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世界观》读后感

2021-01-08 14:48:35  本文已影响人 

《世界观》读后感

作者:付晓岩


《世界观》是本很有意思的科学哲学史书籍,系统地介绍了从亚里士多德到量子理论的科学哲学史发展过程,对于研究方法论和思维方法的读者很有帮助,笔者读后感受如下。

一、“世界观”的“不可靠”

世界观有两层含义,主要体现在“观”字上,第一层是观测,第二层才是观念,也即,对世界的“观念”来自于对世界的“观测”。
亚里士多德世界观是该书中第一个比较完善的世界观体系,尽管目前看已经几乎没有什么正确的“观念”了,但是,在公元前300年到公元1700年,近两千年的时间里,它与前人对世界的“观测”没有太大的不一致,或者说没有很直接的足以推翻他的证据,加之与“神”性的良好适配,在宗教界也很吃得开,因为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是“目的论”的世界观,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都是有属性有目的的,所以“神”是自然而完美的存在。
但是人们的观测能力在充分发展,从提出“日心说”的哥白尼、“肉眼观察第一人”的第谷到打破了正圆和匀速运动统治地位的开普勒,以及玩上了望远镜的伽利略,人们逐渐具备了改变亚里士多德体系的能力,这一任务由牛顿最终完成。牛顿的《原理》奠定了新的世界观体系,一个机械论的世界,这里的一切不再是亚里士多德世界观中有目的有意义的世界,而是一个由力的作用推拉扯拽的冰冷世界。尽管牛顿本人不是无神论者,而且还是神秘主义者,但是他的世界观体系的发展却没有给“神”留下一个合适的位置。
如果说牛顿的世界观体系有些“无趣”,那可能爱因斯坦的世界观会更“没意思”。牛顿的世界中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不变的,世界一块大钟表,但是,有些问题牛顿解决不了,比如超距问题,天体距离如此遥远,万有引力是如何发挥作用的?逻辑与观测之间有差距,所以,对新世界观的潜在需求又出现了,这次由爱因斯坦解决。他的世界观就是相对论,时间和空间都是相对的,都是基于光速不变这一假设在不同参考系下的“观测”。
爱因斯坦的理论把大家好不容易接受的一些东西又都换了新“观念”,比如,行星的椭圆轨道不是恒星和行星的互相吸引造成的,而是恒星扭曲了周围的空间,行星在扭曲的空间中运行,超距问题大概就是这么解决的。所以,行星并没有做椭圆运动,是在做直线运动,表现出椭圆轨道是因为空间是弯的,就像你在体育场跑步,弯道跑和直线跑的区别是因为跑道是弯的,而你都是在向前跑。
一切都是相对的、可变的,这个观念在生物学的发展中也体现出来了,这就是达尔文的演化论,通过详实的数据证明了生物的发展和新物种的进化,从家养的杂交演化到自然界的演化,当人们的观测能力深入到微观世界后,观测又推动了观念的变化,量子理论就是这样,像“薛定谔的猫”这种又死又活的叠加态甚至让人们产生了“平行宇宙”的多世界观念。
每次新的世界观诞生都会使原有的世界观出现一定的“失效”,但不妨碍人们继续运用原有的世界观解决一些问题,这里边的奥妙就是“工具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差别。简单来讲,“工具主义”就是只管工具能不能解决问题,而不管是不是与现实世界完全一致;但是“现实主义”的要求高一些,不仅解决问题,还得跟现实世界一致。听起来有些拗口,举例子的话,就像爱因斯坦体系和牛顿体系的关系,爱因斯坦体系诞生后,牛顿体系很多观点算是错误的了,但是不妨碍人们用牛顿体系的原理把宇航员送上月球。
“工具主义”和“现实主义”实际上指的是对待事物的态度,没有对错和褒贬的意思。这方面也可以参考教会对哥白尼体系的态度,通常人们以为教会严重封杀“日心说”,但实际上很长时间里,教会不反对以工具态度对待哥白尼体系,包括在大学中教授该体系,因为哥白尼体系做出的天文表很准确,也就是说,教会认为哥白尼体系有用。
本节小标题上说的“不可靠”,实际上指的是“常识”的不可靠,这些常识通常来自于观测,而观测是会有变化的,“道可道,非常道”。就好比“日心说”这件事,古人觉得“地心说”很自然,因为站在地球上看,太阳围着地球转“没毛病”;如果你站在太阳上看,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没毛病”。教会不乏精英级天文学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会没放弃“地心说”不仅是宗教问题,而是对当时的各个世界观体系或者说天文系统而言,稍加改动,“日心说”和“地心说”模型都可以互相转换。即便是在今天,大家都相信“日心说”了,也还没有一张照片足以直接证明地球是围着太阳的转的。
这就是基于世界“观测”的世界“观念”的“不可靠”。

二、推想一下企业架构的世界观

架构也算是一种世界观,想想架构的定义,架构关注的是事物内在的结构,各部分之间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决定设计和演进的原则。所以这里包括了对设计对象的“观测”和指导设计的“观念”。
上一小节的感慨中,提到了目的论与机械论、工具主义与现实主义这两对描述世界观的属性,笔者接触这个尚浅,从个人对该书的理解看,目的论强调世界有基本物质构成,而基本物质有天然属性,有“目的”,世界可谓是个有机构成体;机械论则偏静态视角,事物没有什么天然的目的,只是纯粹机械地组合在一起,互相之间有某种作用;工具主义注重理论对预测能力,也即工具属性,虽然听起来有些别扭,但是工具主义只管算的对不对,不断世界是不是这样,比如从托勒密体系开始就存在了很久的“本轮”概念,这与经常说的技术是工具、技术人员是工具人不太一样,没有褒贬含义,而是对理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一种态度;现实主义就是不仅要求理论预测的准,还要跟现实一致,不应该有不合理的假设,就像“本轮”这种。
工具主义和现实主义其实并不是在每一个理论上都严格区分的,因为人们的态度经常是“既要...也要...”,在一个方向上发展多了就会转而追求另一个,工具主义与现实主义就像上下起伏的“浪”。
那么作为架构的一种,企业架构理论算什么呢?作为目的论大家应该会比较认可,因为架构设计本身就是有目的的,企业架构中,我们也认为每一个元素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有其目的和使命,企业是一个整体,我们是“上帝”,在有意识地安排企业的演进。
工具主义和现实主义中偏重哪一个呢?笔者认为多数想法应该是偏向现实主义,我们注重落地,注重实现,也注重对现状或目标态的准确复现。说企业架构是“目的论加现实主义”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是反观世界观的发展历程,似乎也有些问题,因为“目的论加现实主义”比较“主观”,世界观的总体发展更朝向“机械论加现实主义”,比较“客观”。
越成熟的体系越“客观”,也许这正是企业架构理论的不成熟之处,我们过于想“主动”地解决问题和“塑造”世界,而缺少对“观测”结果的有效积累,每次设计都是“观测”结果,但是对“观测”结果的有效重复利用或者基于“观测”结果的持续改进却不够,尤其是跨企业的应用,也许软件太容易推倒重来了。
现有多数架构理论都还是“目的论加现实主义”,而标准化构件思想算是有一定的“机械论”特征,但是也不完全,因为就实现过程而言,还是太过“主观”。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让架构理论更加客观,逐步实现偏重机械论并处于工具主义和现实主义“统一态”的架构理论。
企业架构很难完全机械论,但是逐渐提升对构件设计的机械论视角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额外设计,对标准化构件采取“工具主义”态度,对少数有必要进行差异化设计的采取“现实主义”态度,这个不仅仅是底层的开源工具,也包括对SAAS层级的工具主义和现实主义。
这个世界的“目的论”部分往往是由大量的“机械论”部分支持的,“机械论”的成分越少,“目的论”的部分就越不可靠,这就回到了世界观的不可靠上,“观测”越不客观,“观念”就越不可靠。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科学·哲学·常识》读后感
  • 下一篇:《上瘾》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