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礼物》读后感范文精选
生命的礼物-喜乐的河
笔名:迦陵
生命的礼物是在海棠书斋和一群长者一起共同读完的,在第五次活动中,我们用世界咖啡的方式来共读。在准备议题的时候,我开始是以怎么生怎么死为小组议题,但是想到中国人对死亡的避讳,在沉浸式阅读完这本书后,我的议题从欧文亚隆及玛丽莲亚隆的他们俩、他们的子女、他们的朋友圈、他们的书几个角度来策划活动。在策划的过程中,我又想到了他们的来访者或者是欧文亚隆的工作室来访者,我当时想如果有更多的人来就整第五个小组。现在复盘,我发现可以将他们的书替换成他们的来访者。
准备议题的时候,我先从我感受到和吸收到的进行示范,这样即使当天来的书友没有读过书,也可以通过阅读示范,对两人有所了解,或者感受到两人的光芒来共振出自己内在的东西。
在开场的时候很多组都说不明白,我在其中一组根据场域开始引导,这一组是他们的朋友圈,当我提示大家当看到玛丽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想着自己的书给谁?自己的法语书给朋友,自己的首饰给儿媳,自己的艺术书给摄影师儿子。。。长者说你记性好我们记不住。我问:请问你们有为女儿做的一件事让你都为那个时候的自己佩服的?郭老师说有呀,非典期间每天给女儿送饭,那街上一个人都没有。。。就这样郭老师讲述着当年温暖的送饭场面,大家也渐渐地明白了是怎么走进世界咖啡,进入状态后就非常的好。外面大寒天气,里面大家的脸都红彤彤的,享受在分享中。
在去各组巡逻的时候,发现不同的主持人主持风采不一样,面对少年犀利的提问,有的时候是迎难而上有的时候是谆谆诱导,都有收获。少年带着长者一起看ipad,找答案,互相涨知识。
读书会各个年龄段、各个层次的老师都有,大家在一起共奏喜乐的河。短短两个小时,一片欢聚的海洋,真美好。
《生命的礼物》读后感
安
《生命的礼物》,一本描写死亡的书,没有让我感到锥心的痛,只感觉是两个老人娓娓道来的叙事,展现出缓步走向终点的坦然,以及回望来路的幸福、丰满和喜悦,而爱,是一切的支撑。
书的中文译名是“《生命的礼物》~关于爱,死亡和存在的意义”,读下来还不是很确定这里的礼物具体指的什么,有一篇推荐序里说“死亡就是生命最好的礼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而我体会欧文和玛丽莲的爱情才是这一切可以发生的根本,因为这么坚实的爱才让她们无憾过往,无畏去路。这不得不让我一个很难羡慕别人的人狠狠的羡慕了。这样的爱情,比中彩票的几率还低吧,从青春年少的第一眼到阴阳两隔的最后一眼,70余年,大概比很多人的寿命还长,难得的是这么长的岁月里可以一直相守相爱,相濡以沫。读过这本书,真要好好想想,有一日,如果真要面临死亡,是孤单面对还是被爱陪伴,你的内心是恐惧,后悔还是无畏,安然?离去路日少一日,要好好珍惜自己,珍惜在一起的人。
另一个读书中感受比较深的就是玛丽莲得病后开始分配自己的东西,包括收集的书,首饰,旅游纪念品,衣服和其他日用品,每一件东西都不再只是一件物品,因为玛丽莲的使用而拥有了她的属性,印刻她的审美,她的世界观,她的知识和她的博爱,也会因此而得以流传。其实玛丽莲和欧文的生活日常其实也与我们无异,读书,学习,工作,旅游,交友,与家人一起吃饭,这些平凡的事情,在他们的描述下似乎都充满了趣味,美好和意义,怎么又都与我们所做的不一样了呢?举一个小例子,因为我没有获得过一件祖传的首饰,所以我也根本没有想过我会给孩子准备一件这样的礼物(看来以后有理由给自己买精致而昂贵的首饰了,😂😂哈哈哈),我可能也就世俗地想过的当我离去,给孩子准备些钱财和一个安居的房子。那样的话,当这些东西散尽,我留在世上的元素是不是就消失了呢?(突然get到“祖传”的另一层自私的含义😅😓),这是物的层面,而更重要的是当我死后,在精神层面又留给世上些什么呢?玛丽莲和欧文都有著述在身,而我们普通人又能留给世界一些什么呢?虽然也可以写作自己的故事,但是先把每一天认真精致地过成可以纪念的内容,积累下写作的素材吧,不然每天匆匆地赶向目的地,对路过的风景毫无知觉,就没有了可以记述的细节。太用力的活就等于没有活,向死而生,活在当下,是哲学层面的大口号,也可以践行在每一日。
最后,不得不庆幸参加了这次龙英组织的读书会,感受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和投入,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他人的关爱,非常感恩这美好的相遇。另外第一次与母亲和家人之外的老者一起相处这么长时间,非常受触动,年龄真的不是障碍,爱美,爱被赞美的心都一样;让生活充实,有意义地过好退休后每一天,就是当下可以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生命的礼物》读后感
方圆
“生命的礼物”这是多么庄严而又宏大的主题,在这里,一位是心理学家,一位是女教授,一对相爱65年的夫妻,他们面对死亡时,共同协作,每人一章,写下了他们的所思所想,作为他们留给世人的珍贵的生命礼物。
玛丽莲到了生命的终点,她怀着感恩之心看到了生命给予她的丰厚的礼物。一个相伴65年的知心爱人,四个健康成长、事业有成的孩子,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亚隆的陪伴和他所有的爱的行为,玛丽莲都看到了,感受到了,他们十几岁相识,男孩对女孩一见钟情。接下来的65年里,他们生儿育女,行走四方,著书立说,彼此砥砺和成就。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拉爱研究生培训后,他们开始了学术生涯,他们成了同伴作家,他们一直是彼此的第一个读者和编辑。现在,亚隆88岁,玛丽莲87岁,他俩子孙满堂,他们的生命成熟圆满。
她感受到来自孩子们的爱,他们的四个孩子:伊芙、里德、维克多和本恩都住在加州。玛丽莲: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孩子们都来照顾我们的日常生活,住在这儿陪我们,帮我们做饭,给我们鼓劲。孙女丽诺尔从日本来,和我们住在一起。最初是我帮助她适应美国的生活,现在则变成她来照顾我了。
她想到了遍布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他们在法国、希腊、瑞士等国家,以及剑桥、纽约、达拉斯、夏威夷、加州等地,他们都那么在意我的生死,这令我深感慰藉。我的好朋友苏珊·贝尔活到近90岁,她一生中数次绝处逢生。在苏珊去世的前几周,她送给我一份珍贵的礼物——19世纪英国银制茶壶。在面对病后的时间里,玛丽莲觉得戴安·米德尔布鲁克可能是最好的榜样。戴安是斯坦福大学的英语教授、著名的传记作家。和玛丽莲有着25年的深厚友谊,直到她2007年因癌症去世。著名的法国学者勒内·吉拉尔是玛丽莲的论文导师,也是她的同事和朋友。
是的,所有这些,都是生命给予她的礼物,玛丽莲的人生是丰富的、幸福的。她回顾自己的一生,感到87岁的自己“已经拥有了一个精彩的人生”因此死亡对她而言,并非是一个悲剧。她整理自己的文学作品,将自己的法文项羽捐献给了斯坦福大学法语系,她交托出已经完成的书稿,她发出一封感人至深的邮件和朋友们告别;她将首饰分给女儿和儿媳,将心爱之物送给孙辈……这是多么勇敢和智慧的行为!
玛丽莲在书中写道:在这些痛苦煎熬的日子里,我愈加体悟到自己的生命与他人紧密相连——不只是丈夫和孩子们,还有许多为我雪中送炭的朋友们。我终于明白,一个人活着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他人。这是出自一个即将消逝的生命发自内心的告白,也是留给我们生者宝贵的生命礼物。
与此同时,生命的礼物的另一个作者,玛丽莲的丈夫,心理治疗大师欧文,以饱含深情地用学者的笔触写下了面对失去爱妻时的所思所想,他内心的伤痛,他的无助,他对过去岁月中的美好回忆,尽自己所能去做一些事,欧文在书中说,他对自己的死并不感到害怕,他的恐惧“源自对生命里再也没有玛丽莲的想法”。所有这些,也是他以另一个角度奉献给读者的生命的礼物。
总之,作者通过《生命的礼物》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人生终点时刻,也让我们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更多的思考。
让我们学习玛丽莲,充分地活,坦然地死。让我们学习欧文,不断地超越自己,让自己活得更加充分,活得不负此生。
死得其时
-【生命的礼物】读后感
笔名:尼尔尔
这是一本关于一位独立女性在面对恶性疾病缠身时,在毅然决然的选择安乐死前,与深爱她的丈夫一起记录如何坦然面对死亡,如何死得其时的故事。
首先,摘抄让我产生共鸣的段落:
——只要可能,你需要生活在有趣的地方。这样,你可以遇见有趣的人,见证有趣的事。摘自译者序第一段。
谁不想有过一个有趣、生动、充实、充分活过的人生呢。
——她其实并不相信有来世。她只负责尽情地把这一世活得有声有色。摘自译者序第六段最后一句。
博学而睿智的玛丽莲,人间清醒!所以,她是深谙活在当下的道理的。
——如果你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多少遗憾,那么面对死亡会更容易些。摘自前言第八段。
欧文在1980年出版的“存在主义心里治疗”一书中就提到这个观点,现在想想这是多么前卫及有前瞻性的论点。
——我们怎样才能优雅地把这个世界留给下一代呢。摘自前言最后一段前。
优雅,也许也是我的死前的愿望吧。
——许多人死得太晚,另有些人则死得太早。人应死得其时。摘自第1章救命的盒子 第5页。
死得其时,大概就是后面说的成熟圆满之时。
——简单的答案是:死亡之路无坦途。摘自第2章成为一名病人第14页。
玛丽莲在病痛折磨下,不想痛苦而绝望的活着。但如果拒绝治疗,会更痛苦,所以,在美国当地法律允许下,她想到了安乐死(缓和照顾)。这是一个需要勇气的决定。
——人的生命中有三样东西是重要的。第一是善良,第二是善良,第三还是善良。纵然我因自己的处境饱受煎熬,也愿我仍能恪守这句格言。摘自摘自第2章成为一名病人 第19页。
没有宗教信仰却胜似有任何信仰的人。
——我所在的这列火车上,终究还是有别人在的。摘自第3章幻灭感第26页
未经他人苦,怎知他人难。有了共情或感同身受,才会真切的感受生活,感恩生活。
——即便有时候我们犯了错,我们依然可以用真诚和友善来弥补。摘自第5章决定退休第43页
真诚,应该是我们提倡的一种人生态度。
——尽管身陷困境,生活中有些时刻让我仍然觉得活着真好。
——万物有时…….生亦有时,死亦有时。摘自第6章困境与重燃希望第51页第52页。
虽然觉得活着真好,但万物有时,该到自己退场的时候了。直率而又无畏的玛丽莲着实令我佩服。
——遗忘本身便是一种不断在生命中上演的死亡形式。
——你越是未曾好好的活过,你对死亡的焦虑就会越严重。摘自第7章再一次 直视骄阳第58页第64页。
欧文面对爱人的即将离开的无力感,严重焦虑。
——一想到他形单影只,我心底就升起巨大的悲伤。
——他不惧怕死亡,但惧怕死亡的过程。
——朋友们都惊讶于我面对死亡的冷静,但有时候,我怀疑这份冷静或许只是一层保护膜,而在内心深处,我其实同样惊恐万状。摘自第8章这到底是属于谁的死亡第67页第69页第70页。
玛丽莲在梦中为自己死亡而哭泣。
——灵魂终将随着身体一同消亡。
——他们都无力穿透我深邃的孤寂。
——这没那么糟糕。摘自第9章面对终点第72页第74页第76页。
欧文从恐惧到慰籍。
——真希望可以平静地离开这人世,不再受苦。
——想结束这痛苦的生命。
——我会为离开心爱的人而哀伤。
——死得其时。
——我在尝试与最爱的人分离。摘自第10章考虑医生协助第80页第82页第83页。
玛丽莲拒绝不计一切代价(欧文的观点)活着,她已经开始为离开做准备。
——到目前为止,我比较平静。在经历了十个月的煎熬之后,知道我的痛苦即将结束,真的是种解脱。摘自第14章死刑第111页。
玛丽莲平静有序的安排自己的后事。
——任何人在痛苦难以忍受和康复全无希望时,他会支持其拥有结束生命的权力。摘自第16章从缓和照顾到临终关怀第120页。
个人赞同这个观点。希望等我到那个节点,国家也会出台相应的法律,让我死得其时,死得优雅,死得有尊严。
——这是至暗时刻。
——当她痛不欲生之时,我却无能为力,内心极度无助。
——死亡降临。摘自第21章死亡抵达第144页第147页。
死亡,是生命最好的礼物。悲伤,是我们为勇敢去爱所付出的代价。
——即便我不能再与玛丽莲分享我的生活,即便独剩我一人,生活仍然是有意义的,有吸引力的,生活最重要。
——空虚感一下子攫jue住我。
——但我仍然觉得空落落的。一切的中心不在了。
——悲伤沉重袭来,我知道自己只能独自面对。….现在她只活在我心里。摘自第23章作为一个独立的成年人,生活第175页第176页第178页。
爱人的辞世,需要时间去适应、去面对孤独。
——锥心的悲伤都会让我流泪。
——我经历了深渊一般的哀伤。
——你听从了尼采的建议-死得其时。
——我的焦虑和抑郁已消退。
——你活得约充实,便死得越坦然。对我而言,这便是真理。摘自第35章亲爱的玛丽莲。
至此,欧文已经疗愈了哀伤。
以上,在形成文字时,已是我第3遍浏览这本书了。生命的礼物,从名家的赞誉、推荐序、前言至各章节,屡屡浏览,让我无法放下。
所有,归结给我最警示的,就是人最终存在的意义就是要死得其时。
《生命的礼物》阅读有感
颐临观复
在兔年的除夕,我终于阅读完了《生命的礼物》这本书。读完整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什么样的生命是伟大的?而这些伟大的生命是如何面对死亡的?什么是真正爱情?什么是真正幸福美满彼此成就的婚姻?什么是人生的导师,为什么人生路上要多读书,为什么要与智者同行?这些小问号闪烁在我的脑海中。
感恩龙英姐在2023年最后一个月带着我和我妈妈一起走进海棠书斋,走进海棠读书会,走近《生命的礼物》书写营。甚至,在兔年最后一次读书会上,我还成功邀请到我的女儿一起来参加了龙英姐别出心裁的世界咖啡形式读书会。无论是妈妈的参与,还是女儿的造访,让我觉得我真的好幸福,因为有愿意我和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我的最爱最亲的人。还有,这些书写营中每一位长者、书友,真的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感受到活到老学到老,感受到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不仅仅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他人。谢谢龙英老师和各位书友给我、我妈妈和女儿的掌声、鼓励、支持、接纳,是你们给我如此之多的灵感,让我对读书、对学习、对写作的兴致持续昂扬。
《生命的礼物》是心理学大师欧文亚隆和玛丽莲倾情之作,用文字记录了两个相爱的人如何一起面对死亡的所思所想所感。我从来没有读过一本像这样能真实地、坦诚地、详尽地描写痛失我爱的文字。我被欧文的文字所打动,被玛丽莲的勇敢、无所畏惧所打动,为这个优雅和谐的家庭成员的行为所打动。
生命是一份礼物,生命与生命的相遇是一份礼物,感恩所有生命中的遇见。欧文在17岁遇到玛丽莲,从此两个人相伴70年,彼此相爱,彼此成就。想象作为心理学家的欧文尚难以面对爱妻的离去,作为常人的我们对衰老及死亡的恐惧是非常正常的。而长寿时代,百岁人生再不是人们的梦了。那如何坦然面对衰老死亡呢?记得姥姥活着的时候,常说老伴老伴,只有人到老的时候更知道老伴的重要性。然而没有人能做到“虽不是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的理想状态。当一方不得不要离开另一方时,到底该怎样面对呢?欧文的章节中详细描写了他是如何克服自己的懦弱后勇敢的面对爱妻离开的经历,又是如何一步一步从绝望中走出来重新直面人生。
作为这样一对伉俪,当一方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时,另一方却要独自一个人面对越来越衰老的未来的岁月,也许这就是生命的无常。接受生命的无常也是我们每个人不断修行的课题。然而再达观的人也免不了伤感、眷恋、思念。
死亡是生命的最好的礼物,正是因为有死亡,所以我们才需要更加珍惜我们活着的每一天。书中说“你活得越充实,便死得越坦然”。面对死亡我们能做什么呢?只有认真过好当下每一天,善待我们的伴侣、善待我们的家人、善待我们周围的一切。所以,去爱自己,认真的和自己相处,充分的活自己、绽放自己,追求自己的热爱,勇敢面对自己的一切,我们一定可以做到死而无憾。
《生命的礼物》阅读有感
颐临观复
在兔年的除夕,我终于阅读完了《生命的礼物》这本书。读完整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什么样的生命是伟大的?而这些伟大的生命是如何面对死亡的?什么是真正爱情?什么是真正幸福美满彼此成就的婚姻?什么是人生的导师,为什么人生路上要多读书,为什么要与智者同行?这些小问号闪烁在我的脑海中。
感恩龙英姐在2023年最后一个月带着我和我妈妈一起走进海棠书斋,走进海棠读书会,走近《生命的礼物》书写营。甚至,在兔年最后一次读书会上,我还成功邀请到我的女儿一起来参加了龙英姐别出心裁的世界咖啡形式读书会。无论是妈妈的参与,还是女儿的造访,让我觉得我真的好幸福,因为有愿意我和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我的最爱最亲的人。还有,这些书写营中每一位长者、书友,真的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感受到活到老学到老,感受到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不仅仅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他人。谢谢龙英老师和各位书友给我、我妈妈和女儿的掌声、鼓励、支持、接纳,是你们给我如此之多的灵感,让我对读书、对学习、对写作的兴致持续昂扬。
《生命的礼物》是心理学大师欧文亚隆和玛丽莲倾情之作,用文字记录了两个相爱的人如何一起面对死亡的所思所想所感。我从来没有读过一本像这样能真实地、坦诚地、详尽地描写痛失我爱的文字。我被欧文的文字所打动,被玛丽莲的勇敢、无所畏惧所打动,为这个优雅和谐的家庭成员的行为所打动。
生命是一份礼物,生命与生命的相遇是一份礼物,感恩所有生命中的遇见。欧文在17岁遇到玛丽莲,从此两个人相伴70年,彼此相爱,彼此成就。想象作为心理学家的欧文尚难以面对爱妻的离去,作为常人的我们对衰老及死亡的恐惧是非常正常的。而长寿时代,百岁人生再不是人们的梦了。那如何坦然面对衰老死亡呢?记得姥姥活着的时候,常说老伴老伴,只有人到老的时候更知道老伴的重要性。然而没有人能做到“虽不是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的理想状态。当一方不得不要离开另一方时,到底该怎样面对呢?欧文的章节中详细描写了他是如何克服自己的懦弱后勇敢的面对爱妻离开的经历,又是如何一步一步从绝望中走出来重新直面人生。
作为这样一对伉俪,当一方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时,另一方却要独自一个人面对越来越衰老的未来的岁月,也许这就是生命的无常。接受生命的无常也是我们每个人不断修行的课题。然而再达观的人也免不了伤感、眷恋、思念。
死亡是生命的最好的礼物,正是因为有死亡,所以我们才需要更加珍惜我们活着的每一天。书中说“你活得越充实,便死得越坦然”。面对死亡我们能做什么呢?只有认真过好当下每一天,善待我们的伴侣、善待我们的家人、善待我们周围的一切。所以,去爱自己,认真的和自己相处,充分的活自己、绽放自己,追求自己的热爱,勇敢面对自己的一切,我们一定可以做到死而无憾。
生命的礼物读后感 书畅
生命的礼物这本书是送给我们所有的人和留给这个世界的礼物。可见教育和感染力是多么的强大。以前人们对生老病死这个话题都避而不谈。通过读这本书提高了认识打开心扉。欧文和玛丽莲的几十年的忠贞的爱情,他们生病后的相互安慰,照顾,陪伴。并且能在那么艰苦的情况下战胜一切困难和痛苦合作完成这本留给世人的珍贵礼物。他们的伟大使我们永远铭记!身后活在人心,是为不死
他们的伟大他们对亲人,朋友,孩子们的爱也传递给了后人。
让我们学习玛丽莲充分地活,坦然地死。让我们学习欧文不断地超越自己,让自己活得更加充分,活的不负此生。
我们要活在当下,过好每一天。
感谢赵院长海棠书斋给我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感谢黄老师奉献爱心代领学友们认真读书!感恩这么多学友的陪伴!
生命的礼物读后感 上进
《生命的礼物》在老师的带领下,这本书已经读完,由于我的家中有各种事情,因此我没有时间认真的读书。但是在老师和我组的同学启发和引导下,我有一些感想,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规律,要正确面对死亡。活着就要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不要再追求一些花而不实的东西了。人这一生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挥霍,踏实一点儿,务实一点儿。和谁在一起轻松愉快就和谁在一起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自己的精神世界。比如读书,就很好,喜欢读书,喜欢和大家在一起开心快乐!
《生命的礼物》读后感 妤锦
参加了六次由黄龙英老师带领的海棠书斋读写营活动,第一次在老师的带领下读完了一本书。以前都是一目十行的读书,这次是逐字逐句的读完。
本书的作者欧文.D.亚隆是当今美国著名的国际精神医学大师。他以其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了关于生命和死亡意义的书。本书前半部是他和其夫人玛丽莲.亚隆联合写成的。在他的夫人玛丽莲.亚隆身患绝症实施安乐死后,他自己完成了后半部分的写作。人的一生,生老病死是谁也要注定经历的,老年以后如何过好自己的最后一段时光,在衰老到来,遭受病痛,直到死亡即来临时如何面对?本书给了我们启迪,欧文.D.亚隆,玛丽莲夫妇相亲相爱65年,在死亡来临的时候,玛丽莲坦然面对,选择了安乐死。在夫人去世后,欧文坦诚了自己关于挚爱亲人去世后的痛苦,孤独、病痛,甚至是自己生理上的难言之隐,自己是怎么度过这段时光的,这是一部对生命感悟极具价值的书,它不仅仅是心理大师以他的学识告诉你心理上的知识,更是作者的亲身体验和感同身受。
感谢作者的坦诚、豁达、崇高。本书就像一束光,照进人的内心,指引人透过黑暗走向光明。
《生命的礼物》读后感 刘敏
自己很少完整的读完一本书,除非是非常引人入胜的小说。这次龙英老师邀请参加读书会,真是一次非常动心的体验。读书后自己的感悟,加上大家带着不同主题各自体会的共享,使我收获满满。从作者欧文和玛丽莲夫妻60多年的相爱相伴相知,到互相成就出书立说,到生儿育女享受天伦之乐,到广结善缘朋友分布世界各地。我从多角度看到了一个人的一生该怎样度过。读书会给我打开一扇新视角,生活中爱情,亲情,友情,事业是个整体,相辅相成,不必顾此失彼,手忙脚乱。稳稳的幸福,就是阅读《生命的礼物》一书给我的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