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读后感
第一部分
媒介即隐喻
媒介即认识论
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
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
躲躲猫的世界
第二部分
娱乐业时代
“好……现在”
走向伯利恒
伸出你的手投上一票
教学是一种娱乐活动
赫胥黎的警告
全书的核心观点是:媒介会带来认知的改变。
作者将奥威尔的《1984》和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做对比,说前者害怕被控制而失去自由,文化成为一座监狱,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后者却害怕人们再也不需要文化,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作者认为,奥威尔失败了,现在赫胥黎的担心正在上演。
在书的第一部分,作者阐述了印刷机的没落,取而代之的是第二部分电视的兴起。他说这一媒介的改变使人们的认知方式改变了,人们获得“观点”但是不再获得“概念”。他举了一连串的例子来证明媒介的改变使人们对于外貌的重视盖过了事实本身。政治如此,宗教如此,教学也是如此。他在每一个例子后面都强调一个观点:并不是说电视上不能演这些东西,而是这些东西不能依附于媒介而存在。
我看完以后其实是似懂非懂的。一方面我对“媒介的不同改变人的认知方式”这个观点觉得有醍醐灌顶之感,另一方面我还是不太理解的,他反对的似乎并不是娱乐,而是电视这一媒介。或者是说,他有点反现代化。
而且,由于“娱乐至死”这个词被新媒体用得泛滥成灾,我总以为这本书是在批判那些沉迷于玩手机刷某音的人,以为是说他们沉迷娱乐直到死亡。但其实似乎作者反对的,是迎合大众喜好的视频提供者,是优质广告文案的创作者。那他反对的就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现象了,而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我关心的问题是,第一,全书的核心观点对现在所从事的展馆策划有什么样的启发?当展馆从展陈、教育功能,搭乘上数字化的媒介,向着互动体验的方向去的时候,到底什么样是一个好的展馆?我们是用技巧娱乐观众的人吗?
第二,这一观点对于政治统治有什么作用?它和“奶头乐”是一个意思吗?会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吗?对政治管理会有什么变化?没有思路,还需要看很多相关的书,然后自己去思考。
全书的最后试图给出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但是他失败了。一个是通过电视反对电视,另一个是通过学校教育来改变,作者自己都说,这一办法的作用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