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读《杜甫诗集》有感

2022-08-22 08:52:01  本文已影响人 

集古今大成  兼人人独专

——读《杜甫诗集》有感

冬天,愁云惨淡,寒风凛冽,淫雨绵绵。一条破旧的小船从潭州(长沙)出发,沿湘江迤逦北上,经洞庭湖,向岳州(岳阳)进发。船中一个鬓发稀疏的老人,倚卧在薄薄的被褥里;神色凄然地看着蜷缩在面前的弱妻瘦子,看着那墨迹淋漓的《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奉呈湖南亲友》诗稿,心中如倒海翻江,一生的风雨坎坷闪电般从脑海掠过,国家的安危、人民的疾苦又萦系在心头。他多想振作起来轰轰烈烈地干番事业,然而,多年的颠沛流离、饥劳病苦、已把他折磨得灯尽油干了。他清楚,传说中葛洪尸解登仙那样的事对于自己也只在早晚之间了。该讲的讲了,该交待的交待了,面前的诗稿算是对湖南亲友的告别吧。放不下的,是这些年形同乞丐的生活,家无长物,弱妻瘦子何以生存?国家多难,战乱频仍,千门万户的弱妻瘦子又何以生存?老人呻吟着,煎熬着,渐渐地熄灭了生命的最后一点火花,闭上了他闭不上的眼睛。

这事发生在唐代宗李豫大历五年(770)冬天!这位老人就是被人称誉为“诗圣”的杜甫!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祖藉长安杜陵。唐睿宗李豫先天元年(712)降生于河南巩县瑶湾村(今属河南巩义市)。

三十五岁以前,恰逢李唐王朝繁荣富庶的盛世,他一直过着惬意的读书漫游的生活。他的家庭世代为官,而且很有文学修养。从小受到正统的儒家思想的教育,良好的文学影响,多方面的艺术熏陶。杜甫幼小聪明,七岁就开始写诗,十四、五岁的诗作就为文坛老宿所侧目。二十岁以后开始了以洛阳为中心的漫游,第一次游吴越(今江苏、浙江一带);第二次游齐赵(今河南、山东、河北一带),第三次与李白、高适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中间曾去长安参加过科举考试,不第而归。三次漫游,开阔了眼界和胸襟,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

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美好理想,三十五岁他到长安。这时唐王朝政治日趋腐败,玄宗纵情声色,奸相李林甫独掌大权,各种社会矛盾激化。他应试不第,求仕无门,在长安蹉跎十年,好不容易才得了个管兵甲器械门禁锁钥的小官(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官定后,他到奉先(陕西蒲城)去接家小,最小的儿子已饿死在家里。

正在他举家迁徙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那惊天动地的战鼓,打破了唐王朝内部一个半世纪的平和状态,举朝上下一片混乱。玄宗仓皇逃向成都,肃宗继位灵武(宁夏灵武),杜甫携家小逃难到廊州(陕西富县)后,只身投奔朝廷。中途被叛军掳入长安,过了八个月的俘虏生活。后来,冒死逃到肃宗行在凤翔(陕西凤翔),做了一年左右的左拾遗,终因与肃宗政见不合而遭贬黜,最后干脆辞官,开始了漂泊西南的生活。他先到成都,再到夔州(四川奉节),后到湖南,客死在潭州到岳州的破船上,留下本文开头的镜头。

杜甫的一生是在铁血与战火中熬煎过来的,在穷愁潦倒中煎熬过来的,生活折磨了他,也铸成了他,引导他冲出狭隘的个人的小圈子,一步步走向人民,走向社会现实,造就成诗歌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请看:公元 755年(天宝十四年)冬写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中表达了他“窃比稷与契(古代贤相)”的理想,和“穷年忧黎元(老百姓),叹息肠内热”“葵藿(向日葵一类植物)倾太阳,物性固莫夺”的刚肠赤胆,揭露了唐玄宗和权贵们荒淫腐败的生活,以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严重阶级对立,表达了“群冰从西下”恐触天柱折”的忧虑。恰恰这个时候,安史之乱爆发,对这两句诗作了很好的印证。诗中也表现了诗人“入门闻号眺,幼子饿已卒”的困顿和惨怛,但仍“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对下层人民寄予了极大的关注。

杜甫对于诗歌语言艺术的要求,称得上孜孜不倦,呕心呖血。他曾这样自我表白说:“陶冶性灵存底物(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解闷十二首》);“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他甚至要求做到“毫发无遗憾”(《郑谏议十韵》),可见其用力之深。他诗歌语言突出的特色就是凝炼苍劲。所谓凝炼,就是用最少的字句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所谓苍劲,就是苍老纯熟而又雄劲有力。这种特色的形成与他注重炼字、炼句分不开。在炼字方面,他特别讲究实词的选择,尤其是动词和形容词,要求每一个字都有很重的分量和很深的含义。“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怀》),这都是他素来为人称道的名句,这也是他极显锤炼功夫的范例。试想,在微风细雨的气候下,紫燕轻盈、鱼儿欢跳,非“出”和“斜”不足以传神;在素月当空,平野万里、江水奔流的夜晚,非“垂”和“涌”也难以状写平野的广阔、江流的气势。这些字词的锤炼确实是下过一番功夫的,有千钧难移之妙。在炼句方面,诗人讲究的是“句无剩字”,也就是说一字有一字的作用。最为人所称道的是《登高》的第三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十四个字,表达了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绪,糅和了诗人半世的坎坷遭遇。诗人还常常在适当的时候,将一些散文化、古诗化的句子,引入律诗,或者故意将词语、句式进行错综组合,都收到了意在言表的效果。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也称得上“集大成”者。各种风格都有,或典雅、或通俗;或艰深、或平易;或雄浑、或清丽;或豪放,或婉约……宛如一个百花齐放的花园,千姿百态,五彩缤纷。最能体现他个性的是沉郁顿挫。沉郁主要指情感,感情深沉浓郁,忧愤蕴藉;顿挫主要指章法和语言等因素,章法要曲折有致,语言要刚健劲,音调要铿锵有力。最能体现这种风格的是《登岳阳楼》。开始四句写洞庭湖壮阔景象,境界十分宏大;五六句转入自己“老病孤舟”,境界又极为狭小;结尾推已及人,想到国家、民族、人民,胸襟气象,与洞庭之景正相契合。

杜甫的成就卓著,对诗歌的贡献重大,他和李白像诗坛的双子星座,千古齐辉。他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的爱国主义情操,一直成为鼓舞后人的巨大精神力量。他在艺术上的造诣,也一直成为后人的典范。他的诗在国外传播很广,作为世界文化名人,他受到各国人民的敬仰。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沂蒙大爱母亲》读后感
  • 下一篇:段永平传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