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读《中国哲学》有感

2021-01-01 08:42:43  本文已影响人 

读《中国哲学》有感 —— 史的浅见与 “象”的展开

      在写这一篇读书笔记时,我不大愿意按文章里的体系做一个简单的知识性的梳理。我认为,当我深切地进入这篇文章的时候,更愿意看见的是由金岳霖先生展开的一幅三维的立体动图。然后,我再慢慢地把看见的东西一字一字地记录下来。于是,这一篇中国哲学读后感便是使用的上述的描述方法。由于我读的书太少,关于此“中国哲学”名词的理解延伸太狭窄。因此,愿将其从两个方向进行思考。

一、史的浅见

      在谈一个“象”的时候,我们通常会先梳理这个“象”背后的大致历史脉络来作为了解它的基础。同理,此处的“中国哲学”,这个看似简单的名词(“象”)背后蕴藏着一段段复杂又动人心魄的链条。而在这段历史之中,一个重要的“点”,便是1930年金岳霖先生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中》提出的“所谓的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的史呢?还是在中国的哲学史呢?”这一“金岳霖问题”。这个问题提出的独到性和敏锐性在于,金岳霖先生察觉到了中国哲学史在其新的境遇里须要面对的关于现代性和民族性关系的问题。

      在历史记载的部分探寻者的足迹里,我们看见了陈黻宸、谢无量在“原始”状态下守候着背后庞大的、厚重的古代传统学术体系,细细挑选西方哲学的线条在表面穿插与勾勒;看见了胡适在1919年拾起一根西方权杖奋起打碎那重层层笼罩的光,让被击碎的光芒部分依附于权杖之上;看见了冯友兰在1934年挪动了西方的哲学体系靠近中国传统学术体系,以西方的体系吸引着中国学术中共通的地方;看见了张岱年在1937年抬起了手,笼罩了一份共通的论域,让两个体系在之中对于本源性的问题、共通的相与理留下自己追寻的足迹。于此,中国哲学史所面对的现代性和民族性关系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得到了统一,亦对于“金岳霖问题”作了一份回答。
      从上述的发展史中,我们了解到了,“中国哲学”这个“象”的背后存在着许多前人构建的链条。这些链条或许中途夭折,或许斜插深处、或许松散表面、或许直接有力,这都是前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份探寻与回答,并与此形成了相应的“象”。当然,我们也不可忘记这些链条在淬炼过程中本身的材料、所处的环境、“不得不”的铸造步骤,以及在时空中每一环扣表面所留下的独特的深浅不一的痕迹......这些链条无论最后所形成的怎样,无论与当下呈现于我们面前的“象”的若隐若现的关系如何,都是一个个生命力灌注下的自然显现,是这丰富世界本身的一种努力呈现。
      金岳霖先生的探寻,也是这部分历史中的一条独特的链条。他从独特、慎微的角度所提出的问题不仅引人深思、甚至启发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轨迹。而他对于“中国哲学”这个“象”,同样也有自己的看法和角度。遗憾的是,我对于金岳霖先生的学术经历、学术思想没有一个系统的认知与了解,无法概括出这个“象”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处于何处,亦不知它在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过程具有怎样的样貌。因此,此时的我颇像《秋水》中的鸱。由于没有眼界、见识,无法进行细致的展开。
      于是,我们还是把目光转回原文罢。

二、“象”的展开

      “中国哲学”这个“象”一般是指一个广义的概念,本文因主题的缘故,在接下来的叙述中将之具体为金岳霖先生《中国哲学》这篇文章中的“象”。

第一部分
      文章的第一部分读起来便“耐人寻味”。作者没有像一般介绍中国哲学的文章那样直铺一个面进行展开。而是从人们对主流哲学的一般印象中切入一条主线,指出了中国哲学相对于印度哲学与希腊哲学的第一个特征是“入世”的。然后,顺着这条线的勾勒,概括了中国哲学的内容:儒释道。当然,这条线在分别进行勾勒儒释道时,也是十分精微、审慎的。作者考虑到了中西方文化下词语含义的差异,在最开始就提出了自己文章的写作特点——“我们尽可能不用固有名词,不用专门术语,不谈细节”。这是在当时的学术背景下,为直探中国哲学的内容与特点,独辟蹊径。

第二部分
       我非常喜爱第二个部分的叙述思路。这一部分的思维的线条就像在舞动一样,它的主题是“中国哲学的第二个特征:(被称为)逻辑和认识意识不发达”。这部分内容之中有太多美妙的舞步,不仅细述了希腊思想中理智同科技的关系,还展现了中国哲学在没有逻辑意识的环境中舞出了自己的“合乎逻辑”。
      我极其喜爱这一部分中第二段和最后一段的内容。
      在第二段中,作者指出了“诡辩”的另一种可爱的解读,也指出了“诡辩”背后的实质——人们对于问题的思考“从最终实在问题转变到语言、思想、观念的问题”,且“大概是领悟到了不碰后者就无法解决前者”。原本,我因未经细致思考直接接纳了教科书中对于诡辩家的普遍评价,对“诡辩”一词产生了单一的偏见。会产生一种思想家体悟大道,而诡辩家困于表面游戏的印象。由此,对这个概念直接给予负面的评价。而在这里,作者对于“诡辩”本质的指出,让我看见了诡辩家产生的必然性,看见了诡辩家产生的过程价值。正如“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诡辩家的出现,便是人在思考中对于思维与物质间介质、载体的反思。思想家和诡辩家在这个过程中,或许一个选择继续前行,一个选择停留其中,但二者皆是在认识生命本相的过程中自然地呈现。
      “锻炼”一词在“哲学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锻炼精神的活动”中十分灵动,它体现了逻辑意识和认识意识的功用。而西方科学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锻炼中顺势得到了方法和思维上的推动。西方的这种思维上的“锻炼”是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契机。从此,工业文明开始向全球推动,世界开始向近现代文明过渡。从物质文明的发展角度来看,这种逻辑和认识的意识在哲学思想中十分突出且必要。但是,若从精神文明探寻的角度来看,或许过于强调这种意识会将人类引入一个误区。而这一点,作者在第三部分亦将谈到。
      在最后一段的描述中,“利害都不是集中在哪一边的”(西方哲学)、“这些古代哲学从来没有被击破,由于外观奇特,也从来没有得到全盘接受”(中国哲学)、“述而不作”的利弊(中国哲学),以及对西方哲学明晰性特征与中国哲学暗示性特征的概括。我惊叹于作者把握事物角度的奇特与有力,感受着作者思维的慎密与完善。这些简短又干练的言语在一字一行之间,就像是拾起了中西方哲学中不被人轻易察觉的棍条,最终被作者不费力气地搭建了一座牢固又新颖的框架。

第三部分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第三个特征。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作者十分熟悉如何用强劲有力的钉子击透两个概念间的隔层。“天人合一”这个概念的解释便是如此。作者抓住“天”这个词,十分简洁地拎着,理清了这个概念的架构,并从“现实影响”这个角度进行具体阐述。
      如作者所说,思想家扮演着唤醒者的角度。我们能在文中看见作者对于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推崇,及西方哲学里“片面征服自然”观念的警惕。在最后一段中,作者亦指出了现代观念对于“天人合一”概念理解的误区。而这种误区,在当今对于传统概念的解读中亦是经常出现的。文化断层、中西方概念的混淆、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转换下含义的变迁,怎样才能避免自己走入误区?
      记得在大三的某段时期里,我十分在意教育制度对于一个学生观念、人格塑造的影响,从而有意识地思考着自己认识体系形成的过程和原因。由此,我发现了,当无意识地狭裹在大众意识的潮流之中,自己接收的一些解释、认识信念与价值判断的视角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区。这种与原本观点背道而驰的观念阻碍了我们对于真理的认识与接收,且令我们生成了许多偏见,从而让自己的视野越来越狭小,心灵越来越破碎。“天人合一”概念的理解问题是误区之一,还有许多误区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决心甄别。他们是我们迈向真理过程中必须斩除的荆棘,由此,道路会更通透,光明会更清晰。
第四部分
      中国哲学的第四个特征: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有机结合。在这一部分里,作者详细阐述了道家与儒家的政治思想。但如在第一部分中,作者承认释家是中国哲学的一部分,那么,这一部分对于中国哲学与政治思想关系的阐述亦应包含释家。而当释家“出世”的思想呈现时,或许,这里所概括的第四个特征便有些难以成立。

第五部分
      中国哲学的第五个特征是:中国哲学家与其哲学合一。在现代知识分工的办法下,各学科皆是走专精的道路,哲学亦是如是。这种这做法对于哲学有利亦有弊。在作者看来,这种“合一”的分离,令人惋惜。
      “中国哲学家都是不同程度的苏格拉底式的人物”,文中的这句总结或许有所偏颇。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中国哲学家可具体分为近现代哲学家及古代哲学家。不可否认,古代的哲学家重视“通才”的培养,而近现代的哲学家受西方学科体系的影响较大,亦行“专精”之向。这大致是当时时代的局限性造成的。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中国学科体系正是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阶段,旧学的“通才”培养仍适合于当时的大部分学者,而在当代,主流的学科体系不同了,中国的哲学家便非全是“不同程度的苏格拉底式的人物”。
      在这之中,我在作者描写“哲学超脱之路”的崎岖道路中看见了一维线条的局限性。这条线条在漫漫空间之中未能明确另一端的终点而迂回着,需要找好前进的角度解决“技术性问题”,需要“时间”的累积,需要“训练”,由于只有一个面向点而需要“学究式的专一”,在到达终点之前“往往会迷失方向”,“或者半途而废”。相对于“线”(一维),“体”(暂理解为三维)的探索与实践至少是稳妥的。

结语

      由此,这篇读书笔记对于中国哲学史的浅见及论文中的“象”的展开在这里停笔。
      在阅读本篇论文之前,我未曾读过金岳霖先生的文章。只是在类似概述性的人物介绍中了解到,金岳霖先生的逻辑学、哲学非常厉害。这次阅读这篇论文的过程中,读第一遍时,惊叹于其的审视视角,直观地感受到了文字间透露的冷峻与犀利,读着读着打了个冷颤。继续在第二、第三遍阅读过程中,又发现了金岳霖先生的可爱与幽默。在写读书笔记的过程中,又是一次细读,更是体会到了其视角的独特与深广。有感于金岳霖先生文字、逻辑线条的优美有力,反观自己平日里书写时语句的平白,这便是我日后需要深入挖掘、学习之处了。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脑科学与课堂》读后感
  • 下一篇:《谭旭东微童话》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