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阿富汗访古行记》读后感

2022-09-23 07:30:19  本文已影响人 

《阿富汗访古行记》读后感

当你在兰州的3月写下这本书后记的时候,我也在相同的时间曾踏足过那个城市……

        黄河岸边,沙石静谧,那时,我想你也在思忖着那两次出行的心历。

        那年3月,我去兰州时,没有遇到沙尘暴的献礼。作为半个西北人,早已不惧怕任何突袭来的沙尘和漫天飞舞的尘土,(因为我也是一粒尘土)。与之相似的是,那年3月的兰州也是灰蒙蒙的一片,包括我骑车去往的兰州地标性建筑—亚欧国际也是没有往日的亮静吧。因为我是途径兰州的行程,便只停留了一晚。不过也把自己最认真的一次博物馆观览献给了甘肃省博物馆。自此以后,我越深刻地明白,像我这样历史文化知识储备相对匮乏的人,越需要去任何一个城市都先去它的博物馆看看。看多了,就了解了一些,而不是漫漫地因为行程而“行走”。

       和你一样,我对宗教总是冷漠的。却也尽量不谈论这些敏感话题。即便看到了相关的人文礼俗,也不刻意避之。尊重,就是最好的容纳。

        《阿富汗访古行记》是我从省图借阅的一本书,前面已提及,我对宗教一向是冷漠的。所以对于看到书名,就决定借阅,和我之前对中亚、西亚一带浅显的某宗教的风俗了解完全无关。借阅它,仅仅源于我对实事新闻、国际形势还有军事报道的一些兴趣所在。说起来这些,我常常只是自己去看,去想。有时候因为看国际新闻报道和一些军事专家的解析我能独自静静地捧着手机看到深夜。这些从不足以为外人谈道,毕竟,一个尘世的女子,人们知道你对这些感兴趣可能觉得你没有一点女性的柔软。可,真正的内心里从未缺乏过该有的柔和。我极少看生活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等。相应的,我没有特别的追星嗜好。我内心里真正钦佩的都是一些巾帼英雄,像苏晓辉、黄伟芬这些女性军事专家和航天系统总设计师。这些都只是我源于对这本书书名感兴趣的因素之一。原以为内容应该写的是近几年关于阿富汗境内和有关国际形势的一些事。可看了数页后,才自嘲:书名就是写的“访古”,为什么我非要理解成“阿富汗行记”……

       书里得知作者曾两次前往阿富汗地区,分别是2014年和2017年。里面有一部分是你去一个城市的感受,你在一段艰难而危险丛生的去往贝赫拉姆遗址结束后的旅程说道:“一个顺利而感恩的旅程”。艰难的路况和不时出现的某利班组装组织都对你的那段行程造成了可以预估到的威胁,还有那个司机哈桑,谎言和贪婪同样多的他,把你几次的行程耽误。可最后,你再次因为在异国他乡遇到了中国人而感慨:“每个在这样的国家长期生活过的中国人,都是故事收集者取之不尽的宝库,那种见识,那份坚韧,是我们这些蜻蜓点水旅旅游的人望尘莫及的”。让出生于国内顶尖学府的考古学博士能这样去描述那些常人认知里的外国做生意的商贩的阅历。已经是一种伟大的谦和与承让了。后来看到你描述的在阿富汗其他城市周折旅行时,遇到的那些安全因素。在每看到下一个片段时,我都会内心预先判断是不是更危险的事要发生了……最后看到那句“内心涌起一股凄凉,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便不由滚下来泪来”。没有那么相似的经历,可那一刻也理解了。在常人都不敢踏足的敏感区域,却因为考古和兴趣所在,一次次将生命交付给异国的司机。

       你在书里写到:大多阿富汗人民是质朴的,热情而善良的。很多旅行细节没有一一书写。

        “每当我闭上眼睛,仍然能看到喀布尔巴扎里的鸟笼,听到坎大哈开斋时的邦克,摸到贾姆宣礼塔过河的溜索…”细节很丰沛,从你的脑海倾泻到纸上,所以你将它对应着你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去拍摄的照片回忆写了下来。

         五六个小时没有喝水,军人拿出了自己的水给他喝,他一路感动过来,那一刻又差点落泪……

         看到作者对那个国度,那里的古建筑文物的历史性描述,还有最重要的他对人文的高度赞扬,我——普通的阅读者不再因为宗教和异国而内心出现微许的排斥。

        有一段文字写得特别好。“窗外的山峦慢慢消失,密集的村落开始出现,我俯瞰着这片土地上纯朴的人们,不知道该怎么回报他们…”因为行走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内心是炙热而善良的,所以他更加珍爱眼前遇见的每一个受到温暖的细节。尤其在那特殊的环境中,有人主动带他去转,有人主动给他食物,更有军人在接二连三的流程式询问后,还免费送他去文物古迹处,还有航空公司在已经错过了正常登机时间后,仍然为他尽心尽力去赶上航班。遇到的那些温暖人心的细节足以让人感恩和铭记他的两次中亚行程。

       “推开古宅的大门,再次看到那所有人身穿传统服装的杂乱街市,我感到很不真实,这个世界上伟大的人,伟大的事不算少,而这两个低调的小院子,带给我的震撼却一直持续至今”。

        珍贵的一些照片在书里出现多处,让阅读者了解那个国家不再只通过新闻报道去了解战火重燃的喀布尔等,还有质朴的普通人生长的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村落和山峦,那也是人类文明的璀璨之地。

        

         你因为你的经历和所见所闻而被撼动着,阅读者因为你无畏勇敢的行程和真挚善意的精神而感动着。

         全文383页。

        客观地记录和调查,平静地接受旅途中遇到的种种故事,就已经足够精彩。

         将作者的后记反复阅读。“谦和、真实、客观”是我看了后记的感想,不懂考古学的我,将这本书读成了旅行记,可300多页的内容里,让我从文字中看到了中亚,西亚一带的一些人文风貌和旅行中不仅是用脚步去丈量去行走路途的,而是用心、用意去平静地走自己想走的每一寸土地。这样,即便是有没有走完的遗憾,但内心早已植入了更深入人心的一些意念和收获。

      9月,在丝绸之路的起点祝作者一切安好。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旁观者》读后感
  • 下一篇:《艺术的慰藉》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