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看不要紧,愣是从金融风暴中看出了人生哲理。
这本是一名华人交易员的工作日记,当金融市场遭遇多米诺时,身处其中的他最终选择将过程整理成书,以亲历者的角度再现当年惊涛骇浪。
他做到了,整个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地震、海啸、雪崩般的山体滑坡,环环相扣,一触即发。
文章开头说:我们要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
一下子被这句话戳中。这个时代成就了太多,但也令人们失去了太多。很多时候,我们忘了自己是谁,自己到底要什么。我们大多致力于追求“做正确的事”,却忽略了“如何正确地做事”。正如《双城记》中所说的那样: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
本书作者是一名数学特长生,对算法和公式有着天然的敏感,因此对于“赌”也很有研究,书中细说了关于21点和德州扑克。研究透了以后,作者意识到尽信书不如无书,真有本事在赌场上能赢钱的人,反而最不应该赌。
人生亦如此,成功往往在于另辟蹊径。
于是,作者离开了赌场,开始考取功名。他在第一位老师那里学到两句话,一句是:The last promise is the only on you can break.(最后一个承诺,是唯一可以不遵守的承诺)。另一句是:机会总有,来了一定要抓住。
决定从高盛辞职去名不见经传的鲁西银行时,在雷曼工作的同学无论如何都无法理解,我(作者)只想说,为了能做交易员,我宁可去卖五花肉期货!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可惜老外听不懂。
本书能引发思考的点太多了,不一而足,摘取重点以记之。
你无法控制回报,但可以控制风险
成功的交易员必须拥有强大的自我约束力
成功的交易员必须勤于观察,善于学习,长于变通
这与人生何其相似!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我们可以控制现在!优秀的人必须拥有强大的自我约束力!不论学习还是工作我们都要勤于观察,善于学习,长于变通!Bingo!
(无论电子产品如何发达,但我仍喜欢手写笔记。学习的仪式感。)
接下来作者用很长的篇幅介绍了华尔街的金融大鳄、各大投行、生物链、债券以及金融产品类型、交易方式、盈利模式等。最后笔锋一转:少量的吗啡可以用来治病,但沉醉于盛筵的华尔街早已忘记什么是适度的剂量。
乐极生悲的人生开始了。
牛顿说,我可以计算行星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们的疯狂。
2007年秋天,华尔街经历了贝尔斯登的有惊无险后,出现了短暂的平静,夏季风暴撕开的口子被捡便宜的投资者暂时堵住了。这就好比打仗时用上了预备队,如果对方再来一次大规模进攻,整个战线就可能会全面崩溃。就像1942年的苏德战场,南线德军投入了所有预备队猛攻斯大林格勒,在他们的背后,一个巨大的包围圈正在悄然合拢......
美国谚语说:事后分析,总是目光如炬。中国谚语说: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人有的时候也总把“如果不这样就好了,要是能不那样就好了”挂在嘴边,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可人总不长记性。
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
雷曼尾大不掉,终于还是出事了。
仿佛古希腊神话中那位爱上自己影子的美少年纳西瑟斯,雷曼管理层也迷恋着自己“无所不能”的风险管控模型,以至于在次贷危机来临时没有果断切除问题资产的毒瘤,但,历史不能假设,亦如人生不能重来。
“泰坦尼克号已经撞上了冰山,把甲板上的椅子重新摆摆“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不记前车之鉴,安能不蹈前人覆辙?金融乱世中,投资者们为求自保会做出各种不理智行为,什么”长期价值“、”套利机会”,一文不值。
关于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坚持不救雷曼的原因,也许将永远成为一个谜。是对“道德风险”的担心?是牺牲雷曼杀一儆百?还是他和福尔德之间的瑜亮情结?无论原因是什么,结局都已无法改变。拥有150多年历史的雷曼兄弟,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每次读到这样的文字总会不胜唏嘘,人生的每一步都不白走,但结局却不尽相同。压死骆驼的其实不是最后一根稻草,但骆驼还是死了。
短短七天,华尔街已是沧海桑田,换了人间。
有牙的时候没有花生仁,有了花生仁了,可是又没牙了。
作者在书的最后说:在2008年冬天那个最黑暗的时刻,我不知道曙光何时出现,但乱世中也许正是机会,我想起了名著《乱世佳人》那句经典的结束语:明天又是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