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大唐兴亡三百年》读后感

2021-11-17 09:19:32  本文已影响人 

《大唐兴亡三百年》读后感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如黑格尔的那句名言所说的: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将近六千页的《大唐兴亡三百年》,横跨唐朝289年历史。纵观唐朝历史,凡是太平盛世的君王都是通晓古今,以历史上的明君圣主为楷模,比如唐宣宗李忱登基后不久,把《贞观政要》书写在屏风上,每天政务之余,便站在屏风前逐字逐句地阅读。此外,他还命翰林学士令狐绹每天朗读太宗所撰的《金镜》给他听,凡是听到重要的地方,便让令狐绹停下来,说:“若欲天下太平,当以此言为首要。”宣宗通过学习历史,外加自己的励精图治,在风雨飘渺的唐朝后期开创了“大中之治”,被后人称为“小贞观”。

读史还可以让人避免重蹈前人的覆辙,不在同样的地方摔跤,比如太宗李世民东征高句丽时就借鉴了隋炀帝杨广失败的教训,轻车简从,减少对百姓的负担。隋朝时,百姓为了逃避徭役,不少自断手足,而在唐朝则“募十得百,募百得千”。虽然最终唐太宗没有攻克高句丽,但是战果和收获都远远胜于隋朝,也为最终攻灭高句丽奠定了基础。

到了唐朝中晚期,国家之所以处于藩镇割据、宦官篡权和党争内斗的混乱局面,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皇帝数典忘祖,如鸵鸟一般把脑袋埋在沙子里,纵情声色,荒废朝政。当然,宦官在这个过程中也起了关键性作用。“甘露之变”的主谋宦官仇士良在退休之前向他的宦官徒子徒孙们传授经验说:无论如何,不能让天子读书,也不可让他接近读书人,因为他一旦发现前代的兴亡之迹,就会心生惕厉,到那时,我等就会被疏斥了。宦官们普遍践行着前辈们的教诲,最终创造了手刃四个皇帝(唐肃宗、唐宪宗、唐敬宗、唐文宗),左右朝政和操控皇帝费立的光辉战绩。

这就是忽视历史教育所带来的的后果,可见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书中写到的王侯将相和英雄人物不计其数,即便是皇帝,也出现了二十几个。然而在这么多人中,真正让我们后人耳熟能详的也就是寥寥数人,其他人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也只是昙花一现。由于受到教科书和影视作品影响,大家对于唐初的历史人物比较熟悉,而中晚唐的历史却了解的比较少。

读完本书后,让我影响最为深刻的三个人都是出自中晚唐时期,他们分别是李泌、郭子仪和李忱。

1. 李泌


我认为李泌是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宰相之一,他完全不逊色于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和宋璟等唐朝名相。

他从小就被称为“神童”,六岁时就被玄宗召入宫中,被宰相张九龄赏识。而后被派到东宫辅佐太子李亨,从此与李亨结下不解之缘。

他一生四起四落,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让我印象深刻的李泌高光时刻分别是:保全功臣李晟、马燧,以调和将相;外结回纥、大食,达成“贞元之盟”;以及保全太子李诵,免其受太子妃萧氏的母亲郜国公主事件的牵连。特别是废太子事件中,李泌给德宗的谏言,胆略与智慧表现的淋漓精致,就连魏征与他比起来都黯然失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本书的第52章:“四起四落,一代名相李泌”。

很可惜,这样一位优秀的宰相和政治家,在历史上的名气却没有初唐时期的宰相大。
这一点,书里作者也做了解释:
李泌之所以不受当时的士大夫尊重,在后世又得不到公正的评价,并不是因为他才识不够、品德不好、能力不强、智慧不高、贡献不大,而仅仅是因为他个人的宗教信仰跟儒家正统的意识形态太不合拍,在立身处世方面显得太过另类了!

2. 郭子仪


郭子仪大名凡是略知中国历史应该都有所耳闻,在古代能够活到85岁已经是绝对的高龄,何况他还是一位驰骋沙场的将军,历经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是名副其实的七朝元老,大唐的中兴之将。
他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安史之乱后,他计退吐蕃,二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他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更难得的是他极具政治智慧,故能在立下不世之功后,在险恶的官场上得以全功保身,不至于被兔死狗烹。

郭子仪一生的事迹实在太多,难以一一列举,然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孤身赴鱼朝恩鸿门宴和单骑盟回纥,足见他的非凡胆识和足智多谋。

鱼朝恩请郭子仪赴宴,宰相元载派人对他说鱼朝恩将对他不利,部下也要求跟随前往。郭子仪没有同意,欣然赴约,身边只有两三个家僮跟随。鱼朝恩问道:“您的随从怎么这么少?”郭子仪就把那个“章敬寺设有伏兵”的消息告诉了鱼朝恩,然后笑着说:“我之所以不带多人,就是怕您动手时麻烦。”鱼朝恩一听,赶紧捶胸顿足,赌咒发誓,说绝没有什么“伏兵”之事,这都是小人陷害。没有人知道那天的章敬寺里是否隐藏着全副武装的刀斧手,也没人知道究竟是元载陷害了鱼朝恩,企图令鱼、郭二人鹬蚌相争,还是鱼朝恩确实想除掉郭子仪,只是发现阴谋已经泄露,不得不临时取消了行动计划。

仆固怀恩引回纥、吐蕃入寇,郭子仪率兵屯驻泾阳。敌军围城,郭子仪率几十名骑兵出城,面见回纥首领道:“我们曾一起共患难,怎么如今把这交情给忘了?”回纥人看到是郭子仪亲自前来,都放下兵器下马跪拜。郭子仪喊他们一起喝酒,送绸缎结交,发誓和以前一样友好,接着说道:“吐蕃本是与大唐和亲的国家,无端侵略,是不认亲人。吐蕃的马牛布满几百里地,诸位如果反戈攻击吐蕃,就如同拾取一样,这是上天的恩赐,不能失去良机。况且逐走异族获取实利,和我国继续友好,不是一举两得吗?”回纥人听后,答应退兵。“郭子仪单骑盟回纥”的一幕,从此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经典战例。

3. 李忱

李忱是唐朝后期难得的励志明君,他在位时,国家相对安定,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被后人称为“小贞观”。可惜,此时大唐王朝已经病入膏肓,“大中之治”仅仅是王朝灭亡前的回光返照。
李忱自幼少言寡语,乃至宫中都认为他不聪明。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武宗病危时,宦官马元贽等认为李怡较易控制,就把他扶上了皇帝宝座。谁料,结果这个貌似脑子有问题的皇帝,却成为了晚唐少有的治世明君。
李忱勤俭治国,体恤百姓,减少赋税,注重人才选拔。在对外问题上,李忱不断击败吐蕃、回鹘、党项、奚人,收复安史之乱后被吐蕃占领的大片失地,使唐朝国势有所起色,百姓日渐富裕,使本已衰败的朝政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因此,史家对李忱评价极高,认为他是和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和贞观之治的唐太宗一样的明君”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沧浪之水》读后感
  • 下一篇:《我的内在无穷大》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