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四十度》读后感
如果说时间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那么历史便是奔流冲刷之下的河床。在这漫无边际的河床之上,有着一道深不见底的沟壑,它的名字叫“北纬四十度”。
北纬四十度,一条与万里长城生死相依的地理带。它的南方,定居民族修城筑寨,男耕女织安居乐业;它的北方,游牧民族策马驰骋,寒风劲凛开疆扩土。
北纬四十度,一个见证南北民族冲突交融的记录者。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首创师夷长技,冒顿单于白登之围开启汉匈争霸,冠军侯霍去病封狼居胥创造军人典范,明妃昭君和亲出塞当使懦夫愧色,宋辽檀渊之盟难逃后世靖康之难……
以北纬四十度为坐标点,纵观战国直至清朝两千年的历史,战争成为了南北民族之间的主旋律,穿插其中的短暂和平更多的是消化战争带来的硕果与伤痛,以及那潜移默化中的民族、文化乃至文明的交融。中原的汉家文明以绝对优势向北纬四十度以北的游牧文明保持着压倒性的文化输出,乃至于五胡乱华迫得东晋据守江南一隅,契丹辽国打得北宋变成南宋,占据中原富庶之地的游牧文明非但没有将其文化信仰做强做大,反而渐渐被汉家文明所吸纳。于是乎,当今的中国在“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的歌声中愈加富强,与战火纷飞的中东国家形成鲜明对比。
历史是激荡的,也是无情的,更是枯燥的。广泛流传民间的历史之说,更多的是故事,是演义,是讹传。与情节跌宕起伏、情感色彩鲜明而惹人喜爱的小说戏曲相比,人们对于深沉晦涩、偏于客观的史书有着天生的排斥感,就像是一个文科生去参悟拉格朗日定理,这不是没事找罪受嘛!所幸,《北纬四十度》的作者陈福民大师以文学家的方式重述了那一段段围绕着北纬四十度所发生的厚重历史,让冰冷的历史以鲜活的故事重现于读者眼前,既在最大限度保证了陈述的客观性,又以今人之角度引起读者共鸣,充分调动起读者对历史的遐想与兴趣,更让人深刻领悟到以史为鉴的道理。
历史之河床孕育着民族之意志,传承着民族之精神,流淌着民族之血性,沉淀着民族之文化。纵观古今,皆是如此。从前我对建党百年庆祝之隆重、党史学习教育覆盖之广泛更多的是感慨,对“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之要求更多的是朦胧,翻阅《北纬四十度》之后,顿有醍醐灌顶、大彻大悟的快感。
党的百年历史印刻着中华民族的血泪史、奋斗史、复兴史,坠入黑暗的文明古国在党的领导下自绝境之中觉醒至崛起,岂非九州普天同庆之事哉?党史学习教育秉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的是“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扬的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值此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岂非关乎根本之要哉?
“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历史河床上结着一颗颗闪耀古今的硕果,它们既是民族智慧之结晶,也是民族精神之升华,它们在时间长河之中静待采撷,惟有识之士以史为鉴,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