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对我无害之人》读后感650字

2025-07-14 09:05:06  本文已影响人 

《对我无害之人》读后感
读崔恩荣的《对我无害之人》这本书,一个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苦”。书中的人物,爱人苦,不爱人也苦,被爱苦,不被爱也苦。但“苦”与“爱”又总是如影随形,作者仿佛正是通过描写离别之苦、断交之苦,来反衬出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联结。

作者笔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那么脆弱又坚固。脆弱是因为,书里面大多数人物都羞于谈爱,羞于袒露某个人对自己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也少有人会为了维护关系做出非常大的努力。坚固是因为,哪怕是遮遮掩掩地爱着,这种爱也是真实存在的,哪怕是争吵或别离也只是让这种爱更加鲜明。

我最喜欢书里的最后一篇,《筑沙为家》。这篇小说让我莫名其妙想起了自己初高中时读的一些伤痛文学小说。“我”、沙子、空无,每个人都是破碎的,但破碎的他们却也各有各的美好,三个人抱团在一起,共同趟过成年后的一段时间之河。弥漫在这三人之间的,是一种既不是爱情,也不只是友情的神奇的感情。

我在这篇小说里摘抄了两段话。

“孤独是不得已的。如果执着于人,心就会受伤、崩溃和扭曲。与其成为龌龊而扭曲的人,我宁愿选择超然和孤独。”

“有的人就像挂在悬崖边的绳子,仅仅是那种与我相连的感觉就会让我觉得安心。当时我并不知道,于我而言,沙子就是这样的人。我又有几个这样的人呢?能给我安全感,让我与世界相连,让我悬在人世间的人。不过对沙子而言,我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

我将这两段话抛给DeepSeek,让它分析一下背后的人格类型。它指出,这样想的人可能是内倾直觉型人格(如INFJ或INFP)。它对INFP的解读是这样的:“情感细腻且注重真实性,对人际伤害的耐受性低,可能通过孤独保护内心世界的纯粹性,但同时又依赖个别关键人物提供情感锚点。”

看到“依赖个别关键人物提供情感锚点”这句话,我不禁想到,在这本书中,作者笔下的确从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狗血剧情,都是一些关键人物之间的情感羁绊。

那些看似平淡甚至摇摇欲坠的关系,像绵延的细丝一般,穿过了许多岁月。无论过去多久,只要轻轻一扯,细丝的另一边就会有波动。这波动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可正是这波动,让细丝两边的人更能感觉到彼此生命的存在。这种牵绊,看似细弱,实则绵长,看似无用,实则也无用。但无用之中,却莫名给岁月增添了与众不同的色彩。

返回读后感600字列表
  • 上一篇:《泥潭》读后感600字
  • 下一篇:《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7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