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800字

《林则徐传》读后感800字

2025-05-03 06:47:58  本文已影响人 

《林则徐传》读后感

治国之要,在于得民心。

民心所向,即国家所向。

治国之要,在于得民心

近来,我读了《林则徐传》这本名人传记。这本书详细地记录和描述了林则徐从小到老再至终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彻底纠正了我以前片面的想法,看到了一个跟以前不一样的林则徐。

一个刻苦的林则徐。林则徐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父亲是个教书的穷秀才,家里生活十分拮据,常常吃不上饭。而在这种情况下,林则徐并没有抱怨,四五岁就跟随父亲到私塾里学习四书五经,家里的清贫并没有阻挡他前进的步伐,反而成了他奋发向上的动力源泉。我不也应该如此吗?如今的我,拥有比他好得太多的条件,如今在五十八中努力学习的这点苦,跟林则徐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成就大事业的人,就要经历更多的风风雨雨,承受更多的艰难痛苦,而我现在承受的,实在太少,太少。

一个有才的林则徐。林则徐十二岁便考中了秀才,十六岁考中了举人,接着就宏图大展,他一路升官,直到升为太子太傅这个令人羡慕的位置。这与他的刻苦学习和认真负责的办事态度是分不开的。皇帝交给他的每一个差事他都认真地去做,实地走访,亲自调查,皇帝被他一丝不苟的办事态度所感动,认为他是个人才,所以对他倍加重视。

我现在的主要目标就是考上重点高中,所以我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认真地学习了。面对学习,认真、一丝不苟,才能如愿以偿。

一个爱国的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的呐喊,也应该是所有有良心的中国人共同的声音。一八三九年,林则徐在虎门用沸腾的石灰水,亲自组织销毁了两百多万斤的鸦片。正是在这一年,青烟在虎门的上空氤氲许久,这并非硝烟,而是一种比硝烟更为复杂的烟气。硝烟仅仅是掺杂了战争的气息,而在这烟里,除了战事,更多的则是一个仁臣的血性、一个爱国者的痛楚以及一个中国人的决绝。通过林则徐坚强的身躯,我看到的,是一颗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作为一个中国人最基本的责任心。

为此,我想今天每位中学生都应敬仰让我们所望其项背的心灵,都应该努力与这平凡质朴的心灵看齐,因为“时代变了但我们始终都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这一点亘古不变。

青烟萦绕的虎门,黄沙漫天的戈壁……多少次重拾这本书,抬眼间,仿佛看到了一位中华民族的英雄,俯首时,捧起的仿佛是一个中华民族的精魂……

亮点解读:文章开篇谈《林则徐传》这本书对自己的巨大触动:与以前片面认识的林则徐不一样。接下来,作者从刻苦、有才、爱国三个方面具体谈阅读的感受。在每一个方面,作者都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身及当代中学生的实际,提出应秉承林则徐的精神去迎接前进路上的挑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返回读后感800字列表
  • 上一篇:《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850字
  • 下一篇:《牵风记》读后感8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