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何为真正生活》读书笔记

2022-02-16 10:35:40  本文已影响人 

《何为真正生活》读书笔记


这是一篇写的很长的读后感,晚上读到的这篇演讲稿,非常有感触连夜从床上爬起来写的。其间掺杂了不少个人短暂的感悟和想法,担心明早起来会忘掉,只能连夜记下来。

写到深夜仅仅上半部分就写了将近3000字,实在是头脑昏沉转不动写不下去了。先把引子和问题写完,剩下的留到明天完成吧。

不过写在前面,读着3000字的读后感和原文相比是纯粹的浪费时间。阅读原文的感受是绝对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第二点,这个读后感下半部分虽然设计上应该是答案,但是不是。我以前读书的时候总希望能从书里得到一种无痛的商品式的“慰藉”,作者提供的观点没有痛苦、没有创伤、没有挣扎、足够安全没有风险。像矛盾中的桃花源一样,只要遁入其中生活中的任何焦虑都可以在乐融融的氛围中消解,让你成为一个乐呵呵的好好先生。但现实不是,现实是实践与战斗,焦虑从来不会消失,它只会一次次的卷土重来,逼着你面对它。读后感的下半部分并不能解决上半部分提出的问题,它只是会说一些没说完的东西,仅此而已。

我!我自称为先知或天使,不受一切伦常的羁绊,带着求索的任务,我回归大地,拥抱那粗陋的现实。——兰波

当古希腊哲学从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中破茧而出的时候,苏格拉底被处死了。因为他被指控“败坏年轻人”。苏格拉底的“败坏”并非通过诸如金钱、权力或性等常见的与腐败相关的事物,相反他通过向年轻人显现了一种比所有事物都更为美好的东西——真正的生活,某种值得去过的生活,这种生活远胜于金钱、快感或者权力,以此他把年轻人骗离了“正道”——为牟取权力和金钱进行残酷斗争的生活。

苏格拉底认为,有两个内在的敌人让年轻人远离真正的生活:

其一,是年轻人燃烧自己生命的倾向。

“第一个敌人是所谓的当下生活的激情,追求娱乐、快感、一晌贪欢、歌曲、瞬间的放纵、吸食大麻、玩些愚蠢的游戏。所有这些都存在着,苏格拉底并不打算否认这些东西。一旦这些东西确立起来,一旦这些东西被推向极端,一旦激情产生了日复一日的醉生梦死,一旦生活依赖于时间上及时寻欢,在这种生活中,看不到未来,或者说未来完全晦暗不明的,那么你们所得到的只是一种虚无主义,一种没有统一意义的生活概念,亦即缺乏意义的生活,最终无法走向真正的生活。”

这种倾向对年轻人的损害易于理解,当生活的意义被简单地拆散为若干“好”的瞬间和若干“坏”的瞬间,而生命的意义完全被拆解为对“好”的追求和对“坏”的逃避,那死亡或者说非生命的价值将变得高于生存与活命的价值。如果我们将生命中所有的事简单划分为“愉悦”与“痛苦”,而把“愉悦”视作“好”,将“痛苦”视作“坏”。但是这时我们会从中发现一个痛苦和愉悦的不对称性,即“痛苦”的缺席可以被视作“好”的,而“愉悦”的缺席仅仅是“不坏”而已。这种底层天平不对称让通过“生命”的“缺席”避免“痛苦”和“愉悦”变成是“好”的,从而在极端情况下倒向对人生价值的虚无。【1】

“在无意识层面上,死亡掌控着生活,摧毁着生活,让生活不再有潜在的意义。这就是年轻人的第一个内在敌人,因为他们不可避免的会有这种经历。他们必须得痛苦地经历这种当下直接性的死亡权力。哲学的目的并不是否定内在死亡的生活经历,而是去超越它。”

而另一个敌人则显得有些费解,他来自于年轻人建构自己生命的倾向。

“另一方面,年轻人的第二个内在威胁似乎恰恰相反:追求成功的激情,让自己变得富有,获得权力,飞黄腾达的观念。这种观念并非是在直接当下耗散自己,而是恰恰相反,它是在既定社会秩序中获得一个好的地位。那么生活变成为了飞黄腾达而进行的策略上的总体算计,甚至它意味着你得比别人更好地顺从于既定秩序,而在其成名就。这并不是快感的瞬间满足的机制,它是经过深思熟虑,高度有效的计划。你们的良好教育开始学前,你若要成为最优秀的一份子,就必须谨慎择校。你最终要读上像亨利四世中学[1](Henri IV)、路易大帝中学[2](Louis-le-Grand)等等,碰巧,我自己也是那里毕业的。如果有可能的话,你可以沿着同一条路径深造:精英学院(Grandes Écoles)[3]、董事会股东、高端金融、大众媒体、政府官僚、贸易商会、在股市上用数十亿元资金起家。”

它促使年轻人规划现在,投身未来,赚取金钱,赢得社会地位,占据一个高薪岗位blahblah过上某种现实中成功的“布尔乔亚式”生活。这一切导致着对现存社会秩序和保守主义的崇拜,你要接受它的秩序,在它的“指导”下开展你的生活。或者意味着“冻灭”【2】你的生命。

这两种选择,两种倾向往往在年轻人第一次面对生活时就摆在他们面前——燃烧生命还是构筑人生。他们有时矛盾,有时重叠,相互勾连,彼此冲撞进而让人的青春从一些人口中人生最美好的阶段,到另一些人口中不堪回首的时光。

“你要么用激情燃烧他,要么用激情建构他。”

法国的诗人兰波试图同时拥抱两种激情。

“我!我自称为先知或天使,不受一切伦常的羁绊,带着求索的任务,我回归大地,拥抱那粗陋的现实。”

在从17岁到20岁的短短3年里,他同时走过了人生的两种倾向。他既拥抱了人生的冲动与激情,也和“良序”的生活,“必要”的责任沟通。他既是法兰西的诗人,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是法国殖民地的军火商……

最终肿瘤将37岁的兰波带去了天国,丢下了人世间他留下的一切喧嚣,但两种激情依然在人间斗争,那个问题依然萦绕在青年心头: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天平衡量青春?当我们用什么东西衡量两种激情的时候,天平偏向了哪一边?

黑格尔的辩证法由四步组成:正题、反题、虚假的合题和真正的合题。当两种矛盾相互生长的时候,真正的合题绝不藏在调比例和和稀泥之间。而是需要孕育在矛盾中的某种超越性的东西将矛盾的性质改变。为了打破这个矛盾,演讲者在这里顿了一下,转而投向现实。现实中的三个问题:成年人的幼齿化、老年人的去价值化和工人阶级与中产阶级所受教育鸿沟的缩小。

“成人礼”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他让青年放弃对两种激情的驾驭,转而向“成人”屈服。另一方面它导向了成人的孩子化与幼齿化,而这种现象和市场的影响息息相关。

“在我们的社会中,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购买的可能性。购买什么?玩具,大玩具,我们喜欢的玩具,给其他人带来深刻印象的玩具。当代社会要求我们去购买这些东西,想让我们尽可能多地去买这些东西。现在,购买东西的观念,玩新东西(新车、名牌鞋、许多电视剧、朝南的公寓、金色面板的智能手机、到克罗地亚度假、仿制的波斯毯、跟种各样的东西)的观念,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十几岁孩子的欲望。”

当青年和成年的鸿沟仅仅是象征性的,成年人也像十几岁的孩子一样依照着自己的欲望服从“购买”的命令。“成人”就变成了仅仅比青年更有能力购买大玩具的人。这两者中的边界变得模糊,产生了“游荡不定”的青年。

年轻人更有价值,即所谓的“青年崇拜”,是对“老年崇拜”的颠倒。但只是理论上的颠倒,因为社会的主要权力往往掌握在社会的“成年人”当中。成人社会往往以“青年”作为榜样试图永葆青春,但是偶像与权力的错配反过来造成了对年轻人的恐惧。因为年轻人并非成人社会完全的参与者,他们既参与其中又不完全内在其中。这带来了一种更为不详的感觉,社会的“偶像”走错了路怎么办?

“镇压的法律,警察的行动,毫无价值的研究,以及明显按照程序来处置对年轻人的恐惧,所有这些仅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症候。需要来评价一下这个症候,他们生活在这样一种社会中,毫无疑问,这个社会既让年轻人光彩夺人,也对他们惊恐万分。这二者平衡的结果就是,我们的社会没法处理它自己的青年问题。或更准确地说,我们社会中有很大部分青年被视为社会的主要问题。”

这个问题当青年人没有工作的时候尤为可怕,因为工作也可以看做是成人礼的一环。但还有住房的问题,他们依然是一个迷失且危险的阶级。

第三个则非常好理解,就是字面意思。

这三个问题将我们的社会带入了一个危机时代,这个危机是传统最后残余的危机。但是我们并不清楚摧毁它的另一面是什么,它似乎走向了某种自由。缺乏禁忌的、消极的消费主义自由,商品、时尚和各种流行观点的自由。迷失方向和为之恐惧的自由。社会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他,他只用竞争性的虚假生活和物质胜利来填补它。什么才是创造性的积极的自由也许是即将到来的新世界才能解决的任务。这就是危机之所在,很多人说这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危机,但资本主义仍一如它300年历史一样粗野,它开创了现代社会人类所面临的的主体危机,而其中最辉煌也最深重的莫过于今天的年轻人该如何在社会中自处。这是人类的危机而非资本主义的。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
  • 下一篇:《刀锋》读后感30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