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论爱情》读后感

2021-10-07 07:35:16  本文已影响人 

《论爱情》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作为一名农村教师他却具有一套先进的教育理念。在苏联乡村的教学实践丰富着他的教育体系:什么社会主义的公民?如何教育出这样的公民或者说新人?教师应该怎么为共产主义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均收录于《苏霍姆林斯基全集》之中。

不过,笔者在国庆假期倒也没有看全集,而是翻看了一下苏的《论爱情》一书。既然答应浊小翩回答这个让自己曾经头疼和无解的问题,那么······

“爱情”从古至今,被无数诗人、作者、音乐家等等艺术家歌颂。但在现实生活里,却很少有老师意识到我们应该本着负责的态度,给学生讲讲爱情。

01.爱情的重要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在《论爱情》直接指出:爱情教育应该纳入德育的一部分。

这本书在没有给爱情下定义之前,先言明了“爱情”的重要性。爱情有助于个人发展:出于真正的爱,青年学会对未来负责、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学会在爱情中奉献自己成就对方。同时,爱情又是最为严峻的人道主义,为此,它作为男女精神关系、道德-审美关系的统一体,在社会道德的进步中有着巨大的意义。

爱情作为人类人道主义发展的极致,是崇高的,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它能促使相爱的双方考虑彼此共同的未来,从而对未来负起责任。这种责任意识越清晰,爱情越崇高、纯洁,相爱的双方就越能克制住来自肉欲的诱惑。因而真正的爱情只会促进人的道德成熟,真正的爱情不会是将对方占为己有的个人主义的附庸,而是彼此之间相互关切的人道主义。

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相互提出来的精神要求是否丰富。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要求越丰富,人类文明也进步,反之亦然。男人与女人之间相互提出丰富的精神要求,爱情便诞生了。可见,真正的爱情不仅要彼此相爱,而且要彼此了解对方的精神世界。比如,对方的爱情是否自私、是否是纯粹出于个人主义的立场?当然,爱情也需要克制与自律,夫妻都需要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将自己的道德标准不断提高,这样多年的性关系和感情才不会被时间冲淡。为爱情崇高尊严而斗争,归根结底也是为人类文明进步而斗争。只有一个人对社会、对自己都真诚不欺,内心强大和丰富,他/她才会拥有矢志不渝的爱情。

02.婚姻、爱情与道德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最初的道德、情感、责任均发源于家庭,而家庭关系和睦与否,最关键的在于父母爱情。婚姻是维系夫妻关系的法律保障,它从法律上规定了夫妻间人与人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婚姻维护的是夫妻间的爱情,而忠贞的爱情是人类发展出的最伟大的、最崇高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与情感。可是,很多人对爱情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性本能层面,忽视其道德、审美、精神上的崇高意味,侮辱、损害了这伟大的感情。 在家庭里,夫妻的爱情若仅仅以本能的性欲或繁衍子嗣为目标,夫妻间即便有恩爱也将转瞬即逝,女性在性关系中得不到尊重,容易沦为丈夫的附庸失去自我。

若夫妻的爱情以崇高的道德、审美为目标,他们会不断地为对方付出、奉献,彼此理解对方的精神世界,让自己的生命为爱奋斗。即创造美,学会爱,而非享受美,消耗爱。  因此培养一个青年人对爱情的正确态度,首先是培养他/她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意识到奉献、真诚和爱对方的快乐,拥有一个强大、丰富的心灵。归根到底,是要在其性欲来临之前树立一个高尚的人生道德、人生审美标准。

赞同青年男女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并不是错误,在他们对某个具体的人产生爱情之前就在自己的想象中描绘未来另一半的理想摸样。因此,要在他们产生性爱之前,通过精神丰富地集体活动帮助少年形成健康、高尚的道德标准。对于有鲜明道德标准的人来说,爱情从一开始就是一种道德义务。这些人越是坦白地、直爽地表示自己的爱情,越是更多的想让自己心爱的人了解这一点,他们所承担的道德义务也就越大。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写道“爱情与道德的关系:不是爱情激励道德,而是有了高尚的道德,一个人才能享受到爱情高尚的感情和它的美感。”

在社会主义的国家中,男女精神、父母孩子之间的精神共性不仅要以共产主义道德为基础,更要关心个人幸福,追求完美的个人精神生活。即人与人之间摆脱物的支配,更加留心关注他们周围人的内在精神世界,提高对其优缺点的敏感性。在相爱的人的眼光里,越是闪耀着人民的幸福,家庭的荣誉感也就越高,这些人的理想就是为人类谋利益、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生。这条路艰难但是前途光明,而相爱的人能够依靠彼此的帮助克服种种困难,相互忠诚。

只有在生活中除了爱情之外,还有某些别的东西的时候,爱情才是甜蜜的,人的最丰富、取之不尽的快乐的源泉是为最高尚的利益——社会的利益服务。

一个人必须有伟大的胸怀才会有深厚的爱情——这是培养感情的珍言。

一个人越是胸怀崇高的目标,他对心爱人的情感就越丰富、越细腻、越温柔。一个人为崇高的目标贡献精力时,一分钟也不会停止对心爱的人的感情。爱情要走出家庭的小世界,走向人类的大世界,认清个人幸福和全人类幸福的真实范围。

1)爱情的特征

爱情具有友谊的特征,又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友谊。

友谊的特征也是爱情的特征,即双方在目标、观点、信念、生活理想等方面彼此要求完全一致。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同别人的精神力量联合起来成为本性上的需要,有这种需要的地方,才会有真正的友谊。这样的友谊对于男子的进步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缺少友谊的爱情是浅薄的。男女精神心里关系更多取决于男人的主动性,取决于他准备在多大程度上向女方揭示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

区别于友谊的,是爱情关系中彼此“相互归属”,这种相互归属并非是将人像物一样占为己有,而是对彼此负有高度的道德责任感,即一个人言行的标准除了遵循自己的标准之外,还会遵循对方的审美、道德标准。对方的良心仿佛与自己的良心融合在了一起。一个有心上人的男青年,会用姑娘的见解、信念、要求衡量自己的每个行动,他的出发点不是逻辑判断,而是情感需求。

除此之外,彼此深爱的人也会给予对方以深度的信任。爱情,首先是彼此信任。在爱情中,不应当只有考验,应当只有信任。

02.爱情的考验与责任

首先,精神需要的丰富多样是爱情幸福的主要前提。

只有在心爱的人眼里表露出越来越新的思想,表现出错综复杂的理智和审美情感的情况下,这双眼睛才仿佛是表现出越来越新的美。

第二,接受住时间的考验。

爱情最大的考验,是时间的考验。如果必要,青年男女要有巨大的意志力和自制力,为崇高的目标和未来的爱情能自觉地作长时间的离别。决定性因素不是时间本身,而是感情受什么样得道德行为影响。

第三,为了爱情,全面发展,终身学习。

人与人之间,除了内在精神完美上的不均衡现象之外,没有其他的不平等。道德水平、文化水平,特别是理智水平和审美水平发展的不平衡往往会带来痛苦。道德的成熟和一个人当下的知识水平并不成正比,当你拥有真正的爱情时,你会愿意为它产生渴求知识、保持自律和克制的天然需求。

夫妻双方不满足于当下的知识,理智地认识到自己需要不断地发展和满足智力上的需求,深化和扩大各种要求。为此要不停地学习科学与文学艺术,一个人的生活绝对不限于劳动,虽然生产劳动是主要的因素,但是科学和艺术也是人类的精神的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新人应当是一个具有高尚感情的人。家庭的中心首先是丰富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而不是舒适的住宅。同时,家庭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在少年时期就要使孩子了解整个世界,以广大的社会生活为背景,为孩子们描绘个人生活的远景。

第四,积极的相互干预,使心爱的人变得更美、道德上更完善。为对方的精神美和道德美而奋斗,即关心对方的缺点,不因为舆论而放弃对方,帮助对方一起克服道德审美上的缺陷。相爱的人为彼此的精神美和道德美而斗争,这是爱情的人道主义的崇高表现。

最后,让对方意识到自己作为人的独特与高贵。爱情在激励人最终确定自己生活的最高目的,认识自己的力量、才能、使命的意义方面所占比重越大,心爱的人称赞他的话给他带来的满足感就越强烈。

03.如何在婚姻中维持爱情?

为什么婚后爱情的诗意会消失呢?原因是结婚时人们把爱情的意义看得过大,把爱情摆到了未来精神生活的、道德、审美关系的第一位。而这种爱情之火,是需要不断添加优质燃料的。这种燃料就是夫妻之间的精神连接,这来自双方的道德感,它能够使得夫妻克服物质上临时的困难。彼此在确定前进目标方面相互结合的越明显、越深刻,夫妻生活中的精神关系、道德关系、审美关系就越纯洁、越美好、越高尚,婚姻的自然生理方面也更加文明,相互依恋的心理更加强烈,爱情会年复一年地巩固。夫妻间的整个爱情是靠共同生活期间培养起来的完美的道德来维护的。

04.性与爱情

苏霍姆林斯基是完全反对婚前性行为的,他认为谈恋爱不应寻求尽快的发生两性关系,应该从精神的交往中得到高度的快乐。毕竟单纯指望靠男女之间的性爱来建立精神上的共同性的人,在他们的精神生活世界里,除了相互倾吐忠诚和忠实的言语和思想,除了亲吻和嫉妒,没有别的东西。没有把人们结合在一起地远大的社会目标,爱情就可能变成一场精神上的痛苦。

在这里笔者有些刍议与作者不太相同。在现实生活里,道德的真正成熟可能发生在婚前、婚后、性关系发生前、性关系发生后……总之,任何人生的进行时。

道德感低的人,与对方发生性关系但是从未想过负责,甚至只将对方视为自己的性奴隶。道德感极强的人,在完成对对方的道德责任与义务之前,会十分谨慎,因而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直至结婚。而有的人,可能就在发生性关系后才产生了为其负责的愿望。不论在人生哪个阶段,道德的完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追求的,没有止境。如果确立这种向善的观念,在任何时候人都拥有爱自己与爱他人的信心。

当然,为了避免悲剧和让更多的人及早获得真正的来自“道德感”的幸福,教育还是需要努力实现使个人道德成熟阶段早于性意识萌发阶段的目标,同时也要帮助青年树立终身追求这种人道主义的美的追求。

05.受教育水平不同的

人能在一起幸福生活吗?

正规的教育水平和一个人的理智、一个人的发展不是一回事,不是一个东西。最主要的是两个人在将来把自己当作什么样的人,未达到这个目的在精神上做好什么样的准备是否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即精神、思想上的一致性。夫妻之间会存在一种竞争,彼此怕落后于对方,都想无愧于自己所确定的崇高理想。

06.爱情应该具备的底线

不能拥有用婚姻换取权力的虚荣心;要坚持爱情的忠贞,不能漫不经心的、轻率的和自己所爱之人断绝关系,如果这样说明这个人不懂得名誉和义务;人在爱情中陷入了自私的境地,除了对自己心爱的人,对其他一切人的感情都抱着极为冷漠的态度。

07.爱一个人的表现

当爱情来临时,青年们会有很多有特别的心理感受,整颗心都比平常敏感许多。男孩子会十分自卑,觉得自己配不上对方,平时注意不到的缺点都会在此时被看到,然后爆发。

同时,青年们会喜欢上爱情的姊妹——诗。感情越是含蓄、细腻、高尚,人对于富于诗意的方式就越敏感,越感兴趣。苏认为人要把自己的一部分心血花在情书上去——这一点是所有青年的教育者——父母与老师都需要注意的。

女性与美的摘录

女性的美:女性的美代表着人类最美好的东西,即新生命的诞生、成长和发展。妇女的爱培育出新生命,尊敬妇女就是尊敬新生命。对待妇女的态度是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情操和人道精神的尺度。

女性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妇女一旦做了母亲,由于有了母性,她对自己所爱的人的感情就会更加丰富,对其道德面貌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母亲来说,丈夫的一部分已经体现在孩子身上。

母爱不是盲目的爱,溺爱是因为有的母亲看不到这样做对海子的未来的坏影响。对于做母亲的人来说,所有的人可能在她眼里都是孩子,甚至是丈夫。母性的骄傲,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的道德品质,不是本能的特性。

在和睦的家庭里,一般来说,母亲总是精神上的领导者,是一家之主。做父亲的越能顺从母亲的意愿,就越能更好的教育子女。

整本书从个人到人类,从婚姻到道德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且苏认为女性在爱情中的作用与责任远远大于男性,只是篇幅问题不再展开。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鸭!!!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日月流韵》读后感
  • 下一篇:《人生由我》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