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阅读这本书,以及结合学院之前组织的实地参观,让我深刻的认识到,网络作者的盗墓小说是多么的不着边际,真正的考古工作是枯燥的,繁琐的。盗墓者和考古工作者之间的区别是巨大的,在盗墓贼眼中这些文物不过是象征着金钱与利益,只需要尽情的攫取和损毁。而一旦损毁便是对文化和文明的全破坏。而考古,是在对这些的基础上,看到我们不可能回去的历史的风貌,是关于整个时期的社会发展、经济状况、文化生活以及思想动态的全面考察。
没有实物证据,考古无从谈起。考古现场的出土器物,不仅是物证,更多的是富有生气的生活,是柴米油盐、果蔬肉蛋。我沉浸于这些生活里的“小而美”、“致精微”:良渚古国的修建材料草裹泥,农业碳化稻米;二里头出土的龙形象,嵌有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殷墟商王国发现的盛有食物的觚、爵、卣、尊青铜器皿,还有商王武丁配偶妇好的陪葬品玉器,表面油光锃亮的小玉象,十分可爱;三星堆文明发掘的大型青铜面具、青铜大铜鸟,铜兽首冠人像,以及青铜火锅、青铜雁鱼灯,青铜文明展现于世,让人大开眼界;汉代海昏侯墓出土的5200多枚简牍,以及奏章、诏书、签牌;打捞上岸的宋代南海商船,再现水下瓷器,“瓷器之国”名不虚传;还有汉代皇帝刘贺的随葬品孔子镜屏,书有《衣镜赋》屏板,两块屏板合成一个双折式屏风,彰显了“以镜自鉴”的思考……这些小物件的“前世今生”,在这些物件的背后,人们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预见了现代人的过去与未来。
这本书不仅向我们讲述十个重大的考古发现,也向我们展现了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历程,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到中国考古的状况,从起步较晚,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到现在可以利用精确的技术去探究。从另一方面展现了中国的进步和崛起,这靠的是一代代考古学者的努力。考古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与考古相伴的是风沙与尘土,是一去不回的时光和永不熄灭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