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后感的写法
1、拟好标题:
很多同学直接写《 xx》读后感,别人读的时候就引不起兴趣,会想到这样没有主题的读后感会不会浪费时间呢?如果有了一个非常醒目的标题,就会让人有一种乐于阅读的心思。所以,虽然也可以不要主标题,但是我还是建议拟主标题。如:
爱是战胜邪恶的天然屏障
----读《哈里.波特与魔法石》有感
拥有一颗平常心
----读《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有感
谦虚功的基石
----读《谦以行善,金榜提名》有感
幸福在哪里
----读《长腿叔叔》有感
……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醒目,就像一个人拥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一样,先是好看了三分呢。需要注意的是:标题一定要高度浓缩你的感悟心要。不要泛泛而写,一定要结合感点。
二、正文的基本结构:
1、述 ——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议 ——亮明基本观点
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也就是自己的基本观点)。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感—— 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联 ——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
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5、结 ——就是收束全文
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要“结”得自然,顺理成章收束全篇。或发人深思,或气势磅礴,或首尾呼应,暗合标题,这都不失精彩。
以上五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3感这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4联这一部分了。
三、要注意的问题
1、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吃透文义。写读后感之前,首先要把所读的对象文章或者书籍读透,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如果读不透,写的时候就会东一句,西一句,不知所云。
2、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是自己在写读后感,是自己的感受或者感悟。不要总想着说教别人。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范文】
赞之歌
-----读《荔枝蜜》有感
小时候,大人们常说“今天的生活无比甜蜜”;范文的作者们总说“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所以,学了《荔枝蜜》这篇课文,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曾想过,蜜是怎么来的呢?读了《荔枝蜜》后,我才懂得,蜜不只是一种单纯的东西。
我们说“甜蜜的生活”是有原因的。一方面,蜂蜜甘甜醇香,调理滋补。正像作者写的那样,“甜香里带着股清气”;另一方面,生活是美好的,是伟大的劳动人民创造的,蜂蜜是美好的,是高尚的蜜蜂创造的。他们有着惊人的共性:平凡,辛勤,无私地奉献。
课文中有一句话使我感触颇深。作者写道:“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勤劳的农民在田间耕耘,无私的工人在马路上清扫,平凡的人民教师在教室里播种知识……他们像蜜蜂一样,从不向人们索取什么,却给社会,给人类提供香浓的“蜜”。
想到这里,我不免要进行深深的自责。我每天吃农民中的粮食,走工人清扫的马路,学教师传播的知识,从来没有付什么报酬。不但如此,我曾浪费粮食,乱扔垃圾,不好好珍惜学习的时间……我都做了些什么?我对得起蜜蜂般的劳动人民吗?喝着香甜的蜂蜜,却好像一口口苦水咽入腹中,一把把尖刀插入良心。检讨自己的同时,我还想,现实中的贪官污吏们,不正像大黄蜂一样,压榨善良的劳动人民吗?他们不但不关心劳动人民的疾苦,还从劳动人民那里谋取私利,与凶恶的大黄蜂有什么区别呢?作者听到工蜂只能活六个月以后,心灵“不禁一颤”。与此同时,我的内心也受到了猛烈的撞击。简短的生命,巨大的贡献,使我想到雷锋与鲁迅。雷锋,在二十余年的有限生命里,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精神丰碑;鲁迅,虽然只活了五十多岁,却酿造了思想与精神的蜜。蜜蜂是伟大的,劳动人民也是伟大的,他们都在极有限的生命里,创造了无限的财富,滋润着你,养育着我。
茅塞顿开,我好像看见千千万万只蜜蜂引导着我,飞呀飞,飞入五彩的花丛,飞入缤纷的世界。
【范文】
幸福在哪里
-----《长腿叔叔》读后感
在字典里是这样解释“幸福”的: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称心如意。其实“幸福”这东西,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想象中的幸福那么宏大,那么难以实现,那这种人所谓的“幸福”算是真正的幸福吗?但幸福对《长腿叔叔》的主人公婕茹莎来说,事事处处都充满了幸福,有人关心她就是幸福。
婕茹莎是孤儿院的一个孤儿,一位好心的理事看中了她的写作才华,将他送入大学深造,条件是每个月都要给这位理事写一封信,汇报学习和生活情况。但理事声明永远不回信。婕茹莎从来没有见过这位好心的理事,只是一次在昏暗的光线中偶然看到了他的身影——个子很高,腿很长。因此便在以后的信中称他为“长腿叔叔”。在大学里,婕茹莎把他当做自己唯一的亲人看待,毕业后她爱上了一个名叫杰维斯的男子,在无助时,她就再次向长腿叔叔求助。当她见到长腿叔叔时,发现长腿叔叔便是那个杰维斯!
这本书其实就是一本平常的女大学生书信集,但却被人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是为什么?我觉得就是因为作者对幸福的诠释。书中有这样几句话:“有些人不是在生活,而是在奔跑,拼命地追逐地平线上某个遥远的顶点。他们跑呀,跑呀,根本看不到沿途那美妙的风景,乡间田园的幽静。突然有一天,他们发现自己成了老人,筋疲力尽,至于那遥远的顶点是达到了还是没有达到,已经没有什么区别。而我要与生活同步,把生活中一点一滴的乐趣积累起来……”
看,大部分人像上面那些“奔跑的人”吧!我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商人到山区寻找财富,他看见在山脚边上有一个樵夫在晒太阳,就对樵夫说:“你在这里晒太阳就能晒来财富吗?你要趁着好天气上山砍柴!”樵夫说:“我今天已经砍足了我烧的柴,还去干什么?”商人很不理解:“你如果再去砍一些,不就可以把剩下的柴卖了攒下财富吗?”樵夫:“攒下财富干什么?”商人说:“干什么?日积月累,你就会富足起来,然后你就可以开一个木柴加工厂,你的财富就会更多,你就可以在半山腰买一幢别墅了。”樵夫问:“买了别墅干什么?”商人又用教导的口吻说:“那样你不就可以无忧无虑的躺在山脚边晒太阳了吗?”樵夫盯着商人质问:“难道我现在不是在无忧无虑的晒太阳吗?”商人无语。
这个故事与书中的那几句话很相似。这个商人就是奔跑的人,而樵夫却是这么知足。因为他知足,所以他快乐并幸福。通过这几个例子,你明白幸福在哪儿了吗?幸福在知足后面。当你知足了,你便会发现生活的美。生活对于不懂得知足的人来说,是一场悲剧,但对于知足的人来说,就是一种幸福的享受。
再次重复一遍:幸福在哪里?它在知足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