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800字

《我与地坛》读后感800字

2025-05-12 09:22:37  本文已影响人 

《我与地坛》读后感

    飒风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绝非普通意义上弱者的生活札记,而是突破自己成为正常人的一部礼歌。史铁生人生起点并没有拿到一把好牌,21岁的时候就因双腿瘫痪无法行动,一生都要与轮椅与疾病相伴。这样的人生遭遇,注定他无法像常人般拥有平凡的生活轨迹。而家旁的地坛,悄然成为他心灵的栖息之所、精神的避难港湾,在这里,他与颓废对抗,为生命寻找出路。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并不顺利,我好象已经过了喜欢阅读的年龄。但随着一页页翻阅,我仿佛看到了史铁生的轮椅,跟随他的脚步,在那寂静的地坛中徘徊。春天的草木萌发,夏日的蝉鸣,秋天的落叶,冬日的残雪,四季轮回更迭,地坛却始终静默伫立,见证着岁月的流转。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生的无常与脆弱,生命的短暂与渺小在此展露无遗。史铁生坐在轮椅上,苦苦思索着生与死这一永恒命题。痛苦、迷茫、绝望如影随形,挥之不去。“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些文字,看似豁达洒脱,实则饱含着对生命的深刻洞察与无尽无奈,字里行间流淌着他对命运的抗争与妥协。

   史铁生的困境,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的困境?我们或许没有身体上的残疾,但在生活中,谁不曾被挫折、痛苦、迷茫、忧虑所困扰?谁不曾面对升学的压力、职场的竞争、人际关系的复杂?当繁华褪去,一人独处时,孤独与困惑也会涌上心头。

      然而,史铁生在地坛日复一日的冥想中,逐渐拨开迷雾,找到了生命的方向。他观察着地坛里形形色色的人,发现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苦难,却又都在顽强地坚持着。母亲默默的守护、无尽的担忧,在他的回忆中化作深深的思念与愧疚。母亲用无私的爱,教会他如何直面生活的苦难,如何在绝望中坚守希望。这份亲情的力量,让他明白生命不仅属于自己,还承载着他人的爱与期待。那些偶然在地坛相遇的过客,无论是拾荒的老妪、散步的夫妇,还是专心练声的歌者、与奖牌失之交臂的长跑青年,他们的生命轨迹与史铁生的轮椅轨迹相互交错,共同勾勒出一幅真实而朴素的生存画卷。这让我们懂得,生命的意义或许并不在于追求世俗意义上的完美与成功,而在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坚守与热爱。

    罗曼•罗兰说过“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当你用神采奕奕的眼神看世界,世界也会用他宽容的怀抱接纳你。”我们每个人也应如此,在困境中学会与自己和解,接纳生活的不完美。珍惜身边的亲人、朋友,用心感受亲情、友情和爱情带来的温暖。在平凡的日常中,发现美好,创造价值,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拥抱生命的每一个瞬间。

     “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地坛仅仅只是一个符号。

返回读后感800字列表
  • 上一篇:《追风筝的人》读后感800字
  • 下一篇:《莫言的童年》读后感8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