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iPad mini4上阅读了电子版,有很多错别字,字体也特别小,读起来很吃力,虽说只有240页左右,却让我足足读了两个月。一来这种文章不需要连续阅读,二来感觉如果一篇篇翻过去,读的太快,有点掠过水面的感觉,怕自己的体会不够深。我想我今后一定还会抽时间重读他的散文集,最好是在温暖的灯光下,或者温暖的烤炉前,配上一杯淡茶应该更加美妙。
作者文风清淡儒雅,底蕴深厚,可以在一花一果、一事一物上有诸多感触,而且能用清新的文字吐露出来,写成文章,以飧读者。每篇文章基本都能打动人心,让你跟随着他有所感悟,更为可贵之处是作者并不是每次在文章最后突然总结或者点破,却如参禅一般,随着文字一个个飞入脑海后,让人渐渐平和,细细思考,然后有所得。
作者的文字在描述时总是那么寥寥数句就可以带你进入他的场景,好像他所描述的一幕正发生在你的面前;文笔清丽,永远那么不紧不慢,没有突然把你拉扯到一个什么情景,也没有拖沓,用了很多铺垫才让你身临其境。一切就是那么淡淡的、慢慢的,却逐字逐句的透出一种唯美。
作者描述的花香你仿佛可以闻到,作者描述的竹林深处你也仿佛可以听见,作者描述的夜晚你仿佛可以看到月光,作者描述的菠萝蜜你也能品到浓郁的香甜……更不消说作者描述的劳动场景,插秧的就在你面前十米,铲香蕉园的挖掘机就在不远处,木鱼声就从你眼前卖馄饨的摊位传到你的耳朵里……这一切就如作者和你灯下闲聊,字字句句如高山上的潺潺流水,缓缓流入心田,生活的苦或者甜让我们自己品,幸福或失落让我们自己感受,带你品味完、感受过,就会发觉这里的丰富蕴涵,带给我们启迪。
文章对自然的博大,人性的芬芳都有涉及,如果能和作者一样守住心里的净土,必然能和作者一样感同身受,悟出生活生命的意味,然后回归自己的宁静本心,还在心中充满了关爱悲悯。