前后住了十年。 不过很多时候他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孟浩然。此时的李白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像黄金一般美好。这时的孟浩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李白非常仰慕孟浩然,深情表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孟浩然,湖北襄阳人,比李白大十二岁。他的《春晓》家喻户晓,以善写山水田园诗著名,是这一诗歌流派的重要代表之一。盛唐诗人如王维、张九龄、杜甫等对他都很敬佩。

   李孟彼此赏识,大概因为两人在思想性格方面有许多共通的地方。两人都有热切的用世之心,都郁郁不得志而醉心山川风物,从诗酒中寻找生活的乐趣。也都表现出重义好施、蔑视权贵、不慕荣华的性格。李孟之间真挚的友谊是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础之上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充分展现了两人之间的真挚情谊:“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当一片孤帆载着故人渐行渐远,终于消失在水天尽处的时候,诗人伫立在黄鹤楼头,久久地怅望着流向天际的江水。


  李白与贺知章

   李白与贺知章相差四十岁,两人是忘年之交。结识之后,两人经常一起在长安饮酒揽胜,吟诗作对。杜甫《饮中八仙歌》中对此有描述:“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与贺知章的第一次见面是在长安,当时李白接到玄宗诏令,踌躇满志地来到长安。在等候召见的日子,某天,李白去游览长安城的大宁坊紫极宫(老子庙),在这里偶遇贺知章。

   彼时的贺知章,鹤发童颜,便衣布履,拄着一根筇竹杖,活像一个老寿星下了凡。李白主动上去搭讪,自报家门。贺知章早听说过李白的诗名,交口称赞“看你风度潇洒,真像个贬谪到人间的仙人啊!”

   

   这次相逢,李白向贺知章呈上《蜀道难》,诗作被赞“惊风雨,泣鬼神”。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相约小酒馆。饭毕争相付钱,尴尬的是两人都忘记了带钱。最后,贺知章解了随身佩戴的重要小金龟给店家,留下“金龟换酒”的佳话。

   后来,贺知章在玄宗面前褒奖李白,李白得以顺利面见天颜。贺老对李白有知遇之恩。

   天宝六年,李白漫游到会稽郡,来到镜湖之滨,他满怀喜悦和崇敬的心情去探访久别的贺知章,却惊闻贺老已于告老返乡的当年病逝家中。

   在贺老的儿孙们陪同下,李白瞻仰了贺老的书斋。那雪白的粉墙上悬挂着两幅字:一幅是狂草,写着李白的《蜀道难》;一幅是隶书,写着李白的《乌栖曲》。全是贺老的手笔。

   当天,李白在贺老的墓前,亲手种植了两株松苗,并且备了一壶好酒,恭恭敬敬地洒在墓地上。他回想起两人在京城相处的日日夜夜,回想起贺老的提携和知遇之恩,回想起当年金龟换酒的相知,百感交集,悲痛欲绝,含泪写下《对酒忆贺监二首》:“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从前车马慢,书信也很慢。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情感坚定。两位伟大的诗人早已与世长辞,化为尘埃,但是,他们的真挚友情却因李白的不朽诗篇而千古流传。

李白与杜甫

   天宝三年春夏之交,李白离开长安,再一次放游名山大川,纵情诗酒,结交了许多朋友,留下很多传世名篇。

   

   李白到的第一站是东都洛阳,经济、文化都很发达,市面也十分繁华。一天,李白去龙门游览,在奉先寺遇见了唐代的另一位大诗人杜甫。

    

   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他们两人在洛阳会面时,李白已经四十四岁,在当时的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而杜甫还只有三十三岁,在诗坛只是初露头角。在此之前,两人都听闻过对方的事迹,经朋友介绍认识之后,谈话十分投机,很快成了好朋友。

   他们在洛阳一起喝酒,作诗,游览。后来,李白决定到汴州看望叔祖父,离别前不舍杜甫,相约同游梁(今河南开封一带)、宋(今河南商丘一带)。

  

   汴州,又叫梁园,即今天的河南开封,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国都。隋唐时期,由于大运河的开通,汴州城里,人烟稠密,商业发达。

   

   李杜二人汴州汇合不久,高适慕名来访,此后,三人同行。汴州活动中,被后人津津乐道的事情之一,就是登吹台赋诗。

   后来,杜甫回忆这段生活,写了一首题为《遣怀》的诗:“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诗中说,李白和高适的才华很高,他们的诗文、谈吐,使自己脸上总是挂满喜色,感到十分愉快。情绪高昂的时候,三人一起登上吹台,面对着广阔的原野,感怀古人的事业。

   天宝四年春天,李杜来到了齐州(今山东济南),拜见了在齐州作客的北海(今山东益都一带)太守李邕。李邕年近七十,是当时有名的文人,文章、书法都很好,为人也很正直,敢于说话,在社会上很有威望,李白他们也很尊重他。

   李邕设宴款待李杜二人,席间李邕的某些言辞让李白觉得受到了轻视,于是有了《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诗句获得李邕的赞赏,更增添了杜甫对李白的崇敬。

   在齐州,李杜二人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夏天。后来,两人又同游了许多地方,感情也逐渐加深。暮秋时节,杜甫决定西上长安谋求仕途,李白赠诗《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就这样,诗坛上两个肝胆相照的朋友分手了。他们以为今后还会重逢,谁知这竟是两人的最后一别!

  

   离别后,杜甫写了很多诗句给李白,字里行间满溢着对李白的崇拜与想念。他赞叹友人的才华“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为友人鸣不平“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他牵挂友人的遇难“一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有些人,见或不见,依然想念。一位是浪漫不羁卓然不群的“诗仙”,一位是沉郁顿挫心怀天下的“诗圣”,他们是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双子星座。两人虽然诗风迥异,但性格互补,对彼此的才华非常仰慕,偶然相遇,惺惺相惜,由此结下了深厚友谊。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褚时健传》读书笔记
  • 下一篇:读书笔记:如何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