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史铁生,读他的文章,是高中语文课本里的那篇《我与地坛》。后来买这本散文集《我与地坛》,是因为多年前我处在人生最灰败的时刻,彷徨、沮丧和价值感、自我认同感的削弱让我想起了史铁生,于是因缘际会,这本书一直伴随着我,直到人生柳暗花明,再读,又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史铁生,1951年出生于北京。18岁那年,他自愿到陕北延安农村插队。21岁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的残废了双腿。”被告知瘫痪的那两年,史铁生一度想要赴死。但史铁生之所以为史铁生,他的魅力就在于,在莫大的苦痛之中,也要努力去创造希望。于是他说:“人活一天就不要白活,慢慢地去做些事于是慢慢地有了活的兴致和价值感。”史铁生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集《我与地坛》,《昼信基督夜信佛》等。其中,名篇《秋天的怀念》《合欢树》《我与地坛》《我二十一岁那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屡获大奖,感动了万千读者。
相较于史铁生的小说,我更喜欢他的散文。他的散文,更加真实,细腻,在温情中略带苍凉,在不断与命运抗争的倔强中带着孩子般的纯真和自我幽默。《我与地坛》这本散文集,收录了他的散文名篇,包括《我与地坛》《我二十一岁那年》《合欢树》等,无论是喟叹命运的无常,还是回忆母亲的深情,亦或是在无限悲苦中看到生的光明,都娓娓道来,犹如山涧溪水,林中绿茵,在朴素平凡的语言下隐藏着击穿人心的力量。
对于生死的拷问,追寻活着的终极意义以及关怀残缺的灵魂是贯穿史铁生散文的主线。身体上的残疾带来心理的苦闷,这种苦闷却引导他思考个人乃至全人类的遭遇和命运。“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所以生死在他看来,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不必急于求成,也无需执着,只需要等待这个节日的降临。而剩下的就是怎么活的问题了。对于这个问题,正是无数哲学家、作家所探寻的终极命题。人生究竟为何而活,怎么活?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史铁生扶椅问路,“人活一天就不要白活”,以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导去接受生活,热爱生活,看透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有常,在恒久的爱和理解中认真生活,这就是史铁生给我们最好的答案。在想明白这些问题之后,史铁生无疑实现了灵魂的完整,从茫然到坦然,从抱怨到感恩,向死而生,他穿越了生命最脆弱的缝隙,从而达到一种深刻冷静的人生境界。所以他说,“就命运而言,休伦公道。”
高中时读《我与地坛》,读到的是美和平静,而经过了生活的打磨,再读这篇散文,更多的是看到了生死哲理性回答和以有常抵抗无常的顽强乐观。“未曾在长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语人生。”每每遭遇挫折,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时,我也曾无数次的问自己,生命的意义到底在哪里?生活既然如此痛苦,为何从来不能停下生活的脚步?为何明明已经看透这场比赛的规则,待自己上场之后却突然发现那些规则已然更改?经历过生活的挤压之后,我幡然醒悟,所谓人生,不过是在向死的黑暗之中寻求生的光明,在打破虚无感的枷锁后找到个人存在的价值。尤其当我成为一个母亲之后,那种想要给孩子做个榜样的想法愈加强烈,我想告诉他们,我要做的,只不过是要配得上我所承受的。想要成为一只高飞的鸟,必须有更丰满的羽翼,想要长成比别人高的树,必须有更坚韧的根基,想要开出最美丽的花,必须接受更多的雨打风吹。于是,我下定决心,走出所谓的舒适区,去挑战更好地自己。我挑灯夜读,日日磨炼,战胜一切看似不可能战胜的困难,终于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也找回了丢失已久的自我认同感。所以,在人生最重要的十年,我也与史铁生的精神世界一样,从彷徨无措到泰然处之,从焦虑不安到平静淡然,从愤愤不平到包容宽厚,走过人生崎岖的路,才知道,只有太阳每天照常升起。
如果说对生命的思考是史铁生对人灵魂的关照,那么对母亲的爱、回忆和忏悔则是他的一大“泪点”。记得当时同学们读《秋天的怀念》,哭倒一大片半大孩子。其实我每次看《秋天的怀念》,总感觉它像极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也许正是印证了,所有的真情实感,都不要华丽辞藻的烘托。《秋天的怀念》只有短短的几千个字,却字字诛心。也许是一些简单的动作描写,“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听着我的动静。”“她又悄悄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也许是一些简短的母子之间的对话,“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亦或是寥寥几字的叙述,“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她正艰难的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就是这些简单的语句,充斥着淡淡的感伤和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一个生活艰难,顽强抗争命运,在生命最后一刻仍然念着自己孩子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而一个被命运冲昏了头脑,却对母亲深深眷恋的儿子的形象栩栩如生。年少时我感慨于这个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就像我们每一个人的母亲,但当我成了一个母亲,我却感慨于这个有病的儿子在最需要母亲的时候失去了母爱,令人心疼。读完这篇《秋天的怀念》,我或许可以理解,史铁生后来的坚强乐观和不断超越自我,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自己的母亲。
写到这里,我想到,其实史铁生的所有文章,所有的主题,都是围绕着“真善美”这三个字进行的。求真,所以他探寻生命的真谛。求善,所以他关怀残疾人的心灵。求美,所以他留下了平凡又美丽的文字。1951年出生的史铁生,赶上了特殊的年代,又因插队时放牛受伤导致残疾,是真正的“受过苦难的人”。但这些苦难和磨炼,没有让史铁生成为一个消沉的,悲观的,抨击社会的,陷入个人痛苦无法自拔的写手,而是淬炼成一个平静的,睿智的,宁静安详的,苦中作乐的灵魂完整的作家。虽然不同于“寻根文学”作家那些对民族命运的深刻反思,但他的作品给予人的精神力量和心灵感悟足以扛起当代知识分子的大旗。
再读这本书的时候,新冠肺炎还在肆虐,社会上的负面新闻也层出不穷。我时常感慨,有的人身居高位却贪污腐化,有的人腰缠万贯却心灵扭曲,有的人衣冠楚楚却道德沦丧,还有的人带着知识分子的光环却以歪曲事实,道听途说,惑乱人心为荣。这些人,归根结底,在于其“空”——精神之空、信仰之空、灵魂之空。正是因为内在的“空”,所以他们疯狂向外攫取,通过权力、财富、地位、欲望的满足来抵抗内心的空虚。但一时欲望的满足只能带来稍纵即逝的享受,待潮涨潮退,留下的是更空虚甚至空洞的内心,直至肉体消亡。所以,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如何才能寻得心灵的安宁,我想,唯有读书,读好书,用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人格魅力不断充实自己,像史铁生一样,叩问生命的意义,获得灵魂的完整。就像我的儿子曾经问过我,“妈妈,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我回答,“是为了让你的人生有更多的选择,而面对这些选择,你总有能力做出最正确的那一个。”
人生若觉很沮丧,只因未读史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