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被灌输的儿童】
从小,我们总有一些刻板印象,比如,警察会抓人,老虎很可怕,黑暗很可怕,老师很凶,我不能做错…这是因为有人用“你不乖警察就会把你抓走、你不听话老师就惩罚你、你不能怎样因为你会被怎样”诸如此类的话来提前替代了你会跟具体的人和事相处的真实情况。开玩笑地说,我们这一代,有可能是被吓大的一代。简单地说,我们对一些事物的看法缺乏了自己去感受的机会而被直接注入那些别人希望我们获得的想法。
不少教育大家说儿童的潜力是无穷的,他们对事物的接受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等都比成人要高出许多。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有时给他们的一些观点未必是他们所能感受到,如果能少讲多观察,暗示不明说,少跟儿童讲道理,也许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儿童阅读的力量》中有这样一句话:“对于孩子而言,‘不讲道理’的书是好书。”无独有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缺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如果一本书中全是肉眼可见的长篇大道理,告诉你应该怎么做,需要成为怎样的人,那么这本书对儿童的吸引力是非常小的,因为连成人都不喜欢被说教,更何况向往自由和随性而为的天真儿童呢?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这么大,因为在其中他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和道理,而游戏当中其实也是有规则的,他们自愿去接受那些规则,而并没有将其当成阻碍既而放弃,这多么引人深思?
今天在一个老师的公众号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或许我们不能改变大环境,但我们却能够营造局部的春天”。而这一个个“局部的春天”联在一起,便是整个教育大环境的春天。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日常工作,有些老师抱怨过学生的不努力,家长的不配合,认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教育的现状。但我们却依然可以有“局部的春天”,如首先去读懂“儿童”这一本书,去了解他们如何观察世界,如何思考,要是能多了解他们 一些,所谓的不努力的抱怨也许成了一种误解和遗憾。
【儿童的思维能力到底有多强】
标题的答案我并没有在书中找到,但有一句话,我们可以来感受一下,“《山海经》这本书,许多成人已经看不懂了,但儿童能看得懂。我们读不懂,是因为我们已经不具有童年的思维能力。”儿童能读懂成人读不懂的书,是因为他们的无穷想象和无限制,我们被经历过的人和事限定了思维,对许多事物产生了刻板印象。所以才有了那句“童话都是骗人的”,但对于儿童来说,替他们保护好童话里的世界才是尊重他们,真正懂他们,这是我们成人的必修课。
书中提到“三岁左右的孩子忽然很能讲话,并且是大人没有直接教过的。他们还经常问为什么很多孩子都经历过十万个为什么的阶段,这时儿童开始关注外部世界,通过从外部学到的语言来发问,这是儿童内外世界统一的过程。此时如果大人处理不好,很多儿童的世界就不再扩张,主要原因在于儿童的语言世界受到了限制。”
看到这一段,我突然紧张起来,家里的娃就到了这样的阶段,虽然不是十万个为什么,却也是实实在在的打破砂锅问到底。如,外公去哪里了?(街上)哪个街上呢?(买菜的那个街上)哪个买菜的街上呢?买菜的街上在哪里呢…能把你问到崩溃,词穷,但要如何才能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发展他们的语言世界呢?书中给出的建议是让孩子阅读优秀的童话,让他们在优美的语言中熏陶。
《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绘本在家里放置很久了,给娃度过,但似乎我自己也没独处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只能感受到大兔子和小兔子在比较各自独对方的爱的多少。果然成人的世界里缺少了想象力和思维力,书中的作者一语道破:爱不是一句话,而是一种表达。所以书中的表达只是一种形式,而可以让孩子去感受属于自己的表达爱的方式,这才是这本书真正想传递的“爱”的思维吧。
“童话对思维的作用是一辈子的。爱心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认同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心理学基础。儿童在适当的年龄阅读通话。他们‘万物有灵’的思维,慢慢会转换成推己及人的同理心,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然后在合适的时候为他人提供帮助帮助。”
儿童是一处宝藏,放下自以为的已知和认识,和他们一起重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