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特别狠心特别爱》读后感

2021-03-29 07:31:42  本文已影响人 

《特别狠心特别爱》读后感

最近一个月看了一本孩子教育方面的书籍《特别狠心特别爱》特别有感触,在此也推荐给身边的你们。因朋友生了个男孩,正好周五我休息,遂带上这本书送给他,书里的爱子之道,在育子的道路上希望对他有一些帮助。

作者沙拉是出生在上海的犹太后裔,育有两子一女。中国和以色列建交后,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体会磨难、学会坚强、领悟人生,沙拉放弃上海的优越生活,带着三个孩子来到战火纷飞的以色列,讲述了她通过犹太人方式的爱子秘籍培养出富豪的经历。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端着饭碗追着已经半大的孩子喂饭,被追的孩子往往手里还拿着什么玩具,吃一口,玩几下,跑一圈,再吃一口,直到饭凉了,还有一大半没有吃。而家长会感觉特别心疼,因为宝贝没有吃饱。而犹太家庭的孩子,如果过了饭点你不吃,那可能就没得吃了。对孩子的行为缺乏明确规范的家庭,家中的长辈都争着对孩子施爱,唯恐孩子不快乐、受委屈,但是却忽略了给孩子从小“慎于始”教育的家庭,往往就是这样的。令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们用情感和全部的心血培养起来的孩子,有一天突然让他们觉得那么陌生,那么放肆,那么不理解父母。你越是给孩子无原则的宽容和无原则的耐心,他越会巧妙的借用你的爱心,最后擒拿了你。就像马圈内的马儿,可以在马圈的东头吃草,可以在马圈的西头吃草,给足你自由的空间,但是你要跑出马圈来吃草,一开始(‘慎于始’)就要毫不犹豫的说不!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只母狮子教小狮子捕猎。母狮子对两只小狮子说:“孩子们,现在我要教你们捕猎。好了,辛巴、高福,现在就去追兔子吧!”他话音刚落,两只小狮子就开始奔跑起来。突然,稍大的一只因为跑得太快摔倒了。母狮子心疼地对她说:“孩子,你以后就不用捕猎了。”每天,母狮子都带老二去捕猎,让老二吃饱了之后就把剩下的肉给老大吃,老大从此过上了快乐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大和老二都长大了,母狮子有一天病死了,老大和老二只好出去捕猎。追着追着,它们俩走散了。老大想找食物吃,可是它什么也不会。过了三天,老大倒下了。它对世界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我恨你!”看完这则故事,你有何想法?父母如果心太软,对孩子的事情包办过多,往往容易造就懦夫和懒汉。‘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这样的教训数不胜数,只有放开手脚,让孩子自己在人生的海洋中去搏击,孩子才能经得住风浪,而不至于被淹没,这是现代父母必须具备的素质。有很多中国孩子很像故事里的老大,适当的年龄里,除了学习其他什么家务都不做,家长就怕孩子干家务活,耽误时间影响学习,宁肯自己咬牙将全部家务活都承担下来。可你必须让孩子认识到,他们是家庭的一员,他们对家人也应该负有责任。他们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分担大人的负担。这样,就绝对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当孩子找到价值感、尊严感时,他会主动学习,效率会更高。不能只把学习成绩视为孩子成功的终极体现,孩子的生存能力必须放在心上。

    犹太家长以“培养孩子的开拓精神,使孩子能够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点燃孩子生命深处的技能和素质。他们从爱孩子就要为他们深谋远虑出发,把学会独立生存作为最贵重的礼物送给孩子。他们的孩子是名副其实的小主人,不是中国家庭的“小皇帝”。孩子们经常参与家庭的各种活动,跟父母一起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整理房间、做简单饭菜、收拾院子、种植花草树木、擦洗汽车、做室内外卫生、购买东西等。犹太家长认为家务活是孩子生存教育的基础课程。而我身边看到很多小孩子,从不打扫卫生、从不自己打饭………平时只有学习,周末刷抖音。国内近年来流行“素质教育”,可惜很多家长把音乐、美术、武术、舞蹈、书法、外语这些艺术教育错当成了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他们完全忽视了,孩子的为人处世,价值坐标的建立,孩子的品格,孩子对知识与职业关系的理解,孩子的人生理想以及付之实践的能力,才是素质教育的明确内涵,是一个孩子走向社会舞台最必要的素质。我觉得很多时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和家庭教育的问题,需要家长引导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拒绝培养‘啃老族’。

犹太父母看来,优越的家庭条件并不一定是好事,再富也不能富孩子。中国富人的家庭把孩子送到生活条件好、环境氛围好的贵族学校。而犹太家长会送孩子们去一些特别的贵族学校吃苦,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们创造的是一些艰苦的环境,用来磨炼孩子的意志和智商。如果孩子从小就受到太多的溺爱,就会容易不动脑筋,从吃穿用到上什么学校、报考什么专业、选择什么工作都有家长格外关照。遇到不顺心的事、受一点挫折时,他们就眼泪汪汪,满脸委屈,表现出“草莓族”外表鲜美,却禁不起挤压的特征。家长要学会放手、学会撤退一步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解决。人要学会走路,也要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我爸偶尔会对我说,“富不过三代”,你们觉得这句话是对是错?我们一富,就想富孩子,就想让他‘躺赢’,重活累活不让做、所有的一切都被父母包办了,毕业了也是传达不要你吃一点苦的理念,而不是去激发你的潜能,去鼓励你要像男子汉一样的去努力奋斗,去追求心中的梦想,这样的理念和教育方式注定富不过三代。而在以色列,很多家族的财富都是世代传承的,其实传承的并不仅仅是金钱,更是一种生存的技能和素质,一种对自我人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精髓。所以,富可以富三代,关键看怎么爱。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是一种艺术,人人需要学习。如果父母不学习,没有正确的观念,可怜的结果也必然会带来可怕的、可恨的后果。

“特别狠心特别爱”是以让孩子长大后生活得更好为出发点,点燃孩子生命深处的技能和素质,它是藏起一半爱,不是丢失一半爱,它是爱得更理性、更科学、更艺术,而不是爱得越来越沉重、越来越迷茫。有时候父母会提到,十岁出头的那些出门在外做生意没有陪伴在我身边的岁月,表达了一丝愧疚和歉意。但是我想说的是,脱离了父母的保护伞,学会自己煮年糕做早饭、洗衣服等生存能力的培养,正是因为有了这段时光的磨砺,才让我成为了一个更好的我。溺爱是种毁灭性的育儿方式,相信这一点天下父母都有共识。然而很多深陷在溺爱误区中的父母,丝毫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其中一员干将,自己正在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有偿生活机制的建立很有必要。在中国,孩子财商教育相对欠缺。犹太家长把培养孩子的财商作为一种生存能力随时随地加以培养。洛克菲勒共有五个儿女,家庭财力远非普通人家可比,但他对儿女的日常零用钱却十分“吝啬”,规定儿女们的零用钱按照年龄发放:七八岁时每周3角,十一二岁时每周1元,十二岁以上者每周2元,每周发放一次。他还给每个孩子发一个小账本,要他们记录每笔支出的用途,领钱时交给他审查。钱账清楚、用途正当的,下周还可递增5分,反之则递减。同时,孩子们能做家务事还可得到报酬,补贴各自的零用。例如,捉到100只苍蝇能得1角,逮住1只耗子得5分,洗菜、拔草等也能得到若干奖励。这种有偿生活机制会锻炼孩子的生存能力。财商从娃娃抓起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因为财商不仅是财富能力教育,更是一种品格教育和责任教育。犹太家长让孩子从小就拥有属于自己的私房钱,和中国父母不同,他们并不主张孩子们把账面上所有钱都储蓄起来,反而是鼓励他们合理的消费掉,如:购买喜爱的零食、玩具或衣服。在消费之后,家长会跟孩子交流一下购物的感受,如是否合算、满意,然后再帮助他们分析一下这次的消费是否合理、必要,从中可以获取什么经验、汲取什么教训等。他们认为,与其让孩子每次没有经济地位地向家长苦苦‘乞讨’,还不如定期给孩子一笔零用钱并作出某些消费限制方面的规定。财商能力培养越早的人,日后的年收入相对越高。因为财商能力起步早,事业意识萌生早,投资概念醒悟早,日后正式加入就业大军越容易先声夺人。

好的家庭教育总是提倡‘延迟满足’和‘适当满足’,‘超前满足’是愚蠢的行为,‘超量满足’则是对孩子施加软暴力。很多中国孩子为什么不理解家长呢?因为中国家长没有给孩子这样的机会。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父母满足、迁就孩子提供了保障和支撑。在这种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孩子虽然拥有高智力、高自尊、高自信等优点,但也有很多弱点。当代父母是最坚持“儿童本位”的父母,是最理解孩子意愿的父母,完全按照孩子的意愿去爱孩子。表现方式就是:你喜欢什么,给你什么;爱吃什么,给你吃什么;爱穿什么,给你穿什么。要钱给钱,要物给物。给的越多,表明我爱得越深。这就造成了孩子没有机会切身体会父母劳作的艰辛,没有机会感受父母提供的幸福来之不易,没有机会滋养出对父母和社会的感恩,缺乏责任感和义务感。

俞敏洪谈其他的孩子,也提到‘延迟满足’教育的必要性:‘我在给孩子买东西前,会分析他要的东西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就坚决不买,如果合理也不能轻而易举的给他买,我必须让孩子完成一项任务再给他买。我女儿班上的孩子,每人都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再不给她买也不对。我就告诉她,爸爸一定会给你买,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白白得来的东西,你现在已经是个大孩子了,需要付出劳动获得想要的东西。如果你能背诵下来三十篇新东方的英文励志文章,就给你买。结果不到两个星期,她就背得滚瓜烂熟了,她如愿得到了笔记本电脑。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让孩子学会了付出才能得到的道理,又把孩子欲得到的事物化作做一件事的动力了。’对于‘延迟满足’,在我身上也有一件事。几年前,我已经在医院工作,因为医院离家不是太远,电瓶车15分钟车程。我每天骑电瓶车上下班,那时候不是没有经济实力购买汽车,而是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汽车是消耗品,除了购买汽车需要一笔费用之外,每年需要油钱、车险钱、保养等各项开支,延迟购车的话,不仅省下了这笔钱还可以通过投资理财增加收入,一进一出差别就很大。另一方面,我知道这个社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每天骑自行车、骑电瓶车上下班。哪怕冬天真的很冷,到了单位脸上、眼镜上都是薄薄的冰,别人能吃得了这些苦,我难道就不行吗?我希望用这些点滴来更好的磨砺自己,来深切的感受这个更真实的社会,勉励自己,生活不易,你要更加努力,同时不可以乱花钱。同时我也知道一旦我买了车,我很难回到曾经骑小毛驴的生活状态,因为习惯了舒适的生活,要想回到原先艰苦的生活是很困难的,所以我选择了‘延迟满足’,后来有一个冬天,我发觉膝盖有点疼,可能是被风吹的,我才下定决心买了辆车。

犹太人认为人的欲望也是无限的,但能满足的只有很少,许多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因此,他们要孩子从小懂得:每个人的享乐范围是有限的,花出一块钱,就要发挥百分之百的一块钱的功效。即使钱再多,也不买不必要的东西、不合适自己的东西。能做到这一点,非常的不容易,首先你要有这意识和决心,其次,你按照这个原则来做,还有可能受到周围人的不理解,有人会觉得你抠门,有人会觉得你小气,但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是遵循坚定内心的信念以及对待金钱的原则来处事的!要想满足更加奢侈的愿望,获得更为优越的生活条件,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不能借由他人的手。沙拉的女儿说,我要感谢我的妈妈,她用‘延后享受’的观念来爱我们,让我们把不该花的钱储蓄起来,到了想投资的那天,账户一打开就有资本。

越爱孩子越要后退一步。100分家孩子那个不如80分家长,家长退居二线,让‘兴趣’和‘愿景’催促孩子学习,观察、参谋、提醒——做军师父母,不培养平庸孩子。中国家长在刺激孩子努力学习的时候,常常给他描绘一个美好的远景,由家长为孩子设定的远景可能对他的激励作用比较小。然而沙拉的小儿子辉辉的远景是在家长的激励下,由他自己设置的,因为辉辉想要过这样的生活,所以他的这个远景不是别人的远景,不是虚无缥缈的,是非常具体的远景,在家长的激励下,他的这种远景更容易唤起他的奋起。家长不后退,处处为孩子做决定的话,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父母觉得医生收入高,所以让孩子报医学院吧,孩子如果没有兴趣,只是为了收入而做医生,迟早会后悔的。医生行业极其辛苦,没有治病救人的理想,只是受金钱力量的驱使,他将来也不会成为一名好医生。所以,你得让他考虑清楚自己的兴趣后再作出选择。对于烟瘾重或者酒瘾重的人,外人再怎么叫他戒烟戒酒,他都很难改变的。唯独的方法是唤起他的内心,比如医院的体检,他对自身健康引起高度重视,内心暗暗下定决心要改变,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戒烟戒酒。

爱因斯坦说:“教育的目的是把每个人都训练成一个有自己独立思考的人”。父母更多的应该是引导孩子的成长,而不是指挥孩子该如何成长。21世纪,孩子将面临竞争更加激烈的未来与不可预知的局势,拥有独立生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社会竞争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孩子,才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的生活。

看完本书,也满满的记录下了249段触动我内心深处的文字,真的写的太好了。感恩格局赵老师推荐此书!感恩此书为我新增了家庭教育的理念,为以后能更好的教育孩子成为可能!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第二次握手》读后感
  • 下一篇:《最后的情书》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