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700字

2025-07-04 08:20:15  本文已影响人 

天堂树也有春天——《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
    一棵树,学名叫臭椿,有个美丽的英文名字——tree of heaven,亦即天堂树。

    一家人,爱尔兰移民后裔,赤贫困难户,生存在布鲁克林的社会最底层,却人穷志不短,总将快乐播撒给他人。

    看着没有关联的两种事物,相逢在艰难的时代,相逢在一座普通的院子。

    主人公弗兰西出生卑微,有个名叫尼雷的弟弟和劳瑞的妹妹,父亲约翰·诺兰,是个经常辗转于酒吧的歌唱侍者,好酒,好幻想,能歌善舞,迷倒一大片女粉丝,唯独缺乏挣钱养家的能力。母亲凯蒂,罗姆利家族的老三,是个清洁工,靠给人打扫屋子换取免费居住的资格。面对艰难的生活,父亲的英年早逝,母爱的“偏心”,“爱人”的谎言,工作的得与失,弗兰西曾经迷茫、苦闷、忧愁、痛苦,却始终保持着那份弥足珍贵的尊严和渴望读书的决心,不仅是因为家族世代传递的信条是“教育改革人的命运”,更重要的是证明卑微的野百合也有春天,也能变得高贵。

    弗兰西年少时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每逢周六的时候,从图书馆借阅一本由图书管理员推荐的书,躲在布鲁克林威廉斯堡的这棵天堂树浓浓的树荫里,任树叶伴着微风拂过脸庞,看着书,做着白日梦,得以享受片刻的宁静与快乐。快乐对于她这样的人来说,是那么少,简直是一件奢侈品,又如开往冬夜的春日,拥入怀抱的那一瞬间,就应该千百倍地去享受。

    人可以受困、受穷,却不可以失去乐趣。

    长到十三岁,弗兰西为了补贴家用,隐瞒年纪投身职场,从包扎工干到阅读工,再从阅读工干到通信公司电报员,渐渐懂得钱不比情和人重要,最近的家人朋友是最大的爱。

    随后成长的日子是无比艰苦的,遭遇到了战争影响下的经济下行,遭遇到了丑恶的人性的嘲讽、戏弄,遭遇到了一见钟情“爱人”的背叛,但弗兰西却心向阳光,坚信“活着,奋斗着,爱着我们的生活,爱着生活馈赠的一切悲欢,那就是一种实现。生活的充实常在,人人皆可获得。”

    上帝从未抛弃过每个努力生长的灵魂,也不曾辜负过每个擦肩而过的生命。故事的结尾,是圆满的句号,是幸福的奏鸣曲,弗兰西在家庭的力量支撑下,最终实现了对外面精彩世界的梦想,成为密歇根大学新生。就连母亲凯蒂也嫁给了一往情深的麦克舍恩。

    布鲁克林的这棵天堂树,从水泥地的缝隙中破土而出时,稚嫩、脆弱,看似不堪一击,实则韧性十足。她,让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充实、蒙福,将理想写在丈量天空的脚步中。她,永远记得自己是棵树,即使刀砍斧伐、烈火焚烧,也坚决不虚度、不无趣。

     朋友们,别忘了“布鲁克林”寂寞的角落里,天堂树也有春天!

返回读后感600字列表
  • 上一篇:曾国藩传读后感600字(精选6篇满分)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