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传》读后感
居里夫人,一个感动了全世界的名字。她朴实的身影,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所铭记;她催人奋进的故事,也被人们一遍又一遍地传颂。
居里夫人出生时,她的祖国波兰正遭受沙俄铁蹄的蹂躏。她有开明和蔼的双亲,三个姐姐、一个哥哥。尽管沙俄施行严厉的殖民统治,但身为小妹的她还是幸福地度过了短暂的童年时光。知识分子的家庭背景,赋予了她良好的修养、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以及知识精英的坚韧品格。
斯可罗多夫斯基夫妇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们借鉴,他们从未对孩子进行过什么“启蒙”,而是放开手脚,让他们自由玩耍,尽情地去拥抱自然。
居里夫人的父亲虽然是一名颇有才华的理科教师,却从未刻意引导过孩子,他甚至不让自己的女儿过早接触理科书籍,好让她在上学后能够全面地涉猎知识。从而找到志趣所在。当然,对于孩子们的学习,他非常关心,并且要求严格。居里夫人的母亲则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她放弃了校长的职务,全心全意地在家相夫教子。在自己身患重病而家境窘迫时,她仍旧若无其事地操持家务,不遗余力地为孩子们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不让年幼的孩子们过早地承受心理负担。
由此,我认为家庭不仅是每个人成长的天堂,更是一个塑造人的殿堂。
后来,为了给姐姐筹借学费,年少的居里夫人饱尝人间滋味。十七岁那年,她独自背井离乡,去外省当家庭教师,一去就是六年。这六年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她逐渐意识到了社会的复杂、人性的复杂。失恋的痛苦经历,更教会她该如何选择终身伴侣,如何从本质上去认识一个人。六年的磨难也教会了她如何面对挫折,这使她在后来的实验中能败而不馁,最终在经历了风风雨雨后见到了缤纷的彩虹。
而居里夫妇的结合更是两颗高尚心灵的碰撞,这碰撞迸发出耀眼的人性光辉。在生活上,他们几乎毫无要求。但是,这两名学者对待科学研究异常严谨,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在他们心中,科学是最神圣的,是属于全人类的。“荣誉”和“财富”在他们面前显得渺小而又微不足道。因此,他们无偿地将镭的提炼方法公之于世,并把世界上第一克纯镭捐献给国家,捐献给世界。
探求真理没有捷径可走,那必将是一条清贫而又寂寞的漫漫长路。在探索的过程中,最可怕的事莫过于知难而退,临阵脱逃。
不仅仅是对于科学而言,对于世上的所有事情来说,都是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的。在探索真理这条漫漫长路上,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二字。许多人遇到一点挫折就打退堂鼓,也有人在失败了几次后,就拍拍蹭在衣服上的灰尘,摇摇头,退回去了。殊不知,或许成功离你仅仅一步之遥,而你却不愿再往前走,或许成功在你身旁,而你却不愿侧身寻找;或许成功就在你头上,而你却不愿抬头仰望。殊不知一切或许就在你回头的一刻,灰飞烟灭。
朋友们,不要灰心,不要放弃,成功其实离你只有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