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写作分以下五步:找-引-议-联-结
一、找:找感点
读书贵有心得,关键是联系生活,在“触发”上下工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你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得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觉得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获得一种印证,是触发;觉得可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可见读书之后的感悟很重要,读书要明白所读的内容,读完之后有什么启发。
就汤姆的这个故事,可以从哪些方面“触发”呢?
※从主人公的角度,谈汤姆的“鬼机灵”。联系自己身上,或者弟弟、妹妹等身上“鬼机灵”的事,写出童年的“乐趣”。
※同样是刷墙这件事,姨妈的“罚”和汤姆的“诱”,给人的感觉一样吗?给你什么样的启发?(比如:在健身房可以看到一些人花了不菲的钱财换来在跑步机上的汗流浃背。可是如果你命令他每天必须在跑步机上跑一个小时,否则要受到处罚,那就成为一件“辛苦事”了。)
※“这么一说,这事儿倒一下子有了新意义。”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从一件看似普通的事情中发现新的意义,这样的经历你有过吗?
这些我们由故事触发的感受,就是读后感的“感点”。所谓感点:就是你所读的文章或书中让你感动或促使你思考的一句话、一个内容或全文中心。要想寻找到合适的感点,读透原文是基础。在充分理解原文后,要认真分析思考。提炼确定自己的主题。
《宝葫芦的秘密》感点:
1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战胜困难,这样我们才会有成就感,才会变的更加自信强大。
2、“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想要得的自己想要的东西,必须自己付出劳动。没有人有“特殊的幸福”,不能不劳而获,总想坐享其成。
3、遇到事情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错了不要紧,但是要有科学精神,求真务实。
4、年轻人要多锻炼多做事,增长本领。
5、人在世界上生活,必须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有意义的生活。
7、真诚的与人相处才会快乐。
《骆驼祥子》感点
1、勇敢坚强的面对生活中的风雨。(不能被三起三落打垮)
2、坚守人生底线,不自甘堕落。(祥子前后的变化,变成了自己当初看不上的人,违背心意和虎妞在一起,举报阮明。)
3、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祥子所处的社会环境是黑暗的,妇女的命运,辛苦劳作,食不果腹。这也影响了他的命运。当今抓住机会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国家繁荣富强。)
4、不能做个人主义者,自私自利终害己。(对于初次2买车之后的祥子,小说中有这么一句“只顾自己的生活,把一切的祸患灾难都抛在脑后”,祥子对城里的战乱“谣言”和油盐米贵都不大关心。设若他能对城内兵乱有所留意,不是一味地沉迷自己的车夫梦,他的新车兴许也就不会被大兵们抢走;再设若他能念及曹先生的恩情和嘱托,暂且把个人安危放一放,孙侦探对他的敲诈也就不起作用了,那笔辛苦积攒的买车钱自然得以保留。)
5、旧社会女性的悲剧根源(小福子的形象是社会底层穷苦女人的缩影,她们要么嫁给和自己一样的穷苦人,像小福子的母亲那样操劳一生,劳累而死;要么年纪轻轻就被卖掉,像小福子那样沦为男人的性奴隶,最后悲惨地死去。在黑暗的社会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妇女,没有地位、没有尊严,整日辛苦劳作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还要遭受男人的打骂和虐待,生儿育女痛苦和折磨的延续。我们似乎应该重新审视女性问题,关注女性生存状态,更好地分析女性悲剧的社会根源。
6、尊重科学,破除迷信。
祥子的老婆虎妞因为高龄生育难产,便请来虾蟆大仙陈二奶奶做法,磕头烧香,却最后还是一个都没保住,反倒是花了很多钱。这位陈二奶奶却穿着蓝绸子袄,带着全份的镀金首饰。可以想到,这些都是劳苦人民的血汗钱,只因为相信神佛的保佑,这些血汗钱却都让这些骗子赚了去。
7、拒绝冷漠、呼唤温情。
《骆驼祥子》,祥子本人是热心肠的,甚至主动给小马儿祖孙买过吃食。但是祥子本人也曾被其他车夫开涮取笑过,因为他“平白无故”居然发了大财,牵回了骆驼,他也和刘四爷父女两走得近,给他们帮工做活,直到祥子也和车夫混迹在一起后,他的正直善良消失了,他成为了这些车夫中的一员,才再没有后话。
而虎妞也是社会冷漠的代表之一,她看不见穷人的苦,住在大院里,也自觉是比其他人高一等的,只有被卖给军官的小福子见过世面,她愿意和她做朋友。而在小福子为了养活弟弟和父亲,而不得已做起不干净的生意时,虎妞甚至愿意为她提供地方。
很多时候,压倒我们的并不是挫折或是悲伤,恰恰是旁人的冷漠。
祥林嫂和骆驼祥子都是“祥”字打头的名字,这种藏在名字里的祝福却没有给他们带来好运。
这是《祝福》中,祥林嫂苦痛遭遇最为人诟病的原因,也是鲁迅写这篇小说表达的核心之一。
周围人起先对祥林嫂的苦难诉说还会给予一些同情,但次数多了,都免疫了,甚至还反过来拿这些事情取笑她。
在《祝福》的一开始,祥林嫂还问识字见识多的“我”:“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我”的一句“说不清”解决了“我”的不安,但却无疑给祥林嫂打击,让她最后的希望破灭了,她永远地困在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之中。很多人的共情力其实很低下,甚至也因为身处集体之中,产生旁观者效应,所以个人责任感最弱,提供帮助的可能性会减少。
一篇读后感只围绕一个感点写,若要写两个就写两篇。
二、引:引出原文
开始写读后感时,首先要简要交代让你产生感受的原文。如果是一句话,可以直接引述;如果是一个内容或文章中心,就要简单概括。简述的内容要与你的感点有直接关系,省略与感点无关的内容,以便自然引出下文的感想。
比如,可以这样引述汤姆的故事:
说到读书,那可是我最大的爱好。我读过的书不计基数,其中最富有童趣的要数《汤姆·索亚历险记》了。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文学大师马克·吐温。读了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主人公汤姆的勇敢和正义。
汤姆·索亚,一个在大人们眼里不折不扣的坏孩子:调皮,恶作剧,逃学……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调皮捣蛋的顽童,身上却闪烁着许多优点。一次,他与“野孩子”哈波为了一点微乎其微的小事跑到墓地中去。无意间,他们目睹了一幕恐怖的杀人事件。但凶手乔却嫁祸给哈波,于是,愤怒的居民们将被冤枉的哈波抓了起来。审判哈波的日子一天一天逼近,汤姆不禁犹豫了:说吧,又怕杀人不眨眼的乔将他杀掉;不说吧,他的良心正受着无比的煎熬。最后,汤姆决定在法庭上证明一切。
这里就是使用了“概括”的方法,简要地叙述了故事的情节,而这个情节又是与自己的“感点”密切相关的。)
三、议:亮明观点
简述原文后,要对原文进行评议,然后在评议的基础上,亮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还以上面的那篇汤姆的故事为例,在简述了故事情节之后,可以对它进行评议:
要知道汤姆面对的可是杀人案案,当时杀人犯乔也在场,而且这可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大坏蛋”。难道汤姆就不怕乔吗?说不怕都是假的,但汤姆有超强的正义感,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好人被,他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恶人阴谋得逞,所以他才不顾自己的安危,毅然站出来解救哈波,要还他清白。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汤姆的这种勇气更得让我佩服不已。
不管是哪种形式,写感受一定要把感受当成重点,把感受写具体点,写深刻点,原文只是感受出发点,是切入点,切忌把原文内容叙述太多,喧宾夺主,不符合读后感文体要求
四、联:联系实际
写读后感最忌空洞地讲道理,一定要联系实际生活谈感想。联系实际是读后感的重点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可以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二是,可以联系社会中的一些实际情况;三是,可以联系自己看过的书中其它相关内容和观点。
联系实际写感想,可写由书中故事想到的类似的事件与经历,也可以写相反的事件与经历,从而形成对比。写的时候必须写出真情实感,这样,读起来才生动,才有说服力。
比如,由汤姆的故事,我们可以联想到我们自己以及周围人面对此类问题时的表现:
如果我们面对着这样的杀人犯,试问我们敢于站出来指认它的罪行吗,可能很多人的回答都是:“不敢”。我曾看过一个报道:一个网吧门口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抓到偷车贼者,奖励现金100元”,原来那家网吧经常有车被偷。但是,抓贼这个天经地义的事非要用物质来奖励?现在的人们明明看见小偷偷东西都不敢说,要“明哲保身”,怕贼来报复,一到关键时刻,就跑得无影无踪,充分体现了这些人软弱、自私、保守、贪婪的陋习。如果每个人都能像汤姆那样嫉恶如仇、积极参与举报,恶人就只能孤军奋战,双拳难敌四手,最终一定会缴械投降,谁还敢当小偷,强盗,杀人犯?真希望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像汤姆那样正直、勇敢、无畏的人。
五、结:总结全文
文章结尾要对全篇进行总结,既可以与前文感点呼应,也可以抒发情感,升华思考。
还是以汤姆的故事为例,我们可以这样来写:
当我恋恋不舍地合上这本书,汤姆的形象却在我的脑海时萦绕。他调皮,可调皮中透出的是机灵与可爱;他贪玩,可贪玩中透出的是纯真与率直。当然,更让我佩服的是他的正直勇敢,是在危险的情况下的挺身而出,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一个那样可爱、那样可敬的英雄!
综上所述,写读后感,一个是“读”,要确实读有收获;一个是“感”,一定要有感而发。如果在“读”和“感”之间要分个轻重的话,读后感应该着重在"感"。其中,“寻找感点,评议感点,联系生活实际”这三点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林林老师示范:
《我的阿勒泰读后感》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看透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题记
午后温暖的阳光穿过树梢撒在手边的《我的阿勒泰》上。李娟老师用质朴的语言、细腻的笔触把我们带进那个诗意盎然又充满真挚感情的故乡。(简介作品,引出下文)
书中并未刻意渲染苦难,但毋庸置疑阿勒泰的生活是苦的。他们的食物很简单,通常是“围着一小碟粗糙腌制出来的野菜,寂静的吃,偶尔说些寂静的话。”母亲丈夫突然离世,拖着老年痴呆的母亲和正在读书的女儿一起生活,为了采木耳赚钱“脸都冻烂了,手上全是冻疮,又肿又硬,裂了血淋淋的口子”。她们曾在荒野沼泽中,被冰雹、雨雪裹挟,没有柴火,只能在棚布和货物下挤一个晚上。搭帐篷,帐篷漏雨,甚至被风掀掉,全家人半夜爬起来追屋顶,用塑料袋接雨水。李娟在县城工作时,回家需搭乘一天仅有一趟的班车。破旧的中巴车四处漏风,只能用胶布来封补,途中会经过极寒地区可可托海,气温可低至零下四五十度。而在夏天,由于道路状况不佳,车厢在凹凸不平的路上左右摇晃,令人晕车难受。再加上闷热,使得整个旅程变得异常艰辛。此外每年还有旱灾、雪灾、风灾、冰雹灾、蝗灾…(引+议)
仅管如此,他们还是愿意在这里继续生活,并且也不认为有什么太委屈、太想不通的。他们热烈的生活着,和途经自己生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和谐的相处着。她和母亲两人三狗微弱渺小的行走在戈壁大漠的起伏之中;他们把狗塞进雪堆里用雪给狗洗澡;他们说骆驼聪明,不像牛和马逮着叶子多的地方猛啃一通,一点不讲策略;他们会观察蝗虫灵敏的触须、精巧对称的翅膀;他们会艰辛的旅途中议论车窗外的石头像不像癞蛤蟆;他们说木耳是森林里最神秘最敏感的耳朵......那里有广袤的草原、壮丽的山川、清澈的河流,无不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生命的活力。(引+议)
灯下静思,若我们身处其中,灵魂是否会被苦难吞噬,不再感受生命的广阔与美好,不再生出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李娟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你不是困在这里,就是困在那里。有的人困在疾病之中,有的人困在贫穷之中。有的人困在繁忙的工作里...痛苦”这东西,天生应该用来藏在心底,悲伤天生是要被努力节制的,受到的伤害和欺骗总得去原谅。满不在乎的人不是无情的人...(联)
确实,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慈悲不仅是对别人的,也是对自己的。时间永恒的魅力,会让人感受到岁月流逝的无情、宇宙的浩渺和历史的凝重。这种感受衬托出个人的微不足道,衬托出个人遭遇的无常和偶然,它使得一切痛苦都失去了分量,而又从反面让一个不幸的人获得了解脱。因此阿勒泰永恒辽阔的风月可以治愈一切。(联)
凌霜而开的茶花,枯枝上休憩的寒鸦,树丛中一哄而散的麻雀,寒风中卖糖葫芦的老大爷,公园里跳起接球的阿姨,暗夜中牵着母亲的手看烟花的孩子......这些都是对生命的讴歌!(联)
生命,极致的绚烂,极致的孤独,极致的平凡,极致的美好!(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