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懂原文抓中心:我们在读中可分三步去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思路,只有通过认真地“读”,才有写“感”的条件。
2.选择重点作感点:一本好书和一篇好文章可“感”的点很多,从众多的感点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感点,作自己读后感的切入点。
3. 读感结合:处理好写读后感时“读”与“感”的关系,做到二不二要。
4.联系实际谈感受:联系自己或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读过一本书或一篇文章都可能有所收获,有所感想,把自己的收获或感想写出来,就是心得体会,也叫读后感。写读后感不仅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提高思想认识和语文水平。
读后感怎样写
那么,怎样写处有新意、有感情、有见解、有体验的读后感呢?
1.读懂原文抓中心
“读后感”的“感”是从读中产生的。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能感得深刻。如果有必要的话,在读文章前我们可先了解一下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作者等。
在读中可分三步去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思路:以《小音乐家扬科》为例:
第一步:初读感知,理清层次:文章的来龙去脉,建立起对课文的初步总体印象。初读《小音乐家扬科》我们知道文章记叙了具有音乐才能的波兰穷孩子扬科为了看看、摸摸地主仆人的小提琴而惨遭毒打,含冤死去的事。
第二步:细读深思,抓重点:评词析句,细读深思,体会用词的生动、准确。细细品读文章,可先找出一些能反映扬科热爱音乐的重点词句,再细细体会语言的形象生动,故事的扣人心弦之处。
第三步:研读体悟,突破难点: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表达的中心思想,用心去感悟生活、研读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明白夺去小音乐家扬科生命的罪魁祸首是人吃人,人剥削人的资本主义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穷人的孩子即使有才能,也只能被埋没,甚至遭到被迫害至死的悲惨命运,要感悟到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如此幸福,只有通过认真地“读”,才能领会到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才具备了写“感”的条件。
2.选择重点作感点
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的读后感,可“感”的点很多,要写好读后感,必须选好“感点”。
什么叫“感点”呢?感点是由书中某一个地方的内容引起的,引发我们体会的地方,它不是凭空产生的。面对众多的感点,我们必须从众多的感点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一个或几个感点,作为自己写读后感的切入点,切不可面面俱到。
例如《三顾茅庐》这篇文章,有这么三个方面可以作为感点:
一是张飞对诸葛亮粗鲁无礼,张飞很莽撞。
二是写刘备的语句和写张飞的语句,对比起来可以看出刘备态度很谦恭。
三是从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完成统一国家大业,从中体现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
我们可发现第三个感点是这个故事的中心,也就是反复读这个故事后感受最深的一点,那么我们就选第三个作为读后感的切入点。
3.读感结合有侧重
写读后感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我们说,“读”是“感”的前提和引子,“感”是“读”的结果和目的。读后感中少不了对原文的“叙”述,但它不像记叙文中的“叙”那样具体、形象、生动,读后感中的“叙”要做到简明。
我们写读后感常犯的毛病是复述原文,没有做到简明扼要。有的只“感”不“读”,离开原文意思漫无边际地胡编乱写,说道理时空发议论,而缺乏身边的实例。
写读后感可以说经验,也可以谈教训。大多出色的读后感,总是受原文内容或情感触发,从而引起对生活、学习、思想等实际问题的思考。读后感,是有“读”有“感”,“读”、“感”结合的。
可以先叙述文章内容,后集中谈体会,这种写法适于只谈一点体会。还可以边叙边谈体会,“读”和“感”交叉写,这种写法可以谈几点体会。无论用哪种方法写,必须做到二不要:不抄录课文;要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不离开文章的内容,要真切联系自己的实际抒发感想。
4.联系实际谈感受
这个“实际”,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没有情感的读后感苍白无力,有情感的读后感才能感染人。
在联系实际谈体会时,不要就事论事,要注意展开想象,从古到今,从近到远,从己到人,从正面到反面,只要与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关系,都应大胆自由地写,如果把自己的经验教训与作者的切身体会结合起来写,那么我们的读后感一定更真切,更有感染力。
读后感范文我来读
唤醒我身体里的精灵
——读《钢琴小精灵》有感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你越是爱它,就越能做得更好。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你相信奇迹,奇迹才会发生。
——题记
“哎……又要练琴了……”我叹着气,非常不情愿地在钢琴前坐下。四年级的我,弹了五年的钢琴,面对密密麻麻的音符,心里很烦,但愿时间过得快一些。
弹着弹着,我突然忘记自己弹到哪儿了,好像一下子对乐谱不再熟悉了,看看手指,指法好像又错了,再看看我的钢琴,它仿佛露着一大排森森白齿,正狡黠地笑着。然后我生气地把双手砸到了琴键上,钢琴发出“喇——”的噪声,听上去像是无辜被打的孩子发出委屈的哭声。我突然又心疼它了。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幅画面——那一天,爸爸妈妈给我买来了这架钢琴,啊!钢琴好大、好高呀!我兴奋地冲到这个大家伙前,迫不及待地打开琴盖,一双稚嫩的小手在黑白之间胡乱地按着、敲着,那杂乱无章的噪声,听在我的耳朵里,却仿佛是世上最动听的仙乐!
学钢琴是我幼儿园时自己的选择,因为每次听到舞台上的阿姨弹奏钢琴曲,我就会被深深地吸引而迈不开脚步,觉得钢琴发出的声音是那么动听,那么美妙!再看那弹奏的人,一袭长裙,纤纤玉指,指尖在黑白琴键上欢快地跳跃着,那么娴熟,那么优雅。每次我都会呆呆地想:要是我长大了也能这样狮钢琴,那该有多好! 以那以后,我就走上了学钢琴的漫漫长路。我就这样坚持学了五年,这架钢琴忠实地陪我度过了五个 我喜欢钢琴,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原声乐器能像它一样,即使是独 奏,也能演奏出一支乐队的效果,两只手同时演奏不同的旋律,可以分出几 个声部。十个手指就像十个精灵,可以演奏和弦、音阶、琶音。初学后的几 年一切顺利,我轻轻松松就考完了八级。但是,随着曲目难度的与日俱增, 我变得越来越浮躁。
每到这个时候,我往往会想起《钢琴小精灵》这本书。我多么希望我的 钢琴里面也住着一个克雷琛多。 克雷琛多——这个住在钢琴里的小精灵,曾经和他的家人一起住在钢琴 店,他们以音乐为食。某一次,克雷琛多因为贪玩,离开了家族同住的钢琴, 被送到了丹妮尔家里,从此与家人分离。有一次丹妮尔突然发现,钢琴里住 着一个小精灵,看着小小的克雷琛多,丹妮尔问他吃什么。克雷琛多说:“我 是以音乐为食的。”“你怎么又矮又瘦的?”“因为我已经很多天没有听到音乐 了。”丹妮尔是个善良的小女孩,虽然她是一个很不喜欢弹钢琴的小女孩,但 是因为自己很久没有弹钢琴而使小精灵饥饿难耐,丹妮尔很不忍心。为了让 钢琴小精灵不再挨饿,丹妮尔便开始努力弹琴。为什么丹妮尔能从一个不爱 弹琴的孩子变成一个爱弹琴的孩子呢?这是因为小精灵克雷琛多告诉她,充 满爱弹奏出来的音乐可以让他吃饱。从此以后,丹妮尔便发奋练琴,不仅把小精灵喂饱了,而且还将他眼得胖胖的,她自己也在小精灵的帮助下,进步神速。
读了《钢琴小箱灵),我满脑子都是小精灵克雷琛。打开琴盖时,我 好像看见克需琛穿着西服,礼貌地向我打招呼,然后跳到音箱里去了: 肖邦的《F小调练习曲)时,我仿佛看见统克雷琛摇动着他的身体,指引着我的手指,从低音区跑到高背区,从白键爬上黑键,又从高音区滑到低音区……一曲弹完,没有停顿。没有磕磕绊绊,“哇,新时期的肖邦诞生啦!”我对 自己说。正当我美滋滋地收起琴谱,擦拭干净琴键,准备合上琴盖的时候 我好似又看见克雷琛多探出脑袋来,赞许地竖起大拇指,又绅士地朝我一 躬,对我摆手告别……
克雷多在我的想象中出现了一次又一次。当我弹起《梁祝》时,我看 见克雷琛多时而活泼、欢快,手舞足蹈,时而安静,出神发呆,时而惶惶不 安,满脸泪痕。我带着克雷琛多,在舞台上演奏《梁祝》,参加琴行的“年度 小明星”评选,赢得了阵阵掌声,以高分进入了决赛。
我又恢复了弹琴的自信,又找回了弹琴的乐趣。每当我演奏乐曲,心情 也会随着动听的琴音跌宕起伏。十个手指灵活地演奏着,一串串音符从指尖 流淌而出,黑白交错的琴键发出妙不可言的琴音,让我忘却了一切烦恼。 这真得感谢克雷琛多这个小精灵,虽然它只出现在我的想象中。弹琴时, 有钢琴小精灵;写字时,有书法小精灵;看书时,有阅读小精灵……当我带 着这份想象,相信精灵的存在,去爱它的时候,我就不再讨厌钢琴,就能把 琴弹好,就能把字写好,就能和书中的人物对话……我成了琴行的“年度小 明星",我获得了书法比赛一等奖,我被评上了“阅读小书虫"……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精灵,这个小精灵是守护我们理想的精灵,他不吃米饭、蔬菜和巧克力,也不需要漂亮的衣服,他需要我们每天付出的勤奋与努力。只有当小精灵“吃饱”了,变得更强大了,我们的目标就有希望实现了,我们离自己的理想也就更近了。
钢琴里有小精灵,水里有小精灵,饭碗里也有小精………这些小精灵可以出现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其实它们都住在我的身体里,住在我的想象里。这些小精灵的名字叫“克雷琛多",叫“卡尔西法”,叫“花仙子”.....什么都不重要,但它们都有共同的名字,叫“爱”,叫“相信”。
返回读后感怎么写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